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同现象通常指对同性恋和同性恋本身的没有理由的憎恨和恐惧。同性恋平权运动人士用这个词来描述所有恐同者对同性恋者的憎恨和恐惧。
在英文语境下,同性恋恐惧现象包括:女同性恋恐惧现象(lesbophobia),男同性恋恐惧现象(gayphobia),双性恋恐惧现象(biphobia)和跨性别恐惧现象(transphobia)。在中文语境下,同性恋恐惧现象多指对同性恋群体的恐惧,双性恋恐惧现象和跨性别恐惧现象为平级词汇[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消除公众对同性恋的误解和歧视,保障同性恋者的健康和福祉,需要对儿童进行全面性教育,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各部委发布的教育文件中未明确提及同性恋的概念,但与之相关的性别平等是重要内容。
1972年,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温伯格(George Weinberg)在他的著作《社会和健康的同性恋》(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中首次提出“homophobia”(同性恋恐惧现象)一词。它可以分解为两个希腊单字:homo表示“相同”,phobia表示恐惧。它看起来像homosexual(同性恋)和phobia(恐惧)的混合词[4]。
1990年以来,同性恋恐惧现象已得到细分:女同性恋恐惧现象(lesbophobia),男同性恋恐惧现象(gayphobia),双性恋恐惧现象(biphobia)和跨性别恐惧现象(transphobia)。并且,异性恋中心主义(heterosexism)(即认为异性恋者优于其他性取向者,并且下意识从异性恋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被认为更能够集中和全面的概括和阐释这种歧视现象。同时,研究人员认为,在学术层面,“同性恋恐惧症”这一概念将消失,因为它并非一种疾病,所以似乎不适用于临床医学的研究方向[3]。
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性恋恐惧现象的含义和主体都有了变化,如今,它主要指异性恋群体对同性恋群体产生的恐惧、歧视和排斥等心理活动和肢体行为。其具体体现包括歧视、污蔑、辱骂、殴打同性恋者,剥夺同性恋者的工作权等。同时,也存在同性恋者本身的内化同性恋恐惧现象,以及极端的恐同屠杀现象。
在《男性中的同性恋行为》(Homosexual Behavior Among Males: A Cross-Cultural and Cross-Species Investigation)中,意大利心理学家温赖特·丘吉尔(Wainwright Churchill)曾使用过homoerotophobia来描述对同性恋的恐惧现象[5]。
而homophobia一词第一次被使用,是在心理学家乔治·温伯格(George Weinberg)的著作《社会和健康的同性恋》(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 中。这个单词是由希腊单字homo(意为相同)和phobia(意为恐惧)构成的,它看起来类似homosexual(同性恋)和phobia(恐惧)的混合词。
同性恋去病化的历程由来已久。1973年,美国心理学协会(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决定,将同性恋从《疾病和有关保健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名单中去除[6]。然而,同性恋恐惧现象依然没有消失。学界认为,同性恋恐惧现象不仅仅是个体层面的心理和行为,也与其所处社群的宗教文化、性别意识等因素有关。同时,同性恋恐惧现象也被认为和异性恋中心主义息息相关。同性恋恐惧现象主要由社会构建的性别观和宗教观念两个原因导致。
美国社会学和心理学家基尔马丁教授(Christopher Kilmartin)在其著作《论男子气概本身》(The Masculine Self)中提到,男性恐同者无论在数量还是程度上都要超过女性恐同者,而男性恐同者对男同性恋的恐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性别刻板印象。换言之,对于一些男性而言,与男性同性恋者的交往会让他们感觉自身的“男子气概”受到了威胁。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男性和女性依然被禁锢在性别刻板印象中。男孩们从小被灌输着“男儿有泪不轻弹”、“男性要独当一面”、“男生不能感情用事”、“男生要传宗接代”等思想。独立、理性、有进取心、肩负生育的使命等都是男性不能轻易撕下的标签,否则就要承担被当作异类的风险。同时,社会也对男性同性恋群体有着特定的偏见。他们常被认为是“娘娘腔”,被贴上类似女性刻板印象的标签。在华中师范大学的佐斌和刘晅的《基于IAT和SEB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中,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两种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考察了120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结果表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较强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即人们对于男性以及男性本身持有的刻板印象符合传统的认知习惯,这表明男性遵守刻板印象之严格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
不少男性已经习惯将女性刻板印象的对立面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而忽略了不同性别之间本可以存在的共性。而当他们与男性同性恋接触时,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进而产生不安全感,以及焦虑、恐惧、愤怒等负面情感。摆出恐同的态度可以“保护”他们不被“同性恋式的行为”威胁,从而保全自己的“男子气概”。
