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赵村(社区)隶属于东营区黄河路街道,是由东赵村转置的社区,据该村网站信息显示,该村有居民490户,1950人。该村(社区)“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居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做好“土地开发、人才兴业”文章,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龙头走出了一条“一业带多业,多业并举”的发展之路。东赵村位于花官乡政府驻地正东4.5公里,东经118゜28,北纬37゜l0’,二干渠以南,南口至王道公路从村中穿过。2003年全村280户,888口人;人耕地面积1471亩。经济总收入9,451,420元,人均纯收入3530元。有党员23人,团员12人。对街两边的路边沟进行了疏挖,整理。对主要街道进行了全部绿化。村内无三堆现象,环境卫生优美良好。
组织建设
该村(社区)始终把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当作首要任务来抓,2003年社区成立了东营市第一家村级党委和村级集体控股企业(山东东赵集团)党委,并依托党员培训基地,投资30余万元,率先建成了全市一流的党员远程教育基地,建立了党员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截至2006年,该村70%的党员在企业和社区重要岗位任职,80%的党员成为社区致富能手。2004年居委会换届后实现社区党政企领导成员全部交叉任职,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济概括
获得荣誉
该村(社区)集体总资产达20亿元,2005年完成社会总产值3.5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
该村(社区)居委会连续六年荣获市、区“十强村居”荣誉称号,并荣获市“模范社区居委会”、山东省“文明单位”、 “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等荣誉称号。社区基层党组织多次荣获市、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并于2006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该乡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居民全部入住智能化、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新住宅小区,截至2006年,该村(社区)人均住房面积80平方米;社区锣鼓队、管乐队、秧歌队、门球队、舞蹈队等队伍活动经常,居民文体娱乐健身参与广泛踊跃;社区学龄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上大学享受激励奖学金;60岁以上老人统一发放居民养老金,70岁以上老人全部在社区老年公寓由集体统一赡养,居民人人享受合作医疗、家庭财产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天然气、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普及全社区,面粉、食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实现免费供应,水、电、气、暖全部免费使用,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水平,社区首批进入了小康文明村行列。2002年,该村投资10万元建设了村办公室,小康书屋和老年活动室。
村政历史
该村立村始于南宋末年,因历史上出过官宦,故俗称“老官赵”。民国25年(1936年)县志载有“赵家”。1961年,因花官公社有两个赵家,是村居东,更名为东赵村。1945年冬,程维汉介绍赵元良、宋新圃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7月,建立村党支部,宋新圃任书记
东赵村人物
赵致华 东赵村人,1951年4月出生。大学文化。197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参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112师高炮团战士、文书、排长、副营级助理员等职:1984年10月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副营职、营职助理员;1989年12月起,历任武警部队学院财务处副处长,处长、党委成员;1994年授予上校警衔。1997年8月转业后历任东营市审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1976年在唐山抗震救灾中荣立三等功—次。1990年至1996年共在《武警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8篇;2000年论文《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审计机关建设》被评为东营市市直机关党建理论研讨会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