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
1997年3月18日,山东省经济职工中专学校黄海分校成立。
1998年5月1日,更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职业技术专修学校。
2000年4月,更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职业学校。
2001年6月,更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职业专修学院,成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
2002年5月15日,更名青岛黄海职业专修学院。
2003年4月25日,更名青岛黄海职业学院。
2011年青岛黄海学院晋升为普通本科高校。
2015年学校通过国家教育部学士学位评估。
2016年学校举办20周年校庆。
2021年11月15日, 举行建校25周年线上庆祝大会。[10]
学校设有国际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大数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大学体育教学部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70余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文学等学科门类。[3]
建筑工程学院 | 本科 | 工程造价 |
土木工程 | ||
工程管理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专科 | 工程造价 | |
建筑工程技术 | ||
建筑工程管理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
专科 | 智能产品开发 |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
数控技术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汽车与船舶工程学院 | 本科 | 交通运输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车辆工程 | ||
专科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
船舶工程技术 | ||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 | ||
汽车营 销与服务 | ||
财经学院 | 本科 | 财务管理 |
资产评估 | ||
经济统计学 | ||
专科 | 会计 | |
财务管理 | ||
管理学院 | 本科 | 物流管理 |
市场营销 | ||
酒店管理 | ||
专科 | 市场营销 | |
物流管理 | ||
酒店管理 | ||
旅游管理 | ||
国际电子商务学院 | 本科 | 电子商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国际商务 | ||
专科 | 电子商务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艺术学院 | 本科 | 环境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
专科 | 艺术设计 |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
主持与播音 | ||
学前教育学院 | 本科 | 学前教育 |
护理与健康学院 | 专科 | 护理 |
康复治疗技术 | ||
健康管理 |
建筑工程学院 | 本科 | 工程造价 |
土木工程 | ||
工程管理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专科 | 工程造价 | |
建筑工程技术 | ||
建筑工程管理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
专科 | 智能产品开发 |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
数控技术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汽车与船舶工程学院 | 本科 | 交通运输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
车辆工程 | ||
专科 | 汽车检测与维修 |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
船舶工程技术 | ||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 | ||
汽车营 销与服务 | ||
财经学院 | 本科 | 财务管理 |
资产评估 | ||
经济统计学 | ||
专科 | 会计 | |
财务管理 | ||
管理学院 | 本科 | 物流管理 |
市场营销 | ||
酒店管理 | ||
专科 | 市场营销 | |
物流管理 | ||
酒店管理 | ||
旅游管理 | ||
国际电子商务学院 | 本科 | 电子商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国际商务 | ||
专科 | 电子商务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艺术学院 | 本科 | 环境设计 |
数字媒体艺术 |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
专科 | 艺术设计 | |
动漫设计与制作 | ||
主持与播音 | ||
学前教育学院 | 本科 | 学前教育 |
护理与健康学院 | 专科 | 护理 |
康复治疗技术 | ||
健康管理 |
师资概况
青岛黄海学院(7)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师中博士、硕士占85.27%,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40.26%。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泰山学者2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省市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席技师等45人,省青年创新团队3个、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11]
杰出人才
教学名师:陈玉杰、陈江波、苏彩、沈红伟、李文敏、孙伟、魏龙吉、赵梅莲、薛巍、刘纪新、胡凤菊、李靖、戴琳琳、曹爱霞、周淑芳[12]
学校共有1个青岛市重点培育学科。
青岛市重点培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3]
青岛黄海学院
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建有智能制造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财经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国际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艺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护理与健康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学前教育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和公共实验教学中心等8个实验教学中心。学校目前共建有校内实验场所174个,实验室总面积2.5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近12000台套,学校实验室覆盖了现有的所有专业,覆盖比例达到100%。
学校建有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包括数控技术、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电工、焊接技术、钳工技术等6个实训基地;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4个,每年可接纳实习学生3000余名,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是青岛市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11月曾作为全国职业院校规范管理推进会暨集团化办学现场交流会的观摩现场。[3]
近四年该院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技能竞赛共获奖128项。
青岛黄海学院学子荣获2010“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
2010年8月2日,从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组委会获悉,青岛黄海学院学生6月份参加在山东科技大学举行的2010“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山东赛区比赛中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六项,优胜奖一项。[13]
青岛黄海学院省级精品课程为18门。
国家级众创空间:黄海e代人创客空间
山东省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项目:物流管理、工程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经济统计学、环境设计
山东省实训基地: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
青岛市校共建重点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船舶工程技术、护理等[14]
2011年升本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教改课题3项,主编教材和出版专著61部。近三年,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05项,其中国家级150项,学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
升本以来,承担校级以上教科研课题239项。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有省级“十三五”高校科研创新平台1个。学校作为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青岛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黄岛区职业培训服务项目定点机构,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
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度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学校现代物流管理和数学基础两个本科精品课程群共计10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学校省级精品课程总数增至18门。
学校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大奖10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改课题7项,主编教材和出版专著61部。 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35项,其中国家级164项,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14]
