格律诗中,把全诗失粘而每联上下两句的平仄句式基本一致的体式,称为“对式律”:有对式五绝、对式五律、对式长律等等。
注:律诗的格律结构是以粘对规则为特征的。所谓粘对规则是讲律句和律联的结合关系的,即:一联之内上下两个律句要以异声相对的关系连接起来,如“白日依山尽”,就要以“黄河入海流”与之连接成律联,以使平仄与上一句相异相对;至于两联之间,则要以同声相粘的关系接合起来,接“黄河入海流”一句就需要“欲穷千里目”这个平仄格式的律句,然后再以“更上一层楼”于之相对,构成第二个律联。这样,联内相对,联间相粘,对与粘交叉连接下去可以构成三韵的小律诗、四韵的律诗、五韵以上的长篇律诗。
如出自《全唐诗》(卷201_5)的一首诗,岑参的《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时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旧时。[1]
这首诗的第二、三、四联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一联因首句入韵故有所不同),不讲究“相粘”,全属拗句,这称为“对式律”。
下列诗例是“一二联对式结合+三四联对式结合(对式律结合法)”。
诗例:王融 临高台 (前四句平韵式+后四句平韵式)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
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
还看云阵影,含月共徘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