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琴社

南风琴社

中文名 南风琴社
国家 中国
成立时间 2008年12月6日
目录导航

琴社规模

琴社由在古琴弹奏和斫制、古琴文化理论研究、文艺文学创作、教学等方面取得成就以及爱好、支持古琴事业的个人或集体组成,除扬州本地以外,目前已吸收来自波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广东、安徽等地的50多名古琴爱好者。社长马维衡为著名斫琴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聘请扬州市文联原主席丁家桐、扬州市音乐协会名誉主席戈弘、扬州市资深文史家许少飞、晏炳森为南风琴社顾问。

南风琴社以宣传、弘扬和发展广陵琴派艺术为己任,致力于古琴教学、交流、研讨、创作和集著,并努力为古琴爱好者提供一个怡情、修身的自由天地和精神家园。《礼记·乐记》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当年舜帝南游之时,扶五弦之琴,吟“南风”之歌,抒治国安邦之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琴社定名为“南风”,便是对舜帝及古琴源头的崇敬,是对“南风和畅、琴韵不断”的美好祈愿。

南风琴社目前拥有南风古琴艺术馆(位于扬州市淮左郡庄园11幢111号)、桐林堂教学点(位于扬州市老城区螺丝结顶巷37-1)和《南风琴刊》等三个展示、教学、交流古琴艺术的阵地。

社长介绍

马维衡,1964年出生,扬州人。早年随苏州昆曲名家贝焕智、扬州曲家邰锺衡、谢真茀学习昆曲,后又向北方昆曲剧院洪雪飞、马玉森学习昆曲。1986年起先后师从广陵派琴家胡兰、胡荫乾、林友仁先生学习古琴,深得广陵琴派真传,并逐步形成厚重沉稳、气韵饱满的个人演奏风格。1990年起从事老琴修复工作并钻研斫琴,1994年成功研制了仿古断纹琴,斫琴技艺日渐成熟,以古朴端庄的造型、松透圆润的音色、清晰可辨的断纹,得到国内外琴家及王世襄先生的高度评价,被誉为“马琴”。

1998年其业绩被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编入《中华人物辞海》(当代文化卷);2002年被中国乐器协会授予中国斫琴名师的荣誉称号;2008年11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广陵琴派代表性传承人。现为中国昆曲研究会会员,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兼古琴制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扬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扬州市文联委员,南风琴社社长,浙江大学古琴研究会顾问,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十年来,马维衡先后应邀赴新加坡、郑州、上海、扬州等地多次举办琴展、演奏会和讲座,曾接受纽约时报、商报、香港文汇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加坡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安徽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专访,其在古琴斫制、演奏、教学上的业绩愈发突出,影响日渐深远。

主要建筑

南风古琴艺术馆成立于2009年5月10日,是国内第一家以古琴为主题的私人展馆。馆长马维衡,倾心倾力打造该馆,目的是为世人提供一个了解古琴的窗口,同时也对散失于民间的古琴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

南风古琴艺术馆座落于青砖黛瓦、树木葱郁、环境清幽的扬州市淮左郡庄园内,艺术馆分为前言部分、斫琴艺术部分、明前古谱部分、琴派介绍部分、古琴赏析部分、艺术品及其它部分、音像资料部分等几个部分,以图片、文字说明和实物的形式,全面介绍和展示古琴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艺术馆藏有南宋、明、清时期的老琴、琴谱以及与古琴有关的书画、瓷器等数十件珍贵文物。艺术馆还设立了古琴演奏厅、会客厅、休息室、阅览室,为参观者观赏、雅集提供了良好条件。

主要刊物

《南风琴刊》创刊于2009年4月,是以弘扬和交流古琴文化、传承和发展古琴艺术为目的的专业性琴学刊物。主管单位为扬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为扬州市音乐家协会南风琴社工作委员会。主编:扬小扬;执行主编:朱红梅。

《南风琴刊》原则上为半年期刊,琴刊设有广陵琴音、琴海拾珍、琴史钩沉、名家风韵、斫琴漫话、琴论争鸣、琴曲赏析、八面来风、琴苑清芬等栏目,在重点反映扬州古琴艺术历史与现状的同时,面向全国古琴界进行琴事、琴学的宣传与报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