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经历
1998-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基督教研究室 1992-1998
北京大学哲学系/ 宗教学系 2000-2001
美国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1996-1997 加拿大维真学院 交流生 主持课题
托马斯·阿奎那的
基督教哲学(所级)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哲学(所级) 二十世纪 天主教神学思潮
个人专著
(1) 《
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
记忆与光照——奥古斯丁神哲学研究》,北京: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译著
(1)《三位一体与上帝之国》,莫尔特曼著,香港:道风书社,2007年(将出)。 (2)《论原罪与 恩典》,奥古斯丁著,香港:道风书社,2005。 (3)《 论三位一体》,奥古斯丁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4)《 犹太教》,Jacob Neusner著,台湾: 麦田出版社,2002。 (5) 《
奥古斯丁》,沙伦 M.凯、 保罗· 汤姆森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 (6) 《
超越东西方》,
吴经熊著,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 (7)《 当代西方宗教哲学》(与 吴增定、 胡自信合译),Mel Stewart编,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合作论著
(1)《〈论语〉今译时释》(与吕子德、郑伟鸣合著),香港:耀中出版社,2006。
学术论文
(1)“好的受造物为什么会 堕落?”杭州《 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2)“《 忏悔录》第二卷偷梨事件分析”,广州《 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 (3)“现代 奥古斯丁研究”,广州 《
现代哲学》2005年第3期。 (4)“
赵紫宸救法观的演变”, 王晓朝编《 赵紫宸先生纪念文集》,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5)“
复形记——奥古斯丁的形像观”,香港:《道风 基督教文化评论》第21期(2004秋)。 (6)“当代宗教 多元论与宗教排他论之辩”,香港:《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21期 (2004秋)。 (7)“‘正是者’的‘思’与‘爱’”,广州《现代哲学》2004年第3期。 (8)“宗教 包容论的 信念模式--以吴经熊 《超越东西方》为例”,《基督教与 中国文化 丛刊》第6辑,
章开沅、
马敏主编,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9)“作为 基督见证者的 犹太人——奥古斯丁的犹太观”,《 犹太研究》第3期(2004), 济南
山东大学。 (10)“涕泣之谷的外部秩序”, 《
读书》2003年第8期。 (11)“‘是’、‘时’、‘思’在奥古斯丁神哲学中的统一”, 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 学传统》, 石家庄: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12)“宗教命题的真理问题”(修正版),北大《 哲学门》2002年下半年卷。 (13)“宗教命题的真理问题”,台湾《 宗教哲学》2000年第4期。 (14)“潘庭格的问题”,加拿大《维真学刊》1999年第2期。 (15)“时间中的永恒三一形象”,《现代语境中的三一论》,香港:道风书社,1999。 (16)“三一神论的‘三’‘一’之争”(修正版),《现代语境中的三一论》,香港:道风书 社,1999。 (17)“三一神论中的‘三’‘一’之争”,《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6期(1997秋)。
会议论文
(1)“奥古斯丁的自由观”,2005年2月
河北石家庄 信德“宗教与道德伦理”研讨会。 (2)“自我作为绝对他者的建构物——法国新
现象学与奥古斯丁思想”,2004年12月中 国社科院宗教所“基督宗教与 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 (3)“ 中国大陆近年来的
古代基督教思想研究”,2004年11月台湾
真理大学第6届“宗 教与行政”学术研讨会。 (4)“WCB,还是WOB?——普兰丁格的宗教排他论与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2004年 10月北大“第十届中美 宗教哲学研讨会”。 (5)“奥古斯丁的犹太观”,2004年6月山东大学犹太思想研讨会。 (6)“赵紫宸救法观的演变”,2004年4月 清华大学哲学系“赵紫宸思想国际研讨会”。 (7)“奥古斯丁的
正义战争观”,2003年12月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全球地域化与中国基 督宗教”学术研讨会。 (8)“内在 恩典与自由意志”,2003年9月
香港浸会大学“基督教价值与人文精神”学术 研讨会。 (9)“涕泣之谷的外在秩序与
圣奥古斯丁的服从——奥古斯丁的社会-政治观”,2002年 12月中国社科院宗教所“世俗化处境中的基督宗教”学术研讨会。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 基督宗教研究中心的‘两刊’‘四书’‘多会’”,会议报告,2001 年12月德国柏林“ 中国与基督教的 相遇”学术会议。 (11)“
吴经熊对中国传统宗教与基督教关系的看法”,2001年8月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历 史系“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讨会”。
译文
(1)“与神相契的人——论神学的人学之基本概念”,Eberhard Jurgel著,香港:《道风基 督教文化评论》第21期(2004秋)。 (2)“ 被遗忘的 三位一体”,C.Carras/J.Torrance著,《现代语境中的三一论》,香港:道风, 1999。 (3)“今日三一神学”,莫尔特曼著,《现代语境中的三一论》,香港:道风,1999。
书评
(1)“评 张旭的《 卡尔·巴特神学研究》”,《 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三辑,上海:世界出版集 团,2005。 (2)“评
王志成《和平的渴望》”,北大《 哲学门》2004年第1期。 (3)“晚明 基督形象——评柯义霖 《
晚明基督论》”, 《
宗教比较与对话》第2辑, 北京:
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其他
(部分) (1) 《
沃伦诗选》(译诗集),Robert Penn Warren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2)《梅利尔诗选》(译诗集),James Merrill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英美十人诗选》(译诗集),Edward Thomas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4)“日常生活中的神秘”,《 文景》2005年第6期。 (5)“二十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美国诗人”, 《读书》2003年第2期。 (6)“新闻译员分行的内心生活”,《读书》2002年第11期。 (7)“小诗大境界”,《读书》2002年第6期。 (8)“美国的诗选之争”,《读书》2001年第6期。 (9)“当代美国诗坛”,《 世界文学》2001年第4期。 (10)“周伟驰诗选”(约30页),《中间代诗全集》, 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11)诗歌评论(多期), 《
南方都市报》(广州)文艺副刊,2002-200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