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姆斯顿子爵

中文名 帕尔姆斯顿子爵
逝世日期 1865-10-18
国籍 英国
目录导航

简介

第三代帕尔姆斯顿子爵即亨利·约翰·坦普尔(HenryJohnTemplePalmerston1784—1865),又译巴麦尊,亦译作帕麦斯顿,他出身于爱尔兰贵族,1807年踏上政治舞台,任英国海军部部务委员。1809-1828年任英国军务大臣,其后担任内政大臣。1830一1841年、1849—1852年曾两度任英国外交大臣,前后共达十六、七年之久。1855—1858年、1859一1865年又两次组阁,连续担任英国首相近十年。从1830年到1865年死去,他几乎一手包办英国的对外政策,是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对华侵略政策的制订者。

政界不倒翁

巴麦尊原先投靠以土地贵族为中心的托利党,并借此当了近十年的军务大臣。1830年他看风使舵,又急转改入以新兴的“工厂贵族”(马克思语)为主的辉格党,并立即成为辉格党内阁的要员。他善于投机迎合,连续当政五十八年,是英国资产阶级宦海里的一个不倒翁。在对外政策上,他积极推行殖民统治和种族歧视,曾扼杀印度民族起义,发动克里米亚战争,积极支持美国内战时的南方奴隶主,到处放火进行侵略活动。

对华政策

在对华政策上巴麦尊也一贯采取掠夺与扩张方针。早在1833年,当他担任英国外交大臣后不久,即训令即将来华的英国第一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前来中国的三项任务为:推销鸦片,任令鸦片走私;开辟商埠,设法推广英国的商务到广州以外的地方;取得海军据点,以便英国海军可以“安全”活动,并要他越过清政府规定的公行制度直接向两广总督通话,以便借机挑衅,为武装侵略中国制造借口。1836年6月,他提拔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的义律为驻华商务总监督,并取消第二、第三监督,以扩大义律的权限。随后他又派遣东印度防区舰队总司令马他仑率舰艇赴华,以扩大英国对华经济侵略,加强义律向中国挑衅的力量并支持英国鸦片贩子的走私活动。

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严禁鸦片,在中国禁烟运动高潮时期,英国大鸦片贩查顿事先从广州逃回伧敦,巴麦尊曾多次与其密谈,征询关于发动侵华战争“武备的规摸,必需的军队数额、船只数量等”。因而到1842年4月他在给另一个侵略分子斯密斯的信中表示对查顿等人“那么慷慨地提供给我们(巴麦尊等英国政府当权者)的帮助和情报,我们才能够就中国那边海陆军和外交各事发出那么详细的训令,从而获得如此其满意的结果”。(指南京条约)这也就是说,巴麦尊承认,英国政府在1840年2月间发布的各项重要的侵华指示,正是依据查顿等鸦片贩子提供的意见拟定的。

林则徐对于鸦片的严禁政策使英国侵略者通过鸦片贸易在中国获取暴利的可耻行径遭到毁灭性打击,巴麦尊对此暴跳如雷,他凶相毕露地叫嚣:对付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这年(1839年)10月1日英国内阁经长时间的讨论之后,“决定派遣一支舰队到中国海去”。10月18日他就指示义律“要对中国人实行强力行动”。11月4日他又明确指示义律:第一步行动是封锁珠江,第二步是占领舟山群岛,最后是将舰队驶进白河口。第二年(1840年)2月在他给侵华全权正副代表懿律和义律的第一号命令中除了重申上述各点并加以补充外,更强调要求:“一个或几个沿岸岛屿的割让”;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的五口通商;英国驻华的商务监督或总领事可以“任意制定规则和章程,并设立法庭,以管理侨华的英国臣民”等作为签订中英条约的主要内容。南京条约的基本内容,在巴麦尊的这些训令中已大体具备了。英国议会于4月7—9日,通过对华发动侵略战争的议案。6月21日起,英国的“东方远征军”相继从印度到达中国,计有兵船十六艘,武装汽船四艘,运输船二十八艘,士兵四千人,以海军少将懿律为侵略军总司令,就这样,巴麦尊“为了推销鸦片而和中国作战”,“到地球的每个角落”进行侵略的地区和国家又增加了一个。这便是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841年1月义律要求琦善签订<穿鼻草约>,这年4月,草约的条文寄到英国,巴麦尊不仅深为不满,而且大为恼火,认为没有达到他所提出的侵略要求。在4月21日他致义律的私函中表示“我对你交涉的结果,极其失望,对你进行交涉的方法,也不赞同”。并以极其严厉的口气指责道:“在你整个处理过程中,你似乎已经把我的训令当成可以完全不必顾及的废纸,而你却完全任意依照你自己的幻想,处理你的国家利益。”最后向义律宣称“你将不可继续保持你在中国的职位”。随即在4月30日的英国内阁会议上议决,将义律召回,派遣璞鼎查前往接替侵华全权代表的职务。在以后璞鼎查率领的英国侵略军对华的侵略行动和1842年8月南京条约谈判的要求,完全是按照巴麦尊的指示进行的,尽管他在不久后即下台了。

因此,巴麦尊可以说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殖民地掠夺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是发动和组织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对于英国国内人民,巴麦尊是一个魔王,对于中国人民,巴麦尊则是一个十足的海盗头子。然而,在他干出这些血腥勾当的同时,却把自己打扮成为世界文明的播种者。他竟把英国对中国进行野蛮侵略的鸦片战争,称之为“人类文明进步上划时代的大事情”。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巴麦尊旨在让人们“只听到冠冕堂皇的借口而看不出卑鄙龌龊的动机”。

1856—1860年的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巴麦尊任英国首相兼外交大臣,在他的主持下,又再度发动了“为了推销鸦片而和中国作战!”继续充当对中国进行掠夺的海盗头子的角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