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乌叶猴

金色乌叶猴

亚门 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亚属 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
金色乌叶猴
灵长目(primates)
别称 金色长尾时猴
猴族
中文学名 金色乌叶猴
猴科(Cercopithecidae)
哺乳纲(Mammalia)
命名者及时间 Khajuria,1956
目录导航

简介

金色乌叶猴金色乌叶猴(3)金色乌叶猴,又名金叶猴,是印度阿萨姆邦和不丹黑山山脚一种旧世界猴。它们是印度其中一种最濒危的灵长类。一直以来,居于喜玛拉雅山的金色乌叶猴很罕见,科学界最早是于1950年代才知道它们的存在。该猴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正处于濒危状况。于2001年的数量只有1064只,由于缺乏幼猴,估计它们的数量仍在下降。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分类学

名字

中文学名: 黄冠叶猴

中文别名: 金色乌叶猴或金叶猴

英文名: Golden Laneur

二名法: Trachypithecus geei (Khajuria, 1956)

:动物界(animal kingdom)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哺乳动物纲(Mammalia)

亚纲真兽亚纲(Eutheria)

灵长目(Primates)

亚目类人猿亚目(Anthropoidea)

科: 猴总科 (Cercopithecoidea) 猴科 (Cercopithecidae):旧世界猴(135种)

亚科:疣猴亚科(Colobinae)  猴族

: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2]

:金叶猴 T. geei

金色乌叶猴金色乌叶猴分布: 在中国仅分布于西藏的门隅、珞渝地区。

形态特征

体重

金叶猴头体长49-72厘米,尾长71-94厘米,重量9.5-12公斤。

样子

金叶猴有很多金色至鲜奶白色的毛,面部黑色,尾巴很长。

金色乌叶猴有很多金色至鲜奶白色的毛,面部黑色,尾巴很长,达50厘米。它们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树上,在跳跃时以尾巴来平衡身体。

金色乌叶猴身长48—50cm,尾长76cm。脸面纯黑色,前额后方及侧面的亮毛形成不完整的半圆形面盘。体毛金黄色具亮光。无颊囊。

器官特征

多数种类在胸部或腋下有1对乳头,而指猴的1对乳头在腹部。雄性的阴茎是悬垂形,多数具阴茎骨,精巢包于囊中。雌体具双角子宫或单子宫。体被毛,有的柔软细密,有的粗硬,或在局部很长,或在毛上具异色环节。

体毛特征

有的头顶毛很长,形成丛状毛冠,或甚短,呈平顶,或秃顶无毛。有的在两颊或颌下具长毛,形如胡须。有的两肩、后背、臀部被以长毛。有的体毛非常艳丽。

生活习性

金叶猴大部份时间都是在树上,在跳跃时以尾巴来平衡身体,清晨与傍晚活动。在雨季,它们会喝叶子上的水。它们主要是草食性的,吃果实、叶子、种子、芽及花朵。它们群居,成员约有8只,包括一只雄猴及几只雌猴,最多的群族可以多达50只。

分布范围

金叶猴主要分布在印度阿萨姆邦及不丹,南至雅鲁藏布江,东至玛纳斯河,西至桑科希河,北至不丹的黑山。

金色乌叶猴,又称旧大陆猴类。本目包括11科约51属18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大多栖息林区。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是大猩猩,体重可达275千克,最小的是倭狨,体重只有70克。金色乌叶猴,属于世界濒危物种 ,又名金色乌叶猴或金叶猴,是印度阿萨姆邦及不丹黑山山脚一种旧世界猴。它们是印度其中一种濒危的灵长类。在中国仅分布于西藏门隅、珞渝。一直以来,居于喜玛拉雅山的人都指金叶猴很罕有,科学界最早是于1950年代知道它们的存在。金色乌叶猴的分布地很细小,仅分布于西藏的门隅、珞渝地区。南至雅鲁藏布江,东至玛纳斯河,西至桑科希河,北至不丹的黑山。金色乌叶猴的分布地很细小,南至雅鲁藏布江,东至玛纳斯河,西至桑科希河,北至不丹的黑山。这种天然屏障相信是导致从其近亲戴帽叶猴演化的原因。为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的数量仍然在下降,处于濒危状况。

金色乌叶猴图册金色乌叶猴图册(3) 金色乌叶猴图册金色乌叶猴图册(4)

生长繁殖

金色乌叶猴图册金色乌叶猴图册(3) 金色乌叶猴图册金色乌叶猴图册(4)

保护级别

金叶猴交配季节是在一月至二月,每胎产1仔。

词条图册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

它们正处于濒危状况,于2001年的数量只有1064只,由于缺乏幼猴,估计它们的数量仍在下降。

金色乌叶猴在中国属于稀有种,是动物园展出的观赏动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实验动物。

已正式列入中国国家1级重点保护动物。

它们正处于濒危状况。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