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蒙马特高地

巴黎蒙马特高地

代表景点 小丘广场、圣彼埃尔教堂、红磨坊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文名称 巴黎蒙马特高地
省份 巴黎
目录导航

位置

巴黎大区位处于巴黎盆地(le bassin de Paris)中央,塞纳河自东南方向流入巴黎,环流西岱岛(Ile de la Cité)后从西南方向又流出巴黎,大体上在巴黎地图上画了一条斜上抛抛物线。塞纳自南而来又向南而去,原因是巴黎北部的蒙马特(Montmartre)高地相对于巴黎其它各区而言地势实在是高,塞纳无法逆其而上。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里有风景秀 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爱之墙。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

景点

小丘广场

(Place du Tertre)

在蒙马特高地还是巴黎近郊一个小村庄的时候,小丘广场(Place du Tertre)就已是人们欢聚消遣的集会场所,现如今则成了一个画家和艺术家的聚集地。广场大致位于蒙马特区的中心位置,紧邻圣彼埃尔教堂和圣心大教堂。 十九世纪末的著名画家如保罗高更、卢梭、雷诺瓦、毕加索、布拉克等都曾在此为生计作画。天气好的时候这里总是游人如织,画中的和画外的风景和人物总一样的 美丽宜人,不知究竟是画美如人还是人美如画?

圣彼埃尔教堂

(L'église Saint-Pierre)

这里是巴黎最古老的教区,这座建于1147年4月21日的罗马式大教堂是虔诚的教徒们为教皇而建的。这座高大古老庄严的修道院前就是著名的小丘广场(又按发音译作“岱赫特”广场),一个艺术及艺术家的聚集地。

红磨坊

(Moulin Rouge)

红磨坊的祝兴歌舞节目取得巨大成功得益于1870年普法战争后,曾因战事过度操劳的人们需要寻找一个放松的地方,于是酒吧和歌舞厅就成了当时人们的首选。红磨坊于1889年起建,很快就成为了人们寻找另类相遇的情色场所,更成为艺术家们寻找灵感和相互结识的地方。“红磨坊”之所以举世闻名,原因之一是画坛怪杰亨 利·图卢兹-劳特瑞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以歌舞厅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名画,二则是这里上演的著名法国“康康舞(Cancan)”现今几乎被世界各国视为了法国 的“民族舞蹈”。跳“康康舞”的舞女们穿着厚重的滚有复杂花边的拖地长裙,头顶着插有彩色羽毛的帽饰,伴着狂热的音乐节奏,扭动着丰美的腰臀,把大腿直直地踢向天花板,毫无顾忌地大露着裙下的春光。保守的英国人认为这种舞下流放荡,不登大雅之堂,禁止在英国演出。但是“康康舞”在热情豪放的法国却很受欢迎,而且每逢狂欢节,舞者们更是走上街头尽情摇摆。蒙马特高地的“红磨坊”一直是法国及欧美、澳洲舞者中高手的云集地,也曾成就了古吕(Goulue)、弗罗玛茨等红遍全球的舞女。而今红磨坊的演员们早不像百年前的舞女,为了生计而强作欢颜,他们把舞蹈演出作为一种艺术演出,一种传播美的方式。演员们身姿优美,舞艺精湛,演出原始而高雅。美国著名的电影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曾以红磨坊歌舞厅为故事背景拍摄了一部名为《红磨坊》的影片,该片由当红明星尼科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伊万·麦克格戈(Ewan McGregor)联袂主演。

巴黎大区位处于巴黎盆地(le bassin de Paris)中央,塞纳河自东南方向流入巴黎,环流西岱岛(Ile de la Cité)后从西南方向又流出巴黎,大体上在巴黎地图上画了一条斜上抛抛物线。塞纳自南而来又向南而去,原因是巴黎北部的蒙马特(Montmartre) 高地相对于巴黎其它各区而言地势实在是高,塞纳无法逆其而上。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里有风景秀 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爱之墙。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 方。

