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龈炎

边缘性龈炎

常见症状 牙龈变为深红或暗红色,龈缘变厚,龈乳头变为圆钝肥大,牙龈松软脆弱等
常见发病部位 龈乳头、游离龈
英文名称 marginalgingivitis
目录导航

疾病名称

  边缘性龈炎

疾病概述

  边缘性龈炎简称龈缘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牙龈的边缘及龈乳头,不波及深层牙周组织。主要局部刺激因素所引起,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和不良修复物等。[1]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不明显,偶有牙龈炎、痒感、或有口臭。当有局部刺激时如刷牙、咬硬食物和吮吸等,可出现牙龈出血。患者往往因此就诊。检查可见有牙石附着于牙颈部。牙龈颜色由淡红色变为深红色。牙龈质地松软并可有轻度肿胀,以致使牙龈边缘变厚,龈乳头变圆钝。探诊时牙龈易出血。

  治疗:

  主要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通过专科龈上洁治器作洁治术以清除菌斑和牙石。消除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复物等;炎症较重时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如用1~3%地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拭干后涂以10%碘合剂或2%碘甘油,用0.05~0.2%洗必太液或复方硼砂漱口液、0.3%氯化锌液等含漱。治疗后需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巩固疗效。

疾病分类

  口腔科

症状体征

  探诊是否易出血。

诊断检查

  1、询问牙龈出血情况、刷牙习惯及方法,有无其他全身性疾病。

  2、检查有无局部刺激因素,如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等。

  3、检查牙龈边缘及乳头的颜色、外形有无改变,探诊是否易出血,必要时作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等检验。

治疗方案

  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是主要的,如作龈上洁治术,彻底清除菌斑、牙石并酌情作调整咬合、纠正不良修复物等。

  2、强调正确的刷牙方法以控制菌斑,保持口腔卫生,并注意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3、酌情给漱口剂,如0.05%~0.2%洗必泰溶液、复方硼砂溶液或其他漱口剂等。漱口后用3%碘甘油局部涂擦。

  4、遇出血较多而无其他疾病者,可分次作龈上洁治术,必要时用药物止血后贴敷牙周塞治剂,4~5d后去除之。

  龈上洁治术注意点:

  1、菌斑、牙石必须去净,若炎症较重、出血较多者可分次刮除。操作时必须有稳妥的支点,动作轻巧,避免损伤牙龈组织。

  2、应用超声波洁牙机时,应调节好输出功率,注意工作头只能轻微接触牙石,不能加压,并应避免损伤牙龈。

安全提示

  主要是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通过专科龈上洁治器作洁治术以清除菌斑和牙石。消除食物嵌塞,去除不良修复物等;炎症较重时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如用1~3%地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拭干后涂以10%碘合剂或2%碘甘油,用0.05~0.2%洗必太液或复方硼砂漱口液、0.3%氯化锌液等含漱。治疗后需注意口腔卫生的维护。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巩固疗效。

鉴别

应与早期牙周炎鉴别

  主要的鉴别要点为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如前所述,牙龈炎时龈沟可加深超过2mm,但结合上皮附着的位置仍位于釉牙骨质界处。而患牙周炎时,结合上皮已向根方迁移,形成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X线片(尤其合翼片)有助于判断早期牙槽骨吸收。牙周炎早期可见牙槽嵴顶高度降低,硬板消失,而牙龈炎的骨高度正常,可疑时摄X线片,观察有无早期牙槽嵴顶吸收,以鉴别早期牙周炎。

血液病

  对于以牙龈出血为主诉且同时也有牙龈炎症表现者,应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牙龈出血鉴别,例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是以牙龈出血和疼痛为主要症状,但其牙龈边缘有坏死为其特征。

艾滋病相关龈炎(HIV-G)

  是艾滋病感染者最早出现的相关症状之一。临床可见游离龈缘呈明显的火红色线状充血,附着龈可有点状红斑,刷牙后出血或自发性出血。在去除牙石或牙菌斑后,牙龈充血仍不消退。

预防

  龈缘炎能预防,关键是要做到坚持每天彻底清除牙菌斑,口腔医务人员要广泛开展口腔卫生教育,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合理使用牙签、牙线等。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以控制菌斑和牙石的形成。这些对预防牙龈炎的复发也极为重要。 

   慢性龈缘炎由于病变部位局限于牙龈,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后,炎症消退快,牙龈组织恢复正常。因此,慢性龈缘炎是可逆性病变,预后良好。

并发症

心脏病

  在研究了一千多个病例后发现,牙龈炎病人患心脏病比率要比普通人高出三倍,其原因是某些细菌可以通过牙龈中的裂口进入血液,进而影响肝脏,使其产生一种能够阻塞动脉的蛋白,造成动脉栓塞。细菌引发心脏病的具体方式还是一个谜,但科学家已经在脂肪状动脉栓塞中发现了一种口腔细菌;口腔细菌对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就更具威胁性。一些牙病患者都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同时患有心血管病,医生都在治疗口腔疾病前让病人服用抗生素,防止口腔手术中大量微生物进入血液,引发的细菌性心内膜炎。

中风

  有关机构对近万名年龄在25岁到75岁之间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有严重牙龈炎病人患中风的机会是其他人群的两倍。医学家解释,由于口腔细菌可以导致颈动脉的脂肪栓塞,如果这种脂肪块上游到大脑中,阻塞灰白质中的一条血管,就会引发中风。

糖尿病

  当糖尿病病人受到细菌侵袭时,胰岛素就不能有效地工作,就会提高血糖的含量。对168名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那些患有严重牙龈炎的人很难控制血糖含量。内分泌科专家建议,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牙龈被感染时,要尽快去医院检查,看看是否已患糖尿病。

胃溃疡

  一项研究资料表明,导致胃溃疡的细菌是寄居在牙斑上的。研究人员对242例胃溃疡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在其中210人的口腔中发现了这种病菌,由此可以看到口腔卫生与胃溃疡之间的关系了。

肺炎

  医学研究表明,人们每呼吸一次时,都会有大量的细菌进入肺中,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它们寄居在人们的口腔中,虽说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将它们消灭,但是如果人们某段时间免疫力低下时,这些细菌就会趁虚而入,有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