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7日,一热带扰动在密克罗尼西亚楚克群岛之西北约250公里处形成。9月28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该扰动升格为一热带低压,编号19W。低气压于9月29日日间增强为热带风暴,日本气象厅为风暴分配国际编号0917,并命名为“芭玛”。
9月30日增强成台风,再于10月1日被香港天文台升格为超强台风。芭玛初时向西南偏西移动,后稳定地转西北偏西移动,10月1日再微调至向西北方推进。
10月2日上午,芭玛稍为减弱成强台风,当日10时,芭玛集结在马尼拉以东约560公里,以时速22公里向西北移,穿越菲律宾以东海域 。当日晚上,芭玛减弱成一台风(中心风力时速145公里)。
10月5日下午,雷达及卫星云图显示,芭玛受大陆干空气及吕宋地型影响,风力跌至时速110公里,香港天文台再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芭玛缓慢向东南移动,并登陆吕宋,香港天文台于10月7日凌晨和晚上先后分别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和热带低气压。
10月8日凌晨于吕宋以东近岸水域重新增强为热带风暴,并转向西缓慢移动,于中午第三度登陆吕宋北部。其后于吕宋西北部出海,进入南海北部,于10月12日早上登陆中国海南省万宁市,同日晚上于海南岛西北部出海,进入北部湾再度出现爆发性增长,并于翌日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吹向越南北部。
10月13日晚上,芭玛移动速度减慢至每小时十公里以下,而且稍为增强。
10月14日芭玛发展出一个风眼,同日下午于越南北部登陆,并减弱为一热带风暴,23时停止编号。芭玛随后减弱 为一热带低压,并在10月15日凌晨减弱为一低压区。
中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要求,有关省区民政部门要抓紧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紧急动员,高度关注,实时掌握热带风暴的未来动向及其影响,严密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切实做好危旧房屋、危险地段以及近海养殖业、海上作业人员的紧急转移安置工作。
根据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救灾应急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要上岗带班。要加强灾情信息的统计和核查工作,严格执行《民政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各方面信息的汇总、分析、评估,第一时间上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各地民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妥善解决好避险和因灾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困难,确保紧急转移安置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洁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受灾地区的社会稳定。
通知还要求,民政部中央救灾物资长沙、南宁两地储备库要做好救灾帐篷调运准备工作,确保调运命令下达后,救灾帐篷能够迅速调往灾区。
“芭玛”的防御工作有3个重点,包括特别重视渔船渔民的防风和安全、全面做好水库管理、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工作。确保出海作业渔船全部回港是每次防风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防御“芭玛”的硬指标;管理好在建病险水库、高水位水库和乡镇小水库,绝不允许出现垮坝是防御工作的死任务;同时,还要全力确保在海南的游客安全,努力减少风暴中的人员伤亡。
海南省三防总指挥、副省长陈成强调,要特别抓好台风中心经过的重点地区的防风工作。据预测,“芭玛”有可能于明天傍晚前后在海南省三亚至琼海一带东部沿海地区登陆,并将穿越本岛向西移动,海南全岛都将受到台风影响。陈成要求,三亚、陵水、万宁、琼海等防风重点市县必须加强组织指挥,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确保各项防风工作部署到位。各级三防部门应加强值班,密切关注台风的发展,落实防风部署。
“芭玛”造成菲律宾375人死亡台风“芭玛”带来的连续暴雨引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导致菲律宾375死亡,“芭玛”3日登陆菲律宾北部时,10多个省近一半城镇受到波及。强降雨造成的洪水导致十几座村庄被围困。在首都马尼拉北部山区有好几座村庄被掩埋,位于下游的许多城镇被淹,稻田变成了汪洋一片,几乎成熟的稻子都被大风吹倒了。
“芭玛”给菲律宾带来的损失总计达到4300万美元。
12日,“芭玛”吹断琼海市的树枝受“芭玛”影响,从11日8时至13日6时,海南岛西北部地区普遍出现8~10级阵风, 72个乡镇自动站雨量超过200毫米,18个乡镇雨量超过300毫米,全省有15个市、县158个乡镇受灾,因灾死亡3人,失踪1人,倒塌房屋93间,受灾农作物面积45.7千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
受海上大风影响,琼州海峡于10月11日晚23:30全面封航,造成进出岛旅客列车、货运列车全部中断,全省2万多艘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万宁市东澳镇的18名渔民由于不听劝阻擅自出海,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
据海南电网公司统计,“芭玛”登陆期间,海南电网35千伏线路跳闸2条,10千伏线路跳闸175条,损失负荷5.1万千瓦。经抢修,截至12日20时,已恢复103条线路送电,13日全部修复。
12日,“芭玛”影响,广东江门开始降雨受“芭玛”环流影响,广东西南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雨天气,最强降雨出现在雷州半岛。据雨量累计数据显示,11日到14日,雷州最大累积雨量为236.8毫米,其中13日8时~14日8时,雷州市24小时降水量为122毫米,达大暴雨量级。