从这个角度来看,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也就成了减少恐同负面情绪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并且,根据社会学家陈渝苓在《从厌女,恐同,到逾越:女同志运动员的technologies of self(自我技能)》中的研究,同性恋恐惧现象可能与厌女文化相关。厌女文化是指社会或个体对女性的蔑视和偏见,是社会中男性占主体地位、男女不平等的一种体现。而男性间的同性恋导致了男性主体性的模糊。因此,将“同性恋”塑造成负面形象,其目的很可能是强化传统的性别二元体系,强化男性的传统性别角色。所以,同性恋恐惧现象可能不被纳入对男同性恋者的特定负面情绪这一类别中,而更有可能被纳入更广泛的反女性倾向的概念中。
基督教教义被认为是造成同性恋恐惧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圣经》中,不忌讳同性恋的索多玛城遭受到了天火的毁灭,这也就是“索多玛之恶”的由来,它常用来表达出对同性恋的谴责和反对。并且,在中世纪末期,生殖正当性原则在多数宗教国家大行其道,凡是非生殖性的性行为(如非生殖性的异性恋活动、自慰等)都被认为是严重罪过。
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波斯威尔(John Boswell)在梳理和分析了近1400年欧洲历史后,对“教会机构或宗教系统导致了对同性恋的不宽容”这一观点进行驳斥,并且,说明中世纪末期的同性恋恐惧现象是城市生活的衰落、乡村社会的兴起及威权政治统治造成的。原因之一是基督教欧洲也存在过长时期对同性恋文化的宽容。
在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同性恋现象是被真主安拉禁止的。直至2019年,在文莱、阿富汗、伊朗、毛里塔尼亚、尼日利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也门等国,同性恋面临监禁甚至死刑。2019年3月28日,东南亚伊斯兰国家文莱宣布实施新刑法,在新法案中,同性恋者和通奸者将被乱石砸死。此法案引发了国际上的强烈抵制,后宣布暂缓实施[1]。
内化恐同(internalised homophobia)是同性恋者对自身性倾向的恐惧,又称“自我不协调同性恋”(ego-dystonic homophobia)。有证据表明,内化恐同可能导致诸如抑郁、自杀、焦虑、躯体症状、不信任、孤独等精神问题。
一项针对性少数群体抑郁症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reatment,CBT)被发现对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有明显改善,但在经包含LGBT的女同性恋内化恐同量表(LGBT-inclusive Version of the Lesbian Internalized Homophobia Scale)测试后发现,其内化恐同在治疗前后没有明显差异。不过,参与者报告说,干预措施使他们对自己的性倾向更加熟悉。然而,现有的测量技术可能还不够直观和细致,无法检测到内化恐同者在参与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明显变化。
恐同欺凌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孤立、侮辱、戏弄、公开嘲笑、散布谣言、恐吓、殴打、偷盗或毁坏财物、网络欺凌、人身攻击、性攻击以及死亡威胁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出版的《教育部门应对恐同欺凌手册》(Good Policy and Practice in HIV and Health Education – Booklet 8: Education Sector Responses to Homophobic Bullying)汇集了从世界各地收集的数据。这些数据表明,恐同欺凌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其中,同性恋和双性恋学生中有较高百分比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历恐同欺凌:智利(68%),危地马拉(53%),墨西哥(61%)和秘鲁(66%)。
在巴西,超过40%的男同性恋者表示,他们经常遭受身体上的暴力侵犯。
在英国约翰内斯堡的一所私立学校进行的32项研究发现,在11年级里存在严重的语言欺凌行为,包括辱骂、取笑、暗示或侮辱性言论、残酷的评论以及间接的欺凌行为,例如散布谣言和社会隔离。据调查认为,男孩更有可能受到恐同欺凌,也更有可能成为欺凌者。
在爱尔兰,有58%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校曾发生恐同欺凌,其中34%的恐同言论源自老师和其他员工;25%的学生受到同龄人的威胁。另一项研究表明,超过50%的年轻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报告说,他们在学校经历过恐同欺凌行为。
在英国,有90%的初中教师和40%的小学教师表示,他们的学校曾发生恐同欺凌、虐待和骚扰。中学老师表示,除了肥胖欺凌之外,恐同欺凌是第二容易发生的欺凌现象。
二战时,同性恋群体深受纳粹迫害。据统计,在1935年9月至1942年间,有五万人被法院定为“同性恋罪”,其中有1~1.5万人被送入集中营[7]。
我国的法律法规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同性恋恐惧症,但涉及到了与之相关的性别平等的内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从保障人权的角度进行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从保障受教育权和就业权的角度进行阐述。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有利于性别平等,遏制同性恋恐惧现象。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第三十七条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第四十六条规定。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第三条
