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镇

燕子口镇

人口 49771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中文名 燕子口镇
所属地区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
政府驻地 燕子口社区
邮政区码 551704
面积 124.05km²
目录导航

建置沿革

民国时期,属燕岩乡。

1950年,划为七区。

1954年,建乡,办初级社。

1956年,改燕子口区,办高级社。

1958年,改燕子口公社。

1962年,燕、林、清合并为燕子口区。

1992年,撤区并乡建燕子口镇。

2011年10月,燕子口镇属七星关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燕子口镇辖24个行政村:燕子口、云台、黄泥、中沟、金竹、雄狮、海子、甘沟河、一心、小哨、石街、罗福、阳光、官河、庆祝、雄峰、新村、新光、沔鱼河、龙洞、大田、小河沟、沓苏、小堡子,下设23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燕子口镇辖7个社区、17个行政村,[1]镇人民政府驻燕子口社区。

燕子口镇区划详情
燕子口社区 海子社区 金竹村 新村 小河沟村 雄峰村
云台社区 龙洞社区 雄狮村 新光村 沓苏村 阳光村
中沟社区 小哨社区 罗福村 沔鱼河村 小堡子村 庆祝村
石街社区 黄泥村 甘沟河村 大田村 一心村 官河村

地理环境

燕子口镇区划详情
燕子口社区 海子社区 金竹村 新村 小河沟村 雄峰村
云台社区 龙洞社区 雄狮村 新光村 沓苏村 阳光村
中沟社区 小哨社区 罗福村 沔鱼河村 小堡子村 庆祝村
石街社区 黄泥村 甘沟河村 大田村 一心村 官河村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燕子口镇地处七星关区北部,东抵清水铺镇与层台镇之间,南抵八寨镇与对坡镇之间,西抵大银镇,北抵林口镇,行政区域面积124.05平方千米。

气候

燕子口镇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350米。境内最高点干柴岭梁子位于金竹村,海拔1930.10米;最低点板桥河位于黄泥村,海拔1100米。

水文

燕子口镇多年平均气温13.5℃。平均气温年较差3.5℃,生长期年平均260天,无霜期年平均19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50小时,年总辐射98.3千卡/平方厘米。

自然灾害

燕子口镇境内河道属赤水河水系,沔鱼河自南面对坡镇入境,流入境内新村三眼洞,总长15千米;太极河自东面层台镇入境,总长13千米。

自然资源

燕子口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泥石流、冰雹、干旱、低温凝冻等。最严重的一次低温凝冻灾害发生在2008年1月12日,低温凝冻气候持续41天,直接经济损失达488万元。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发生在2009年冬至2010年春夏之交,持续时间长达9个多月,造成24个村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大面积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87万元。

人口

燕子口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硫铁等。其中煤炭地质储量1.5亿吨,可开采1.4亿吨。耕地面积37162亩;林地面积4.09万亩。

经济

2011年末,燕子口镇总人口462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84人,城镇化率1.9%。另有流动人口8478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2635人,占92.3%;有苗、彝等14个少数民族,共3581人,占7.7%。超过3000人的少数民族有苗1个民族,达340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4.95%。2011年,人口出生率7.06‰,人口死亡率5.50‰,人口自然增长率1.5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80人。

截至2018年末,燕子口镇户籍人口为49771人。

综述

农业

2011年,燕子口镇财政总收入1275.52万元。

2018年,燕子口镇有工业企业21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6个。

工业

2011年,燕子口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

燕子口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343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3250亩,产量439吨。

燕子口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72万头,年末存栏1.74万头;羊饲养量0.08万只,年末存栏0.05万只;牛饲养量0.22万头,年末存栏0.18万头。2011年,生产肉类2735吨;畜牧业总产值0.252亿元。

商业

燕子口镇形成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燕子口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0.22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燕子口镇有商业网点10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9.2%。

社会事业

2011年,燕子口镇有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0.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37%。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0.47亿元;人均储蓄2136.36元。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2011年末,燕子口镇有幼儿园2所,小学15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14%;初中1所,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63%,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0.23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23亿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燕子口镇有各类科技人才0.062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0.05万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燕子口镇有文化站1个,俱乐部1所;民间艺术表演团体3个,所创并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大南山苗族芦笙蹉步舞》。2011年末,电视综合覆盖率87.9%。有线电视用户0.076万户,覆盖率7.6%。

2011年末,燕子口镇学校体育场地1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燕子口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民营医院1所。专业卫生人员48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0.4万人次,住院手术10台次,出院病人0.2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00/10万。

环境保护

2011年,燕子口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7户,人数253人,支出58.5万元,月人均192.67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57户,人数4166人,支出414万元,月人均82.8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9人,支出13.68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0人,支出42.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48人次,支出21.9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35人次,支出4.05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47500人,救灾支出16.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5人,支出35.798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燕子口镇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1.5亿元。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燕子口镇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87.5%。电信企业1家,电话用户普及率88%,移动电话普及率100%。

交通

  • 能源

2011年末,燕子口镇有产煤35万吨;龙洞水电站发电0.016亿千瓦时。

历史文化

燕子口镇境内有703县道经过。

风景名胜

  • 地名由来

燕子口镇因境内大山形似飞燕,镇政府所在地宛若燕咀而得名。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南山苗族村寨有苗族原始纺织工艺、蜡染、传统婚俗、祭祀、芦笙撮步舞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个。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