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1/42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首都北京至陕西省会西安之间的特快旅客列车,由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北京车队负责客运任务。列车使用25K型客车,沿京广铁路、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包西铁路运行,全程1275公里,途经北京、河北、山西、陕西三省一市,是中国西北进京的客流最大的列车,也是西北第一对使用空调的列车[1]。其中北京西站至西安站运行13小时45分,使用车次为T41次;西安站至北京站运行14小时52分,使用车次为T42次。截至2007年,列车已连续28次蝉联铁道部“红旗列车”称号,并先后获得“五一劳动奖状”、铁道部“火车头奖杯”、“安全优质标准车”及“国家级卫生列车”等殊荣,被誉为“西北第一车”[2]。
1959年11月,中国全国铁路调整运行图,增开了西安至北京的79/80次直快旅客列车,经由陇海铁路、京广铁路运行,经郑州站折角换向。1971年调图,79/80次改变了运行径路,改经由京广铁路、石太铁路、同蒲铁路、陇海铁路运行,经太原站折角换向。1975年1月,邓小平进入中央高层领导核心、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后,开始整顿铁路问题,并进行了自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调图;在这次调整中,79/80次恢复为经由陇海铁路、京广铁路运行,同时车次改为179/180次。1977年,中国铁路开展“红旗列车”竞赛,179/180次、135/136次(今K125/6/7/8次)两对京西直快列车被铁道部命名为“红旗列车”,成为西安铁路局第一批红旗列车。
1985年,原西安铁路局合并入郑州铁路局,成为西安铁路分局,车次也作出了调整,其中179/180次列车更为279/280次,等级仍为直快列车。1991年,279/280次直快列车升级为特快旅客列车,车次改为41/42次,同时开始使用25A型空调客车,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第一对空调旅客列车,而西安也成除上海、广州之外拥有两对进京特快的城市,至1994年又更换为25G型空调客车。1996年1月,北京西站启用,41/42次改进北京西站。1998年10月,中国铁路实施第二次大提速,41/42次调整为快速列车,车次改为K41/42次,同时开始使用25K型提速客车。2000年10月,中国铁路第三次大提速实施,对全国旅客列车车次进行了大范围调整,K41/42次调整为特快列车,车次改为T41/42次。T42次列车从西安车站出发
T41/42次列车目前使用中国铁路25K型客车车体,全程采取19辆编组,其中硬卧车9辆、硬座车6辆,软卧车、空调发电车、餐车和行李车各1辆。列车由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北京车队负责客运任务,该段曾于2003年春运前斥资300余万元人民币,对T41/42次列车的56辆运行车和备用车,逐辆整修,重新粉刷,并在每节车厢里都配备了陕西旅游景观图,使乘客加深对陕西旅游景观的了解。此外,西安客运段还推出了10项特色服务,并要求列车到终点站前,每个乘务员必须提前10分钟逐格、逐铺、逐人提醒旅客带好行李物品[3]。其中,列车的第三、四包乘组因优异的服务而获得共青团中央、铁道部联合授予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女职工先进集体”等称号。[4]
车厢编号 | 1 | 2-7 | 8 | 9 | 10-18 | 19 |
---|---|---|---|---|---|---|
车型 | KD25K空调发电车 | YZ25K硬座车(欠编1节) | CA25K餐车 | RW25K软卧车 | YW25K硬卧车 | XL25K行李车 |
车厢编号 | 1 | 2-7 | 8 | 9 | 10-18 | 19 |
---|---|---|---|---|---|---|
车型 | KD25K空调发电车 | YZ25K硬座车(欠编1节) | CA25K餐车 | RW25K软卧车 | YW25K硬卧车 | XL25K行李车 |
自2011年1月11日起,随着太中银铁路的建成通车,中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T41/42次列车改为经由石太客专、太中银铁路和包西铁路运行,并在绥德站换向[5]。运行全程为电气化铁路,由西安铁路局西安机务段韶山7E型电力机车牵引。
车站区段 | 北京西 ↔ 西安 |
---|---|
本务机车配属司机更替 | 韶山7E型电力机车西局西段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