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第四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幼儿园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未成年人,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
我国各部委教育类相关文件中,未明确针对同性恋恐惧现象提出解决措施,但防止同性恋恐惧症现象的产生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必要途径。
同性恋恐惧症是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性别平等的角度出发,进行预防和应对暴力的教育,是防止校园欺凌的重要手段。我国各部委发布的相关教育类文件中,《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从应对校园暴力角度强调了性别平等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1~3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 与同学、老师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 学习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小学4~6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以及公共场所的安全规范;
·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初中年级
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学会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等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
模块六: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学会在与人交往中有效保护自己的方法,构筑起坚固的自我心理防线。
高中年级
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
·学习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性侵害。当遭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小学中年级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小学高年级
·开展初步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异性交往,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24。
初中年级
·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
高中年级
·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促进人际间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
水平四:7~9年级
三:身体健康
学习目标3:基本掌握青春期保健知识。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遵循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规律,基本掌握保健知识和方法。如知道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青春期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了解异性交往的原则,学会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预防网络成瘾等。
心理健康
第四单元: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
·了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征;
·认识自己的性心理变化;
·增强性问题上的守法观念。
· 接受和参与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认知水平,提升和保护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责任意识;
·了解同性和异性生殖器官的构造、特点和相关功能。
国际不再恐同日·海报设计(5)
每年的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IDAHOT),它旨在唤醒世人关注同性恋群体因同性恋恐惧现象而遭受的不公平对待。
2013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为“国际不再恐同日”发表的一份书面致辞中指出:“长时间以来,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在世界所有地区都因其性倾向和性别认同而遭受可怕的暴力,饱受轻蔑、嘲笑和歧视。结束对同性恋的恐惧情绪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全和尊严,而且可能涉及到无数人的生存[8]。”[8]。”
