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路口镇

分路口镇

中文名 分路口镇
地理位置 裕安区西郊16公里
火车站 六安站分路口站(非客运)
国家/地区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
荣誉 集镇建设先进单位(2003年)
人口数量 50863人(2017年)
电话区号 0564
目录导航

行政区划

街道村 新沟村 淠河村 莲花庵村 古城村
新行村 晏公村(晏公庙) 江堰村 殷家畈村 新河村
杨集村 大岭村 傅氏祠村(傅祠) 枣树村 武陟山村

自然环境

街道村 新沟村 淠河村 莲花庵村 古城村
新行村 晏公村(晏公庙) 江堰村 殷家畈村 新河村
杨集村 大岭村 傅氏祠村(傅祠) 枣树村 武陟山村

自然资源

位置境域

分路口镇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西郊16公里、淠河之滨,东接六安、合肥,西承叶集、信阳,是大别山山脉经济出口集散地,合六叶公路(312国道/105国道),阜六高速公路、六响公路贯穿全境,构成了十字形公路网线,是312国道上一座璀璨的新型集镇,在建中的宁西铁路和阜六铁路形成皖西密集的铁路枢纽中心,是安徽省乃至中国向中西部物流、人流、信息流汇集的交通枢纽之一。被誉为“裕安西大门”,与金安区东三十铺镇共誉为六安市经济腾飞的“东西翼”。分路口镇1998年由原分路口、大岭、淠联三个小乡撤并而成,现有14个村和1个街道居委会。

地形

分路口镇山川秀丽,物种丰富。镇内岗、湾、畈三种地形皆有,北部与西部岗畈区是优质粮油基地,盛产优质水稻、油菜,东部的湾区出产优质小麦、玉米、大麻等,岗区的三元猪、皖西白鹅、棚养土鸡、蛋鸡等已初具规模,远近闻名。流经分路口镇东部、南部的老淠河带来了丰富的黄砂和铁砂资源,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分路口镇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境内武陟山和古城寺历史悠久,武陟蹋雪是六安古八景之一,为旅游观光提供了自然、人文景观。

经济

悠悠的老淠河自南向北流经而过,黄沙、铁砂和水资源丰富。巍巍的武陟山美丽隽秀,古城寺、晏公庙古老幽远,构成了六安市城郊红色旅游风景线。

基础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分路口镇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历经联产承包、发展民营经济、新农村建设等党的惠农政策的推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依市强镇、商住扩镇、市场兴镇、产业富镇”的“四镇”发展战略,着力在集镇建设上彰显特色,裕龙新城大市场、淠滨花园、和谐园、分路口大市场等集镇开发项目的相继完成,扩大了集镇规模,提升了集镇品位;着力在招商引资上狠下功夫,海螺水泥、中石油储备库、宏兴冷冻厂、长健米业、金龙米业等项目扎镇落户,壮大了工业经济实力;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大做文章,以江堰双孢菇示范基地为龙头,大力培育岗畈区优质粮油生产基地、湾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沿淠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生态林基地和丘岗地栽桑养蚕生产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分路口镇把发展农业经济作为农村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来抓,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农民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大批企业驻足落户,看好分路口镇发展前景,最具为特色的是北方石油公司已投资5000多万元、占地120亩建成的大型储油库,在华东六省一市其规模位于同行之首。分路口镇集镇发展迅速,集镇建设规模达到了3平方公里,特别是投资2000多万元的农贸大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已带动了分路口镇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分路口镇紧紧抓好“经营集镇”和“产业建镇”的理念,制定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集镇规划,全力做好“亮化、美化”两大工程,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建设品位,分路口镇已被安徽省列为安徽省规范重点建设集镇。

分路口镇立足于“招商兴镇,产业富镇”的思路,突出抓好发展经济这一个中心,主攻招商引资和集镇建设两项重点,科学规划,提高品位,促进分路口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奋进的分路口镇争先跨越、奋发图强,努力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倾力把分路口镇打造成市郊储运物流中心、山口经济贸易集散中心、312国道工业加工中心、市休闲度假中心、市郊农副产品生产供应中心等五大中心,着力构建“开放分路”、“和谐分路”、“魅力分路”。

农业发展

资源:岗、湾、畈地形相间,农业资源丰富,盛产水稻、油料、大麻、玉米、小麦、中药材及各类水产、畜禽产品。

前景:按照“商住扩镇、市场兴镇、产业富镇”的发展战略,谋集镇定位,谋求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招商引资,打造六安西郊工业经济园;大力发展仓储、信息业、改革开放的分路口镇,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立足于依法治镇,共建和谐社会的,打造名牌集镇,为实现小康分路跨越式发展努力拼搏,奋勇前进!