由于降雨主要集中在广东省西部地区,对北部及东部地区的旱情缓和作用不大。目前粤北和粤东地区工程蓄水量严重偏少,部分地区旱情未缓解,干旱呈蔓延的态势。不过“芭玛”还是给广东带来一次有利的蓄水时机。
“芭玛”袭来,广西沿海城市狂风暴雨受“芭玛”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广西大部地区从12日开始出现较明显的降雨降温天气过程。据资料统计,12日08时~15日08时累计降雨量:超过250毫米的有3个县(区)的8个乡镇,最大降雨为上思县十万山公园359.2毫米,100~249.9毫米有15个县(区)的68个乡镇,50~99.9毫米有25个县(区)的96个乡镇,25~50毫米有46个县(区)的205个乡镇,使广西大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有所缓和。
同时,北部湾海面出现了7~9级大风,沿海部分地区出现风力6级、阵风9级的大风。虽然之前大部分出海作业船舶都已回港,近海作业人员也都上岸避风,不过13日下午,广西北海仍有两艘渔船在越南海面沉没,导致13人落水失踪,截至14日已搜救出5人。
受“芭玛”影响,台湾北部,东北部地区出现强烈降雨,宜兰地区三天累计降雨超过1000毫米。
据台当局农业主管部门统计,截止到10月12日17时“芭玛”造成农业产物损失金额4112万元,首先是农作物损失2861万元,农作物被害面积213公顷,损害程度57%。其次分别为畜禽损失529万元,以及渔产损失722万元。此外,畜禽设施损失1800万元,农田损失1998万元。
宜兰县受芭玛台风损害最为严重,损失金额达4040.9万元,宜兰县农田流失及埋没达22.3公顷。
受“芭玛”和南下冷空气的共同影响,5日白天至夜间,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和中部偏东海域及台湾恒春半岛将有7至9级大风,部分海域和地区阵风可达10至11级,“芭玛”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有10至12级,阵风可达13至14级;东海、台湾以东洋面、台湾省沿海(除恒春半岛外)、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广东东部沿海也将有6至8级大风,部分海域或地区阵风可达9至10级;台湾大部将有大到暴雨,其中台湾东北部和台湾恒春半岛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此外,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弱冷空气影响,未来3天,新疆中东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将有4至6级风,山口地区风力可达6至7级,南疆盆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受高原槽东移与北方扩散南下冷空气影响,未来3天,青藏高原、四川、云南等地多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高原的局部地区有雨夹雪。
精力旺盛的今年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今天(9日)进入了南海中部海面。受其影响,未来三天,中国东南部海区将有大风;此外,青藏高原局部地区仍有大雪。
热带风暴“芭玛”精力旺盛,它在“十一”前就生成,现在还在活动。“芭玛”在菲律宾水稻收割一周前袭击了菲律宾北部的省份,让当地成千上万的稻农颗粒无收,深陷债务困境。今天中午又进入南海中部海面,受“芭玛”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今天夜间,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海峡、南海中部偏东海域及东北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台湾北部和东部沿海、福建沿海将有6~8级大风,阵风可达9~10级。明后两天,这些地区的风力会略有减弱,但仍有6至7级。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未来三天,青藏高原中东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大部有小到中雨或雨夹雪,其中,青海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雪;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今年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将于明天(12日)白天在海南的三亚到文昌一带沿海登陆,预计登陆时强度为热带风暴。受到“芭玛”及其外围云系的影响,海南大部、广东西部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雨,局地将有暴雨倾盆。
中央气象台今天(11日)下午继续发布台风橙色警报:热带风暴“芭玛”下午17时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偏南方约26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预计,“芭玛”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于明天白天在海南三亚到文昌一带沿海登陆。
受“芭玛”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今天(11日)夜间到明天白天,海南大部和广东西部沿海将有大到暴雨,其中海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南海中北部海域、琼州海峡、北部湾、广东沿海、海南东部沿海将有6-8级大风,阵风可达9-10级,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台湾沿海、福建中南部沿海、浙江沿海将有6-7级大风,阵风8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