近年来,联合国在倡导有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权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6月,第一份反对基于性倾向进行歧视的决议获得通过。同年12月,联合国发布了第一份有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报告,人权理事会也第一次正式就这一问题举行辩论。2017年6月30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了《防止基于性倾向和性别认同的暴力和歧视》重要决议,并决定首次任命一名独立专家负责报告和协调解决各国同志人权方面的问题[8]。
接纳每个人在性倾向、性别身份、性别表达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视和暴力,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青少年对于与同性恋恐惧现象有关的性和性别多元的了解,将有利于他们理解与识别和社会性别有关的歧视、偏见,树立宽容和尊重的价值观,学会接纳自我和他人,进一步创造更友好的社会。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与性别平等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和核心概念4“暴力与安全保障”中,内容贯穿5~8岁、9~12岁、12~15岁、15~18岁以上四个年龄段。具体内容如下:
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1:了解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差异十分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并描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知识);
► 反思对自己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感受(技能)。
要点2:每个人都同样有价值,不论其属于何种社会性别
学习者将能够:
► 说出人们会如何因为自己的社会性别而受到不公平、 不平等的对待(知识);
► 认识到对不同社会性别的人表示不公平、不平等的对待是错误的,并且违背人权(态度);
► 认识到无论社会性别如何,尊重他人的人权很重要(态度)。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1:社会与文化规范以及宗教信仰都是影响社会性别角色的因素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社会性别角色(知识);
► 举例说明社会规范、文化规范和宗教信仰如何影响社会性别角色(知识);
► 认同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社会性别角色(态度);
►反思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如何影响人们对社会性别角色的看法(技能)。
要点2:每个人看待自己的社会性别或向别人描述自己的社会性别的方式都是独特的,应该受到尊重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社会性别身份(知识);
► 解释一个人的社会性别身份可能与其生理性别不相符(知识);
► 认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性别身份(态度);
► 欣赏自己的社会性别身份,并尊重他人的社会性别身份(技能)。
要点3:所有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是对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 举例说明什么是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例如:欺凌、性骚扰、情感暴力、家庭暴力、强奸、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童婚、早婚和强迫婚姻、恐同暴力),并说出社会性别暴力可能发生的场所,包括学校、家庭、公共场所或网络(知识);
► 认同所有形式的性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态度);
► 如自己或认识的人正在经历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或担心可能会遭遇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识别值得信赖的成年人并向其诉说相关经历(技能)。
要点4: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可能是暴力和歧视的根源
学习者将能够:
► 解释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导致欺凌、歧视、虐待和性暴力(知识);
► 解释性虐待和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是源于权力和支配欲望的犯罪,并非由于一个人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性欲望(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不平等和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会导致性暴力(态度);
► 展示如何主张社会性别平等、反抗社会性别歧视或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1:社会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影响了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的人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
► 回忆社会规范如何影响社会对于男性、女性以及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者进行描述的方式(知识);