皮嘉尔广场

(Place Pigalle)

皮嘉尔广场位于蒙马特丘陵的底部,广场之名来自于一位雕刻师让·巴蒂斯特·皮嘉尔(Jean Baptiste Pigalle,1714—1785)的名字。这是巴黎有名的声色场所,您能在广场周边看到许多成人用品商店,一首著名的法国歌曲唱到“我要去找皮嘉尔广场的小妞们(J'irai voir les petites femmes de Pigalle)”,它可谓是唱出了巴黎人心中皮嘉尔广场的特色。不过广场周边最多的还是音乐品商店和夜夜笙歌的夜总会。这曾是一个世界许多著名艺术家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一个歌舞升平日夜欢歌的地方,辖区有许多著名的歌舞厅夜总会,比如“蒙马特爱丽舍(Elysée Montmartre)”,“蝉(la Cigale)”等,但最出名的还要属“红磨坊(Moulin Rouge)”。

狡兔酒吧

(Le lapin agile)

这间酒吧可以说是巴黎有名的娱乐场所中最古老的一家了。虽然它只是一间酒吧,但无用置疑它是蒙马特最有艺术气息的一处休闲放松的地方。 “狡兔”这个奇怪的名字来自于画家安德雷·吉乐(André Gill)的一幅奇特的画,画中一只人性化的兔子从一只平底锅中跳出,从此这只兔子就与这个酒吧结合在了一起。最初这间酒吧叫“吉乐的兔子(le lapin à Gill)”,随后又被改为现在的用名“狡兔”。弗雷德里克·热哈赫(Frédéric Gérard),这个常被酒吧常客称为“弗雷德 (Frédé)”的店老板接手这家酒吧后将酒吧的风格向艺术方面改变。这间酒吧曾吸引了象毕加索(Picasso)、卡兰达什(Caran D'Ache是俄语译音,意即“铅笔”;同时也是著名法国漫画家埃马纽埃乐·普瓦雷(Emmanuel Poiré)的笔名)、吉约姆·阿波里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和墨里斯·尤特里罗(Maurice Utrillo)等诗人及艺术家。酒吧老板弗雷德 (Frédé)爱好艺术,甚至他自己也进行一些艺术创作。当时酒吧的常客如果没有钱或者不想付钱,可以用一张自己的画代替酒钱来付帐。这样弗雷德就收集了 许多著名画家未成名前的作品,其中包括了毕加索等人的作品。据说在1989年,半个世纪前毕加索在“狡兔酒吧”用来换酒喝的一幅画在世界著名的索兹比 (Sotheby's)拍卖行的纽约交易厅上以四千多万美金出手成交。四千多万美金,恐怕连“狡兔酒吧”也能买下来了吧?可是当初只是一次酒钱。 “狡兔酒吧”最有名的作品是“画家”勃荷纳利(Boronali)的作品叫“亚得里亚海的夕照”。其实这幅作品本是为一个骗局所作。当初弗雷德为了嘲弄毕 加索、阿波里奈尔等人推崇捍卫的未来派画家的新创作理念,他用一只画笔拴在自己小毛驴“勃荷纳利”的尾巴上,然后蘸上颜料,任其在一块画布前摇摆而画就的 一幅“印象派”画。这幅画同其它的作品一同被展列在酒吧的厅堂中,后来曾被人以400法朗的高价买走。1902年,这间酒吧被阿里斯蒂德·布里昂 (Aristide Bruant)买下,后来又被弗雷德的儿子于1922年购回。狡兔酒吧永存的艺术氛围在弗雷德儿子接手后的几年里仍旧吸引了不少如乔治·布拉桑 (Georges Brassens) 、海明威等音乐家、作家、画家等世界名家。

山顶背后,还有一片都市里的田园,这个葡萄园山坡(Les Vignes de Montmartre)就在“狡兔酒吧”的对面。这巴黎城里仅存的葡萄园,十月的第一个周六是采收庆典,每年产量仅够造三百瓶左右的葡萄酒,虽然酒的品质 实属一般,但因其产地有名和出产量少,常跟艺术品一起拍卖,拍价甚高。

