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

中文名 德国表现主义
专用语 艺术史与批评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德国表现主义 Expressionism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考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电影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盖努茵》,《三生记》,《泥人哥连》,《演皮影戏的人》,《蜡人馆》(1924),《圣女贞德的激情》(1928)。

扩展阅读: 1.《世界电影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