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新生代 内存技术标准,它与上一代DDR内存技术标准最大的不同就是,虽然同是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内存却拥有两倍于上一代DDR内存预读取能力(即:4bit数据读预取)。换句话说,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此外,由于DDR2标准规定所有DDR2内存均采用 FBGA封装形式,而不同于目前广泛应用的TSOP/TSOP-II封装形式,FBGA封装可以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电气性能与散热性,为DDR2内存的稳定业务
回想起DDR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应用到个人 电脑的DDR200经过DDR266、DDR333到今天的双通道DDR400技术,第一代DDR的发展也走到了技术的极限,已经很难通过常规办法提高内存的工作速度;随着Intel最新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前端总线对内存带宽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拥有更高更稳定运行频率的DDR2内存将是大势所趋。
DDR2内存拥有240个引脚(不包括定位槽),笔记本内存为200个引脚
DDR2内存的定位槽位于第64和65引脚之间(反面位于第184和185引脚之间)
DDR2内存均采用 FBGA( 细间距球栅阵列)封装形式,特点是内存颗粒芯片引脚在颗粒下面
DDR2内存需要1.8V工作电压和0.9V的上拉电压(数据线用)
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DDR2内存主要采用开关电源方式的供电电路,也有少数采用调压方式供电
标准名称 | 存储器 时钟频率 | 周期 | I/O总线频率 | 数据速率 | 传输方式 | 模块名称 | 极限传输率 | 位宽 |
DDR2-400 | 100MHz | 10ns | 200MHz | 400Million | 并行 | PC2-3200 | 3200MB/s | 64bit |
DDR2-533 | 133MHz | 7.5ns | 266MHz | 533Million | 并行 | PC2-4200,4300 | 4266MB/s | 64bit |
DDR2-667 | 166MHz | 6ns | 333MHz | 667Million | 并行 | PC2-5300,5400 | 5333MB/s | 64bit |
DDR2-800 | 200MHz | 5ns | 400MHz | 800Million | 并行 | PC2-6400 | 6400MB/s | 64bit |
DDR2-1066 | 266MHz | 3.75ns | 533MHz | 1066Million | 并行 | PC2-8500,8600 | 8533MB/s | 64bit |
标准名称 | 存储器 时钟频率 | 周期 | I/O总线频率 | 数据速率 | 传输方式 | 模块名称 | 极限传输率 | 位宽 |
DDR2-400 | 100MHz | 10ns | 200MHz | 400Million | 并行 | PC2-3200 | 3200MB/s | 64bit |
DDR2-533 | 133MHz | 7.5ns | 266MHz | 533Million | 并行 | PC2-4200,4300 | 4266MB/s | 64bit |
DDR2-667 | 166MHz | 6ns | 333MHz | 667Million | 并行 | PC2-5300,5400 | 5333MB/s | 64bit |
DDR2-800 | 200MHz | 5ns | 400MHz | 800Million | 并行 | PC2-6400 | 6400MB/s | 64bit |
DDR2-1066 | 266MHz | 3.75ns | 533MHz | 1066Million | 并行 | PC2-8500,8600 | 8533MB/s | 64bit |
DDR内存为184引脚(不包括定位槽)
DDR内存定位槽位于第52和53引脚之间(反面位于第144和145针脚之间)
DDR内存多采用 TOSP II封装形式
DDR内存工作电压2.5V
DDR内存预读取能力为DDR2的二分之一
DDR3内存的引脚数封装方式与DDR2相同
DDR3内存定位槽位于第72和73引脚之间(反面位于第192和193针脚之间)
DDR3内存工作电压1.5V
DDR3内存预读取能力为DDR2的二倍
DDR | DDR2 | DDR3 | |
电压 VDD | 2.5V | 1.8V | 1.5V |
I/O接口 | SSTL_25 | SSTL_18 | SSTL_15 |
数据传输率 | 200~400 | 400~800 | 800~2000 |
容量标准 | 64M~1G | 256M~4G | 512M~8G |
CL值 | 1.5/2/2.5/3 | 3/4/5/6 | 5/6/7/8 |
预读取( Bit) | 2 | 4 | 8 |
逻辑 Bank数量 | 2/4 | 4/8 | 8/16 |
突发长度 | 2/4/8 | 4/8 | 8 |
封装形式 | TSOP | FBGA | FBGA |
针脚数(Pin) | 184 | 240 | 240 |
在了解DDR2内存诸多新技术前,先让我们看一组DDR和DDR2技术对比的数据。
DDR | DDR2 | DDR3 | |
电压 VDD | 2.5V | 1.8V | 1.5V |
I/O接口 | SSTL_25 | SSTL_18 | SSTL_15 |
数据传输率 | 200~400 | 400~800 | 800~2000 |
容量标准 | 64M~1G | 256M~4G | 512M~8G |
CL值 | 1.5/2/2.5/3 | 3/4/5/6 | 5/6/7/8 |
预读取( Bit) | 2 | 4 | 8 |
逻辑 Bank数量 | 2/4 | 4/8 | 8/16 |
突发长度 | 2/4/8 | 4/8 | 8 |
封装形式 | TSOP | FBGA | FBGA |
针脚数(Pin) | 184 | 240 | 240 |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同等核心频率下,DDR2的实际工作频率是DDR的两倍。这得益于DDR2内存拥有两倍于标准DDR内存的4BIT预读取能力。换句话说,虽然DDR2和DDR一样,都采用了在时钟的上升延和下降延同时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方式,但DDR2拥有两倍于DDR的预读取系统命令数据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同样100MHz的工作频率下,DDR的实际频率为200MHz,而DDR2则可以达到400MHz。
这样也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在同等工作频率的DDR和DDR2内存中,后者的内存延时要慢于前者。举例来说,DDR 200和DDR2-400具有相同的延迟,而后者具有高一倍的带宽。实际上,DDR2-400和DDR 400具有相同的带宽,它们都是3.2GB/s,但是DDR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200MHz,而DDR2-400的核心工作频率是100MHz,也就是说DDR2-400的延迟要高于DDR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