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汽商用车“新四化”战略指引下,上汽红岩不断推动重卡产品向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定制化方向升级迭代:开启全球首例“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商业运营;实现互联网梦想卡车3.0全系配置,新业态合作平台持续拓展;产品覆盖纯电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三大技术领域,掌握电驱、电控、电池系统核心技术;启动近千人的重庆软件中心、上汽商用车重庆工程院建设,升级年产12万辆的智慧工厂并建成投产。
在上汽集团强大技术赋能下,上汽红岩打造了全新一代(第六代)智能重卡——红岩H6,推出杰狮H6、杰虎H6、杰豹H6三大产品平台,全面布局柴油、天然气、氢燃料、纯电、混动等能源组合,率先实现纯电重卡全系布局、氢能重卡行业引领,覆盖重卡主流180—660马力的全功率段配置,满足公路物流、工程建设、专用特种等多领域、多用途、定制化运输场景。
新征程、新赛道、新动能,上汽红岩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科技为引领,以自主创新为驱动,聚焦用车全价值场景,与用户共创物流运输新生态,致力成为绿色运力 “智领者”,跻身重卡第一阵营。[1]
上汽红岩H6智能重卡[4]
通过智能集成联合制动技术,60公里时速,整车制动距离小于23米;导能路径优化设计,龙骨框架式车身,模态大于20赫兹,刚度提升20%;此外,特别开发碰撞安全吸能技术,利用可溃缩悬置,碰撞后驾驶室后移可达500毫米;正是种种出色设计,可满足欧盟最严格碰撞法规ECE R29 03。
通过采用结构拓扑优化技术,实现整车减重超500公斤,打造科学轻量化的安全重卡;
独有回字形结构,超抗扭悬架,承载性能提升40%;200万次疲劳寿命HY320铸钢桥,配合整体封闭式梯形高强钢车架,铸就全球顶级承载能力。
坚持行业最高标准的严苛验证:40种细分市场实车路谱、31种耐久强化数字路面的全工况动态仿真;180万公里结构疲劳试验、800小时底盘盐雾验证等最严苛系统台架试验;覆盖全使用场景、总里程超500万公里的200台整车耐久试验,确保经久耐用,可靠如一。
上汽红岩H6智能重卡拥有杰狮、杰虎、杰豹3大平台,牵引、自卸、载货与专用4大用途,包含上汽动力、上菲红在内的20种发动机,以及15种变速箱、5种前轴和9种后桥;11种车架、9款驾驶室,等多项可选,无论长途高速、还是快递、危险品运输,行业、个人均可按需定制。
前言: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及其前身所承载的“红岩”品牌是经历了50多年历史孕育的民族品牌。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红岩经历了军车基地艰难崛起、开发民品搏击市场、跨越发展、合资壮大的发展之路,为汽车工业发展、改变“缺重”局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1965年10月1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中国首次引进法国贝利埃军车技术,四川汽车制造厂在重庆市双桥区破土动工,拉开一个高起点、专业化的重型军车生产基地建设序幕。
在1965年至1976年期间,红岩先后试制出六种车型,红岩CQ260、红岩CQ261汽车实现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军用装备,其后又相继试制出导弹装配车底盘、自卸汽车、65吨汽车吊底盘等国防和经济建设急需的车辆。[5]
1983年8月,四川汽车制造厂参照德国MAN3320卡车技术,结合CQ261技术基础和Cummins发动机总成,自主试制研发出两辆CQ30290 18吨公路用载重车,填补了当时国内18吨位级重卡空白,第一辆民用重卡走向市场。
1983年10月,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引进奥地利斯太尔技术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订了“重型汽车技术转让合同”。
1984年10月1日,红岩汽车CQ261越野汽车参加国庆35周年阅兵,民族重卡红岩汽车牵引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受到嘉奖。
1985年4月29日,斯太尔重型汽车在四川汽车制造厂装配下线,红岩汽车提升为斯太尔技术平台,民族重卡升级换代。1987年7月,红岩CQ25.290(6×6)和CQ15.250(4×4)全轮驱动重型沙漠越野车首次成功穿越号称“死亡之海”的新疆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完成5000公里运载试验。红岩沙漠车的综合性能达到或超过联邦德国“曼”车的水平,创造了国产重型沙漠汽车挑战进口汽车横穿大沙漠的奇迹。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8月3日,首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三版上以《红岩汽车穿越“死亡之海”,性能好可与进口车媲美》为题发表。
1987年12月8日,四川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红岩CQ30.290/Z32自卸车在国际招标中首次中标,正式签订了20辆供货合同。这标志着红岩汽车成功跨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6]
1991年2月,红岩汽车在“上海市20万汽车司机评选最受欢迎的国产汽车”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国产重型汽车第一名”。
2003年,在红岩新大康车型刚刚研制成功时,就率先在襄樊国家试验场进行以欧洲 ECE R29整车驾驶室正面碰撞实验标准的安全性测试,成功实现了中国重型卡车第一撞,顺利通过了国际安全性能的科学检测。
2003年,红岩汽车被指定为“神舟”5号返回舱运输专用车,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2007年6月5日,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于正式挂牌成立,第一个实施进口与民族品牌并存“双品牌”战略的重卡合资公司揭开了全新发展篇章,中国重型汽车行业掀起第三轮技术引进与合资合作热潮。
2009年3月12日,合资公司全新开发的第一款同步欧洲、服务全球的高品质重卡——红岩“杰狮”GENLYON重卡成功上市,红岩汽车实现革命性的升级换代,引领了行业重型汽车技术平台和产业升级新变革,红岩汽车在商用车发展道路上实现了战略性的突破。
2015年7月6日,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全面建成投产,将形成年产30万根车桥的生产能力,标志着公司通过打造桥总成等核心零部件、提升整车产品核心竞争力战略的胜利实现。
2017年,上汽红岩发布第一款互联网梦想卡车,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卡车产品有机融合。[7]
2019年9月,上汽红岩5G智能重卡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港区5G智能化作业,代表重卡行业向未来发出邀请,受到了众多行业的关注。
2020年10月1日,上汽红岩迎来55周年庆典。经历了军车基地艰难崛起、军转民、跨越发展、合资壮大、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上汽红岩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
2020年10月14日,上汽红岩智慧工厂建设在重庆两江新区正式启动。加快了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转型,为建设“智慧重庆”注入新动能。
2020年11月17日,上汽红岩品牌战略暨第六代重卡发布会上,发布上汽红岩战略产品——第六代重卡。第六代重卡是基于客户核心需求而打造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并能理解客户、陪伴客户的“智能伙伴”。
2021年7月20日,上汽集团与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投资协议》,上汽集团及旗下上汽红岩、捷氢科技将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投资20亿元,建设全球首个万辆级氢能重卡产业基地。上汽红岩计划今年将交付500辆氢能重卡,并同时推动纯电动重卡的产业布局和应用。
2021年9月8日,经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未来,上汽红岩将以用户为中心,以新能源为引领,以数字创新技术为驱动,聚焦用车全价值场景,与用户共创物流运输新生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