► 举例说明社会性别偏见的各种形式(知识);
► 认同平等对待所有人的重要性(态度);
► 认识到对不符合社会性别规范者持有偏见会损害他们做出选择的能力,包括关于健康的选择(知识);
► 展示如何在对待他人时不持有社会性别偏见(技能);
► 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自身的观念和社会性别偏见(技能)。
要点2:任何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对人权的侵犯,无论施暴者是成年人、青少年还是权威人士
► 了解性虐待和社会性别暴力,包括来自性伴侣的暴力和强奸都是源于权力和支配的犯罪,并非由于性欲控制能力低下(知识);
► 为发现和减少社会性别暴力制定具体策略(知识);
► 认识到暴力行为的旁观者和目击者可以采取安全措施干预暴力行为,并且也可能受到暴力的影响(知识);
► 认识到社会性别暴力永远是错误的,且施暴者可以是成年人、当权者或青少年(态度);
► 展示如何与预防社会性别暴力和提供社会性别暴力受害者支持的可信赖的成年人和服务机构取得联系(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恐同和恐跨会对具有不同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的人造成伤害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恐同和恐跨(知识);
► 分析导致恐同和恐跨的社会规范及其后果(知识);
► 认识到所有人都应该能够爱他们所爱的人,而不必受到暴力、强迫或歧视(态度);
► 展示对受到恐同和恐跨伤害的人表示支持的方法(技能)。
核心概念4:暴力与安全保障
学习目标(5~8岁)
要点:能够识别欺凌和暴力,并认识到这是错误行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定义取笑、欺凌和暴力(知识);
► 明白来自家庭成员或其他成年人的欺凌和暴力是错误的,且欺凌和暴力并非受害者的过错(态度);
► 示范如何安全应对同伴间的欺凌或暴力(技能)。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性虐待、性骚扰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是有害的,在这些情况下懂得寻求帮助非常重要
学习者将能够:
► 描述性虐待(包括强奸、乱伦和网络性剥削)、性骚扰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的例子(知识);
► 明白儿童性虐待是违法的,并且有许多机构和相关服务能够帮助正在遭受性虐待的儿童(知识);
► 认同在遭受性虐待、性骚扰、乱伦或欺凌时,寻求支持的重要性(态度);
► 示范在知道有人正在遭受欺凌、性虐待或性骚扰时如何有效应对(技能);
► 展示在自己或认识的人受到性虐待、性骚扰、乱伦和欺凌时,如何寻求帮助(技能)。
学习目标(12~15岁)
要点:性虐待、性侵害、亲密伴侣暴力和欺凌是对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 比较和对比欺凌、情感暴力、身体暴力、性虐待和性侵害(知识);
► 认同遭受由成年人、年轻人或权威者实施的性虐待、性侵害、暴力和欺凌并非受害者的过错,并认同这些行为是对人权的侵犯(态度);
► 示范如何举报性虐待、性侵害、亲密伴侣暴力和欺凌等现象(技能);
► 示范如何向可信赖的成年人和机构寻求帮助,以防止性虐待、性侵害、暴力和欺凌的发生,并为幸存者提供支持(技能)。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每个人都有责任倡导人人享有健康与福祉并且不受恐同暴力的影响
学习者将能够:
► 分析有效减少身体暴力、情感暴力和性暴力等暴力行为的成功范例(知识);
► 体会到公开反对所有场合下(包括学校、家庭、网络和社区)的恐同暴力和侵犯人权的行为非常重要(态度);
► 倡导同性恋、跨性别者、双性恋等群体的友善环境,以鼓励每个人都能获得尊严和尊重(技能)。
常见疑问1:“恐同即深柜”,是真的吗?
回答:这种观点认为,很多恐同者实际上具有同性恋倾向,只是他们否定并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恐同”又与一般意义上的同性恋恐惧现象不同。不过与之相符的事例似乎确实时有发生。在2013年,美国最大的“同性恋治疗组织”(Exodus International)主席艾伦·钱伯斯(Alan Chambers)宣布出柜。此外还有参议员、著名律师、施洗师等公开反对同性恋的公众人物纷纷被爆出具有同性恋倾向。
支持“恐同即深柜”这一观点的一项重要研究发表于1996年,亚当斯(Adams, H. E.)等研究者认为,同性恋者的恐同可以看作是一种“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的表现,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同性恋倾向不断寻找机会怒刷存在感,以减少个体的焦虑,而个体采用的方式就是将其真实的想法伪装起来,变为相反但更能被接受的想法和行为——恐惧和排斥同性恋。然而,并不是所有研究都支持“恐同即深柜”的观点。2006年,迈耶(Meier, B. P.)等人指出了1996年实验的不足。在此之后,后续研究虽然一直在进行,但现今依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总的来说,同性恋者排斥同性恋的情况确实可能发生,但“恐同即深柜”并不能看作所有恐同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常见疑问2:不支持不反对同性恋,是恐同吗?
同性恋恐惧现象(Homophobia)主要指异性恋群体对同性恋群体产生的恐惧、歧视和排斥等心理活动和肢体行为。其具体体现包括歧视、污蔑、辱骂、殴打同性恋者,剥夺同性恋者的工作权等[9]。其中,与爱滋病毒感染者进行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性行为是其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因此,没有哪一特定群体是“危险的”,只有“安全”或“不安全”的性行为。异性恋如不采取防护措施,也有感染的风险。
常见疑问4:宗教都恐同吗?
