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型客车

24型客车

中文名 24型客车
生产厂商 四方机车车辆厂、德国车辆制造
型号 RZ24、RW24、CA24、TZ24
衍生自 22型客车、MECT客车
目录导航

RZ24型广深空调列车组

麦理浩在红磡迎接首班重开的广九直通车,当时的车底为24型客车麦理浩在红磡迎接首班重开的广九直通车,当时的车底为24型客车为了给乘坐91/92次特快列车前经广深铁路参加广州交易会的外宾、港澳台同胞、归国华侨提供更佳的乘坐环境,四方机车车辆厂、四方车辆研究所在1965年设计、1966年试制了中国第一代空调软座客车,当时称为“RZ24型广深空调列车组”,车型编为24型。列车组仅制造了一列,由9节软座车(RZ24)、1节带小卖部和餐室的软座车(RZ24)和1节行李发电车(TZ24,因当时还没有空调发电车(KD)此名称,因而使用“特种车” TZ的代号),共11节编组而成。

24型客车的车体和22型客车相同,采用有中梁全钢薄壁筒体焊接结构,墙板仍带有加强压筋,每节车厢自重43.5吨,但改用了阔度为1500毫米的宽车窗。采用202型转向架,构造速度为120KM/H。各软座车均为可躺可转向座椅(每排2+2座位布局),定员64人(但头尾车定员62人),带有空调装置,发电车集中供电。而软座及小卖部合造车则采取客室定员26、餐室定员24的布局[1],而该列车组的播音室、列车长办公席也设在软座/小卖部合造车内。行李发电车设2台200千瓦发电机组以及容积达72立方米的行李室。1966年8月起在广深铁路上运行。而1979年起广九直通车恢复通车初期也是以这批空调客车担当运行,由东风型内燃机车牵引,随后逐步被25型客车取代。在25型广九客车投产前,该批24型客车是中国铁路仅有的空调客车之一,1958年四方厂制造的低重心轻快旅客列车也带有空调装置。

1979年前后的广九直通车,使用24型客车1979年前后的广九直通车,使用24型客车第一代24型客车涂装色带为蓝色,比现时中国铁路25T型客车涂装中的蓝色浅,但24型客车的色带横贯车厢侧面且不中断,25T型客车的色带在靠近车门的窗旁中断。后来的25型广九客车也沿用了这一涂装。

24型广深列车组出厂时使用天津机车车辆机械工厂生产的分装式机组,但因技术不够成熟而时常出现压缩机制冷量下降、轴封漏泄、阀片断裂等故障,1973年改用南京冷气机厂生产的KK30型空调机组,1979年第一批25型广九列车组也采用该型空调机。[2]

24型广深空调客车在运用中的编组情况如下:[1]

车厢编号 1 2 3—5 6 7—10 11
车型 TZ24行李发电车 RZ24软座车(外宾车) RZ24软座车 RZ24软座、小卖部合造车 RZ24软座车 RZ24软座车(外宾车)

由东德进口24型客车

车厢编号 1 2 3—5 6 7—10 11
车型 TZ24行李发电车 RZ24软座车(外宾车) RZ24软座车 RZ24软座、小卖部合造车 RZ24软座车 RZ24软座车(外宾车)

技术参数

东德制24型客车东德制24型客车(12)在1980年及1988至1989年之间,中国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分别订造和进口了两批铁路客车,共372辆,车种有软座车 (RZ24)、软卧车(RW24)和餐车(CA24),采用211C、211D、212(餐车用)型转向架,原构造速度160km/h,但由于取消了盘式制动改用踏面制动,其构造速度降为140km/h。车体结构沿用了社会主义阵营标准国际联运列车的模式,与俄罗斯铁路的俄式客车(车身标注“MECT”,俄语读音/mʲest/,音“灭死特”,义为“定员XX人”)、中国铁路的18型客车、19型客车十分相似,车体长度为23950毫米,较中国铁路22型客车稍长。其中第一批在1980年进口的24型客车车体带有加强压筋,而第二批则取消压筋。这两批24型客车是由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内的“统一机车车辆制造联合体” (Deutsche Waggonbau AG、DWA)制造,其中包括国有包岑车辆厂(Waggonbau Bautzen)制造车体,少数软卧车的车体由格尔利茨车辆厂(Waggonbau Görlitz GmbH)制造,转向架由哈雷·阿门多夫“恩斯特·台尔曼”车辆厂(Halle-Ammendorf)制造。客车在进口时均为自发电空调客车,车厢底部下挂了柴油机、发电机和空调机。

上海铁路局“旅游列车”涂装的RW24型软卧车上海铁路局“旅游列车”涂装的RW24型软卧车这些进口的24型客车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一直是当时中国国内高档的铁路客车,并使用当时中国铁路标准的绿色涂装。而后来的国产车辆也在内部细节方面一定程度上模仿了东德产24型客车,如软卧车包厢门等。后来为了适应中国铁路客车往集中供电方向发展的趋势,及方便车辆检修,开始逐步将24型客车改造成集中供电新型空调客车,取消下挂设备,在车顶安装单元式空调机,布置三相交流电(AC380V)供电线路。改造后24型客车通常与25G型客车混编,部分改为与25G型客车标准涂装类似的橘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涂装,有的也会将原有的方角车窗改为与25G类似的圆角车窗,而上海铁路局上海车辆段的所有RW24型软卧车后来也换成“旅游列车”的特别涂装。另外,有数辆24型软卧车在2005年被改造成高档旅游列车,配属乌鲁木齐铁路局,担当哈萨克斯坦至中国的“新东方快车”(New Orient Express)。

事故

车种 24型客车(四方产,广深空调列车组) 24型客车(东德产)
定员 软座车:64 / 62(外宾车)软座、小卖部合造车:48 软座车:66软卧车:32 / 28高级软卧车(改造):18餐车:48
构造速度 120km/h 140km/h
最大运营速度 120km/h 120km/h
车辆长度(不计车钩) 23,600 mm 23,950 mm
车辆宽度 3,106 mm 3,063 mm
车辆高度 4,286 mm 4,286 mm
转向架 202 211C、211D、212(餐车用)
供电制式 发电车集中供电:AC380V交流电 改造前:自带柴油发电机改造后:发电车集中供电(AC380V交流电)
制动 踏面制动 踏面制动
采暖 空调+电热 空调+电热

词条图册

车种 24型客车(四方产,广深空调列车组) 24型客车(东德产)
定员 软座车:64 / 62(外宾车)软座、小卖部合造车:48 软座车:66软卧车:32 / 28高级软卧车(改造):18餐车:48
构造速度 120km/h 140km/h
最大运营速度 120km/h 120km/h
车辆长度(不计车钩) 23,600 mm 23,950 mm
车辆宽度 3,106 mm 3,063 mm
车辆高度 4,286 mm 4,286 mm
转向架 202 211C、211D、212(餐车用)
供电制式 发电车集中供电:AC380V交流电 改造前:自带柴油发电机改造后:发电车集中供电(AC380V交流电)
制动 踏面制动 踏面制动
采暖 空调+电热 空调+电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