工业发展

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分路口镇在提升传统农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按照“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经济补农业”的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结合农作物分布情况,建成江堰、大岭、殷家畈、古城、付氏祠、晏公等村2万亩岗畈区优质粮油生产基地,莲花庵、付氏祠、新行村2千亩湾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枣树、新河村千亩中药材生产基地,淠河、新沟、莲花庵、付氏祠等村5000亩沿淠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武陟山、新河村5000亩生态林基地和殷家畈、新河、杨集、街道、江堰等村1.5万亩丘岗地栽桑养蚕生产基地六大产业基地。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推进实施“村村通油路”计划。

发展战略

分路口镇工业集中区区位条件优越。由312国道工业集中区和九鼎农业产业园两大组团构成,总用地面积约6.7平方公里。其中312国道工业集中区以312国道为轴心,位于镇区以东,用地西、北至汲东干渠,东至六安市区仅10公里,南抵宁西铁路,面积约为6平方公里;九鼎农业产业园位于街道高大塘组,面积约为0.7平方公里。

交通运输便捷。312国道横穿而过,向东3km即为商景高速公路入口,向西即为宁西铁路分路口货运站,六阜铁路与宁西铁路在此并轨,向南延伸即可连接国家铁路大动脉-京九铁路,公、铁联运极为方便。

规划布局科学。重点是工业用地,区内道路、绿地和市政配套设施用地总量严格控制。自西向东划分为三大组团:西片以海螺水泥为中心的二类工业组团,中片以绿州园艺为中心的一类工业、生态农业及居住设施为主的综合组团,东片二类工业组团为第三工业组团。

发展优势明显。位于城乡结合部,具有靠近城市和重要交通线的近郊优势,优先吸聚六安市在经济、文化、科技、人才、管理方面的辐射,倾力打造城郊卫星镇,促进生产、加工、运输等各方面赢得更大的市场。

集镇建设

纵观镇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放思想是先导。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依市强镇、开发扩镇、商贸活镇、工业兴镇"的四镇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扎实推进集镇建设,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优势是基础。分路口镇党委政府充分立足自身区位交通优势,抢抓机遇,靠优势补劣势,靠优势争项目,由此掀起新的一轮创业创新、跨越发展的热潮。形成合力是保证。他们把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因素整合起来,把一切有利于推动发展的力量调动起来,干部聚成一条心,群众拧成一股绳,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为了能让工业集中区奏出更强音,分路口镇还制定了《裕安区分路口镇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快分路口镇工业经济发展,根据工业集中区的功能与产业定位,采取科学规划、逐步完善、政策引导、服务至上、滚动发展的策略,一方面工业集中区鼓励引导规模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外向型企业、名牌产品企业、高科技企业进入功能区,给予大力扶持;一方面对资源浪费严重、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项目进行严格控制。

交通

分路口镇按照“商住扩镇、市场兴镇、产业富镇”的发展战略,谋划集镇定位,谋求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招商引资,着力打造六安西郊工业经济园;大力发展仓储、信息业、

乡镇规划乡镇规划山货集聚贸易、新兴产业和山口经济等,以分路口大市场为依托,以分路口储油库为龙头,激活区域经济。大力发展生态高科技农业,逐步建立“312”国道的休闲、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基地。优化发展环境,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把集镇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改革开放的分路口镇,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立足于依法治镇,共建和谐社会,打造名牌集镇,为实现小康分路跨越式发展努力拼搏,奋勇前进!

荣誉

分路口镇交通示意图分路口镇交通示意图(9)

分路口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突出,东接六安、合肥,西承叶集、信阳,3六叶公路(312国道/105国道),阜六高速公路、六响公路贯穿全境,构成了三纵三横的公路网线,宁西铁路和阜六铁路形成密集的铁路枢纽中心,今日的分路口镇,已成为中西部物流、人流、信息流汇集的交通枢纽之一。

利用交通便捷这一优势,该镇大力招商引资,先后有4个地块,270多亩土地成功挂牌出让,出让创收达2800多万元,和谐苑、淠滨花园、北苑新村等一批有一定品位,各具特色的商住小区相继建成。

词条图册

“争星晋位创五好”显示牌

荣誉(一)荣誉(一)2005年席全区新闻外宣工作先进单位奖励重点项目镇

2004年度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考评乡镇第三名

分路口镇2004年度先进单位

裕安区妇联系统先进单位

2004年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六安市裕安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街道)

2004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度全市小城镇建设先进镇

文艺调演优委组织奖

公民无偿献血工作先进单位

荣誉(二)荣誉(二)2002年度全市小城镇建设先进镇2002年度全区党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003年度集镇建设先进单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