并不是所有宗教都恐同,譬如,佛教并不认为同性恋相较于异性恋来说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是同性恋或是异性恋,都显示出个体对于现世的渴望,导致个体在轮回中陷得更深。如同南传佛教导师达摩难陀尊者在书信中所写,“佛教并不谴责同性恋,就如同佛教并不谴责任何错事。我们出于对真相的无明而行事,因此所作只错在‘缺乏技巧’。我们没有权利去谴责他人。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他人了解到,他们这样是出于无明,和怎样找到真正的快乐。我们没有权利去谴责那些与我们想法和做法不同的人,特别是当自己也身为其它感官娱乐的奴隶这种情形下。”并且,在大乘佛教以“一乘究竟”为归宿的语境下,同性恋者是可以修行,并证得佛陀果位的[10]。
接纳每个人在性倾向、性别身份、性别表达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以及不因此而遭受污名、歧视和暴力,是实现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儿童青少年对于性和性别多元的了解,将有利于他们理解与识别和社会性别有关的歧视、偏见,培养宽容和尊重的价值观,学会接纳自我和他人,进一步创造更友好的社会。
幼儿园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根据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给出的学习目标,幼儿阶段关于性别平等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接纳差异、尊重他人和消除歧视上。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中,《奇妙的感觉》《多彩的幸福》《欢乐的六一》三册中都涉及性别平等相关的教育内容。
《奇妙的感觉》一册主要教会幼儿识别不同的感觉,区分舒服的感觉和不舒服的感觉,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有不同的感觉是正常的,我们要珍视不同的感觉。
《多彩的幸福》
《多彩的幸福》一册讲述了四个不同家庭的生活,让幼儿理解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都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且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差异、尊重人与人的不同。
《欢乐的六一》
《欢乐的六一》一册主要帮助幼儿意识到不同性别都有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权利,比如女孩也可以喜欢飞机,男孩也可以穿粉色的衣服等。旨在培养幼儿打破性别刻板印象、接纳自己感受的意识。
《欢乐的六一》
小学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小学的性教育不再单纯局限于广义上的尊重差异,而是进一步认识讲解有关性别和性倾向的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刘文利教授主编的《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全12册)首次明确谈及性倾向的概念是在五年级。
在五年级上册读本“家庭与朋友”单元“消除歧视”主题中,性倾向歧视和性别、地域、年龄、健康状况、性倾向歧视一起被列为生活中常见的歧视现象。此外,该主题下还阐述了歧视的危害和应对歧视的方法。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儿童能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性别、性倾向歧视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从而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偏见程度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自己遇到歧视事件时,也能更从容地应对。六年级上册“性别与权利”单元“性倾向”主题举了两对同性伴侣共同生活的例子,以此帮助儿童了解“不同性倾向有的人有相同的权利”、“公平对待不同性倾向者”这两个知识点。
《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初中性教育中相关内容的教育
初中阶段的性教育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性倾向平等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在了解性倾向具体含义的基础上,初中生将认识到对性倾向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影响了具有不同社会性倾向的人被对待的方式,也影响了他们所能做出的选择。同时,初中学生也会学习性倾向平等可以促进与性行为和人生规划有关的平等决策。在掌握这些知识、态度和技能之后,初中生将有能力欣赏自己包括同性恋在内的性倾向,尊重他人的性倾向,并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自身观念和偏见。
《米尔克》(2)
影片信息
导演:格斯·范·桑特
主演:西恩·潘/乔什·布洛林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类型:传记片
上映时间:2008年11月26日
剧情简介
《米尔克》讲述了曾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0世纪代表人物之一的同性恋政治家Harvey Milk为了争取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从政但最终被保守派刺杀的传奇一生的故事[11]。
影片获得了2009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男演员奖。票房和评论界也普遍看好,甚至还影响到了美国当前的政治运动。人们因此电影而组织成立了“加入影响”(Join the Impact)的政治团队,谋求对加州的8号提案的反对,因为该法案否定了加州最高法院此前准许同性婚姻的法令。
因为同性恋身份在家长面前曝光,明珏被校方开除。
2018年,中国青岛,因为同性恋身份在家长面前曝光,明珏被校方开除。
唐向前律师认为,校方解除劳动的理由相当不合理,“从法律上看,这个解除的理由并不充分,他(明珏)转发同性恋文章,并没有违反任何规则[12]。”
2018年11月,山东省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就中国同志教师劳动权第一案作出仲裁裁决。该教师明珏(化名)的主要仲裁请求得到了仲裁委的支持,这标志着案件取得了关键的初步性胜利[13]。
这是同性恋教师劳动权益的第一案。
“同志平等权益促进会”的负责人彭燕辉对此案公开表示:“同志经常因为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在职场上遭遇歧视,身份曝光后被辞退或无法晋升,希望我国尽早出台反歧视法,对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及性别表达的歧视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明钰案在搜狐、新浪、网易等平台引发媒体争相报道及转载,并引发了一定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