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老龄飞机
英文名称:Ageing Aircraft
定义:一般的,把已超过设计寿命目前仍在运营的飞机定义为老龄飞机。
应用学科:航空科技(一级学科);航空器(二级学科)
按联邦航空条例“老龄飞机检查与记录审查”中规定,老龄飞机的维护特征就是使飞机寿命敏感部件和构件具有最高的安全水平。这意味着,必须加强对飞机寿命敏感部件和构件的维护,才能保证飞机的持续适航性。
在航空发展过程的早期阶段,通常致力于延长设备和附件的翻修期。美国宇航局统计数据表明,航空设备故障率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通过航空器设备使用时间与可靠性关系的统计分析研究,绘制出了这六种航空设备故障率随航空器从开始使用时间或翻修后算起时间的变化曲线。
在六种类型的曲线中,有耗损故障期的有三种。这三种类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2%和5%,总和仅为11%。这也就是说,故障率与使用时间有关系的设备和附件仅占11%。这些设备和附件通常作为适航限制项目或审定维修要求进行定期翻修或更换。其余89%的设备和附件都没有耗损期,不需要规定使用期限,通过可靠性控制方案,监控它们的使用可靠性。
但是,飞机结构的偶然损伤、环境损伤、疲劳损伤都与飞机的使用时间、飞行起落次数和飞行小时数等密切相关。随着飞机的老龄化,这些损伤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老龄飞机的维护特征主要是保持老龄飞机的结构完整性。目前,FAA 颁布的老龄飞机适航文件主要是关于老龄飞机结构的适航文件。
1. 结构安全问题
据调查统计,国内机龄10 年以上运输飞机的机身增压边界结构、龙骨梁、机身加强框、水平安定面梁等关键结构,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等结构损伤较为普遍。部分结构的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已经直接对飞机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另一方面,国内机龄15 年以上运输飞机的飞行循环已接近或超过30000。机身蒙皮等增压边界结构,登机门、货舱门等机身大开口区域结构,承压加强框等重要结构的疲劳损伤问题日益凸显。结构疲劳损伤已经对老龄飞机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例如,2005 年10 月,国内一架机龄仅13 年的波音737-300飞机在运营过程中,意外发现机身540站位前部右侧10 号长桁处蒙皮搭接区域存在一条长达12cm 的疲劳裂纹。该裂纹导致机身泄压并在飞行过程中产生较大噪声。
2. 运营成本过高
为了确保老龄飞机结构安全,大部分航空公司普遍依靠执行厂家推荐的改装方案来达到预防和控制结构损伤目的。但是,由于改装航材昂贵等原因,这种损伤预防和控制方法大大增加了飞机维护成本。随着飞机逐渐老龄化,结构修理逐渐增多。结构修理不仅直接增加了航材、工时等修理成本,还会增加飞机重量导致油耗增加。老龄飞机油耗增加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气动外形恶化。老龄飞机气动外形恶化除了外表漆层、气动封严老化脱落等因素之外,还与飞机结构外部加强修理密切相关。
3. 退租困难
飞机结构安全、维修成本过高以及油耗逐渐上升,是目前老龄飞机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不少航空公司不得不打算将老龄飞机退出运营。然而,随着各适航当局以及航空公司高度关注老龄飞机安全,航空公司退租飞机时必须提供完整、准确的飞机维修记录,特别是结构维修记录。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飞机维修法规、租机合同等飞机结构维修记录的系统研究和执行,目前飞机结构维修记录普遍存在信息不全、描述不规范等问题,难以满足飞机退租要求。结构维修记录存在的问题,大大增加了老龄飞机退租难度,往往使航空公司蒙受巨额经济损失。
(1)偶然损伤
由于腐蚀性介质的偶然外溢或加工损伤对其飞机结构造成的破坏,对于未被发现或维修不及时的偶然损伤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环境损伤
飞机结构由于长期处在连续的或间断的机内和机外侵蚀环境的作用而造成的损伤。
(3)疲劳损伤
老龄飞机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材料的机械力学性质会发生衰变,极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和腐蚀疲劳损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