浣衣舫

(Le bateau Lavoir)

其实是蒙马特区的一个古老的旧建筑,法国诗人马克思·雅各布(Max Jacob)在1889年把这个美丽的名字给了这座老建筑。这里也曾是上演法国文化革命的场所,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又称这里为“艺术家之城”的原因。有谁知 道浣衣舫里曾往来过多少艺术家?卢梭、梵高、毕加索(Picasso)、莫迪里雅尼(Modigliani)……这里是当时不被人们所关注的艺术家们的聚 会地,现如今它却常被人们和各种媒体反复提及,只因那些曾在这里驻足或居住过的当年的无名艺术家们已被现在的我们尊称为“大师”。自1880年以来浣衣舫 一直被认为是印象派画家保护地的前方哨所。1970年原址在一场大火中被焚毁,之后浣衣舫又被用水泥在原址上重建。

巴黎蒙马特爱墙

起造一座墙

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

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

我还要你的爱有纯钢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命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霹雳震翻了宇宙,

也震不翻你我“爱墙”内的自由!

不知徐志摩在1925年写这首诗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在他的诗成稿几十年后,在世界上最以浪漫著称的巴黎城的蒙马特区会真的竖立起一面诗中的“爱墙”。

爱墙坐落在巴黎市北蒙马特高地半山腰上的一个街头小公园里。公园是一个巴黎街头随处可见的那种公众休憩场所,墙也是一面不是特别高大厚重的普通石墙,但是 墙上却有用三百多种文字写成的“我爱你”。爱墙约有40平方米,由511块规格为21x 29.7厘米的深蓝色的长方形瓷砖贴成,瓷砖上用311种语言和方言的手写笔迹写满了同一句话 “我爱你”:i love you(英语), je t'aime(法语), ti amo(意大利语), ich liebe dich(德语)……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到这里都未免一下子看花了眼。作为中国游客,您可以先从爱墙的最左侧看起,在那里您可以找到竖排的三个汉字“我爱你”,其中的“爱”字是 繁体。在墙的上方还有一幅漫画,画中女郎身穿深蓝色吊带裙,斜倚在一张小桌旁,画旁边一行小字写道:“保持理智,勿要强求(soyons raisonnable, exigeons l'impossible)”

爱墙的发起者弗雷德里克·巴隆(Frédéric Baron)是法国一位以写爱情歌曲见长的音乐家。也许是受法国充斥于整个国度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1992年他开始收集和记录下了1000多条用 300多种语言写就的“我爱你”的手写体,并于1998年就此撰写了一本书,成功发行5万册。巴隆早期的爱情歌曲都是在他居住在蒙马特高地时写下的,因此 他选择这里作为爱墙的归宿。

爱墙的建立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巴隆说,在暴力 强权存在和个人主义至上的世界里,墙把人们分隔开来,然而送去一声简单而真情的“我爱你”,却时常能解除误解和拆除分歧的樊篱。爱墙不仅是为相爱的有情人 而建,它还为不同民族和语言的人提供了一个和谐共处的地方。巴隆邀请研习中国书法和东方绘画艺术的法国女艺术家克莱赫·吉托(Claire KITO)为这堵墙作了艺术设计。在爱墙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散布着不同形状的红色色块,据说这些色块喻义破碎的心,作者期冀用纯洁和美好的爱来重新弥合 这颗散落在爱中的已碎的心。在 2001年情人节举行的爱墙落成仪式上,有100只白鸽展翅飞向蓝天,所要表达的就是人们对和平与爱的渴望。

圣心教堂、小丘广场、皮嘉尔广场、红磨坊、狡兔酒吧、浣衣舫、爱之墙……这就是蒙马特,一个拥有山城的景致,通幽的曲径,艺术的广场,圣洁的教堂,典雅的街灯,闪烁的霓虹,粉红的橱窗,探夜的流莺和柔软的爱情的地方。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