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龙科

角龙科

脊索动物门
鸟臀目
中文学名 角龙科
角龙科
爬行纲
目录导航

基本介绍

角龙科(Ceratopsidae)

关键字: 角龙亚目 角龙

角龙类(Ceratopsidae)是指鸟臀目的角龙亚目中的一类恐龙,以食草为主。

角龙类生活在白垩纪,是最后出现的一类鸟臀类恐龙。它们最大的特点是除了原始的种类外,头上都有数目不等的角。此外,还有从头骨后端向后长出的一个宽大骨质颈盾,覆盖了颈部,有的甚至达到肩部。角和颈盾无疑具有防御和保护自身的作用。

角龙类以植物的嫩枝叶和多汁的根、茎为食物。它们的头大而长,占身体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前部窄而低,形成一个喙状的嘴。颈部较短,尾也粗短。

角龙类有短而宽的脚,前脚有五指,后脚有四趾,指(趾)末端有蹄状的构造,善奔走。

角龙科还原图角龙科还原图(3)角龙类是把防御的“盾”和进攻的“矛”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动物。颈盾就是防护自身的盾,角就是反守为攻的矛。角龙对食肉恐龙的防御是积极的防御,因此,常常是成功的。所以,角龙虽然出现很晚,却能在短时期内演化出众多类型,这不能不说角龙类是进化非常成功的动物。

基本特征

三角龙三角龙化石记录还显示出在距今七千五百万年以前,角龙已经从亚洲迁移到了北美洲西部。在那里,进步的角龙类获得了异常的成功,成为北美洲地区白垩纪晚期最常见的植食性恐龙类群之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