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中学

杏花村中学

中文名 池州市杏花村中学
类别 全日制完全中学
目录导航

学校概况

杏花村中学是池州市校园面积最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全日制完全中学,占地面积200余亩。杏花村中学有7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00多人,教职工213个,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8人,一级教师95人,学科带头人4名,市区教坛新星8名。

如今,杏中人正意气风发、满腔热情,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的办学方针,以“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宗旨,以“创造一流的教育环境,造就一流的教师队伍,创造一流的教育质量”为目标,以争创省级示范高中,举办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加速学校建设步伐。杏中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

学校成就

杏花村中学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见长,一支以班主任为主体的管理队伍在池州享有盛誉。杏中人以铸造了“爱岗敬业、踏实苦干、无私奉献”的杏中精神,形成了严谨治学的纯正校风,锐意进取的浓郁学风。办学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建校五十年来,向清华、中国科大、武汉大学等高校输送了两千多名高材生。1986年来,我校高考达本科线人数逐年攀升。2005年已突破300大关,达337人,2006年高考更上一层楼,本科达线343人。

杏花村源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诗人杜牧,春游池州城西杏花村,写下这首富有江南风情的杰作——《清明》诗。

迹以名传。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原只不过是几间“沦为荒烟野草之中”的茅舍酒肆,毫无名气可言。正是杜牧的诗名和他这首千古绝唱,才使杏花村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字冉予,一字茂之,晚号乳山)的七绝,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诗曰:“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引自清《杏花村志》卷五)

据《广舆记》载:“池州古迹曰‘杏花村’,在府城秀山门外。杜牧诗‘遥指杏花村’即此。”《江南通志》载:“杏花村在(池州)府秀山门外里许,因唐杜牧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得名。”曾在明天启末年任池州大守、崇祯末年翟池太兵备道,两度出守池州的顾元镜(字韵秽)赋五律〈杏花村〉云:“牧童遥指处,杜老旧题诗,红杏添新色,黄垆忆旧时。远山层作画,好鸟解吹箎(古乐器)。偷得余闲在,官钱换酒卮(古盛酒器皿)。”山西蒲州张邦教,明嘉清四年(1525)引由进士出任池阳郡同知(郡丞),后官至陕西按察使。他在池州任职期间,“留意山水,赏表杜樊川遗迹,因自号曰。‘惜花人’”(见《杏花村志》卷四),并在杏花村教前立亭,撰联曰:“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他是明《嘉靖池州府志》记载的第一个建设贵池杏花村的山西人。上述史实证明,杜牧笔下的“牧童遥指处”,就是池州贵池杏花村!“白锡壶腰中出咀,黄铜锁腹内生须”,“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典故就出自这里。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清代人郎遂(1654—约1739,字赵客,号西樵子,一号杏花村)贵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少年由诸生入太学,以诗文名于时。他虽才华出众,但不乐仕途,清康熙间携儿辈读书杏花村,出于对乡土的热爱,他自康熙十三年(1674年)春月起稿,至康熙二十四年夏授梓成书,先后历经11年。编辑《杏花村志》十二卷传世。在我国志苑中,自古有通志、府志、县志、山志,而为村立志者可谓凤毛麟角,被搜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恐怕唯有贵池《杏花村志》(见《四库全书》总目七十七·史部三十三·地理类存目六·《贵池先哲遗书》第二十五种《杏花村志十二卷》)。清代翰林院检讨侗(字展成,号悔庵)《题杏花村志》诗曰:“从来未有花村志,好事今推郎上元。我欲移家武陵住,也编仙史记桃源。”(引自《杏花村志》卷五)清代名士、贵池棠溪乡曹村人曹文慧(字智珠)为郎遂《杏花村志》赋诗曰:“著出名书村愈名,依稀小杜是前生,斯人宁止一丘壑,还情如椽纪太平。”(引自《杏花村志》卷一)清代诗人、贵池清溪人朱之梅(字素公)作《杏花村》诗曰:“相传杜牧刺池州,村酒村花两共幽。”(引自《杏花村志》卷七)由此可见,杏花村自杜牧《清明》诗后,历代名士接踵而至,慕其名者热衷修建这一名村。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