精品课程 | 专业 | 年度 | 类型 |
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 | 物流 | 2010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2011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船舶建造工艺 | 船舶工程技术 | 2011年 | 省级精品课程[15] |
数控加工技术 | 机械制造自动化 | 2012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机械制造基础 | |||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 |||
机械设计 | |||
机械传动与控制 | |||
仓储与配送管理 | 物流管理 | 2014年 | 省级精品课程[15] |
供应链管理 | |||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 |||
物流运输管理 | |||
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 |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数学基础类 | 2014年 | 省级精品课程[1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高等数学 | |||
数学建模 | |||
线性代数 |
精品课程 | 专业 | 年度 | 类型 |
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 | 物流 | 2010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2011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船舶建造工艺 | 船舶工程技术 | 2011年 | 省级精品课程[15] |
数控加工技术 | 机械制造自动化 | 2012年 | 省级精品课程 |
机械制造基础 | |||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 |||
机械设计 | |||
机械传动与控制 | |||
仓储与配送管理 | 物流管理 | 2014年 | 省级精品课程[15] |
供应链管理 | |||
物流信息系统管理 | |||
物流运输管理 | |||
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 |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数学基础类 | 2014年 | 省级精品课程[15]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高等数学 | |||
数学建模 | |||
线性代数 |
学校与华为、青岛港、海尔、海信、北海重工、上汽通用五菱(青岛)、阿里巴巴等100余家公司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培养模式[3]
学校荣获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十三五”高校科研创新平台1个。
学校拥有省级“十三五”高校科研创新平台1个。
省级“十三五”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16]
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05项,其中国家级150项,学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项,省部级项目12项、厅级项目94项,与企业签订横向课题14项,教师发表论文1461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国际三大检索收录120篇。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70项。[3]
图书馆馆藏图书308万册,馆藏面积3.1万平方米[17]
青岛黄海学院建有国际交流中心,是学院的外事职能部门和工作机构,是执行外事政策和处理重要外事工作的综合归口管理部门。内设外事部、联合办学部、留学生部和外国专家部。如今已经和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知名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学业分段培养和学分互认机制,互派本科留学生,出国实习,国内外培训就业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学院聘请数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喀麦隆、菲律宾的长期工作外国专家。
校训
知行合一
知:认识,理论,道德理念。
行:行为,实践,道德践履。
合一:知和行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合而为一。
释义:明代儒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
“知行合一”作为我校校训,旨在坚持知识和实践并重,认识和实践合一。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风
惟德惟能 止于至善
惟:维持,注重
德:道德品行
能:能力,才干
止:达到
至:最,极
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释义: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精益求精达到至美境界。
学风
博学 慎思 明辨 笃行
博学: 意为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博取众知,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慎思:意为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
明辨:意为明辨是非、明辨真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笃行:意为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朝“明辨”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释义:《礼记·中庸》十九章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源于儒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 指多方面、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并认真的向人请教,慎重地进行思考,明确的分辨是非,诚心诚意地彻底实行。
青岛黄海学院十大文化理念
领导理念:艄公不努力,耽误一船人。
教育理念: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条件理念: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方法理念: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态度理念: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黄海人就最讲认真。
机遇理念:看不见机遇是庸人,抓不住机遇是蠢人,错过了机遇是“罪人”。
岗位理念:人要适应岗位,而不是岗位适应人。
标准理念:无人替代
创新理念:日有设想,周有改进,月有改革,年有突破。
成功理念:成功前不放弃自己,成功后不放纵自己。
青岛黄海学院十大师德理念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力戒空谈。
崇德尚学,爱岗敬业。处在什么岗位上,就在什么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付出爱心就是福,消除烦恼就是慧。
与其嫉妒别人,不如用行动超越别人;与其悔恨自己,不如用行动改变自己。
心胸豁达,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挫折是强者攀登的阶梯,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
教师最大的快乐是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人格。[14]
姓名 |
职务 |
---|---|
刘常青[8] |
董事长 |
王渊明 |
校长 |
邢桂强 |
党委书记 |
梁忠环 [8] |
副校长 |
孟广东[18]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姓名 |
职务 |
---|---|
刘常青[8] |
董事长 |
王渊明 |
校长 |
邢桂强 |
党委书记 |
梁忠环 [8] |
副校长 |
孟广东[18]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青岛黄海学院(12)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多功能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标准塑胶运动场、足球场、荷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室内乒乓球馆。建有博物馆一座,设中华古砚馆、汉画像砖展馆、古陶瓷文化展馆、奇石观赏石展馆、航空展馆等主题展馆。现有藏品8000多件,包含文房、明清字画、古籍、陶瓷、青铜器、汉画像砖、竹木牙雕等十几个门类。校内建有2个人工湖,素有杭州“小西湖”之称。春季樱花漫道,夏季杨柳依依,秋季丹桂飘香,冬季诗情画意,校园四季如画。[3]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水相映,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美丽的海湾,无尽的海岸线,漫长的木栈道,细软的金沙滩,清新的空气,整洁的环境,共同构筑这座独具特色的世界级海滨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的品牌之都、帆船之都。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这里能真切体会到青岛这座中国最具宜居城市的幸福感。
西海岸,青岛的未来之城,青岛的希望和明天,承担着“三个再造”的重任: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的经济总量,再造一个主城区。青岛黄海学院正坐拥在这座新城区的政务、商务中心。随着青岛西海岸绿岛、蓝岛、智岛的建设,全球最美的宜居之区、全球重要的海工基地、全球集中的人才高地即将建成。为实现西海岸区域经济转型积累人才资源,政府采取设置上千万创业扶持资金并开设创业孵化器等多项举措,计划今后四年面向驻青高校吸收10万大学生在新黄岛区就业、创业。
随着青岛“港、铁、隧、桥”“同城时代”的到来,青岛西海岸正在建立完备的大港口、大工业、大物流临港产业链,在这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新时代的心跳。繁华之都,旅游之地,珠山南麓,黄海之滨,一座幸福的城市,一所美丽的校园,将成为留在美好记忆中的人生驿站,成为广大有志学子打拼未来、实现抱负和人生美丽梦想的舞台。
宿舍:学院住宿费标准:1500元-3000元/年(8-4人间)
食堂:我校现有学生餐厅2个,餐厅内设施完备,就餐环境优雅,卫生干净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饭菜花样品种繁多,价格价廉。学院同时设有大型购物超市,满足学生的购物需求。[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