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所辖1平方公里的范围,可作为未来内丘跨河发展战略的起步区,是一个以生态、旅游、文化为特色的宜居宜业的新城区。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院。
“邢白瓷文化产业园”是一个包含文化创意、文化主题旅游、现代娱乐、青少年体验式教育、文化会展及商业配套等多种产业于一体的复合型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申报河北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项目选址河北省内丘县县城,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折合1500亩),整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1.6亿元人民币。项目分为5个主题区:国家级遗址考古公园区、文化产业区、生态文化中心区、内丘文化风情区、会议会展演艺区。
内丘县发展文化产业已具备先决的成熟条件,国家、省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园发展的优惠政策,给我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以邢瓷遗产为依托,以文化旅游为先导,以配套服务为支撑,集聚文化精英、创意设计、民营资本及风险投资,重点发展艺术品鉴赏与交易、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创意设计等四大支柱产业和消费服务、培训教育、养生康体、生态人居等四大辅助产业。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以城市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增长方式转变。打造多元复合、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力争使之成为内丘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平台”:一是文化新业态、新产业的重要平台;二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紧密结合的重要平台;三是推动内丘文化产业资源整合,探索发展新机制、新体制的重要平台。
内丘县政府聘请最高资质的中国建筑设计院编制完成了《中国内丘邢白瓷文化产业园规划设计》,园区规划包括:国家级遗址考古公园区、文化产业区、生态文化中心区、内丘文化风情区、会议会展演艺区五大主题区。功能分区:
位于中兴北大街西侧,南至胜利西路,北至西关街,面积40亩。集遗址保护、考古体验、旅游休闲、文化创意为一体。在公园内建设小型遗址博物馆,主要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外界进行展示:发掘场面遗留的文化层、古窑炉分布、作坊、窑具等文化遗存及邢窑文化内涵。通过展示旨在宣传璀璨的历史文化,让内丘的历史文化惠及民众,造福内丘。
位于县城西关村偏北东侧,东临中兴北大街,南部接壤预制件厂南围墙,北部与环城北路,拟占地面积53亩,该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邢白瓷的专业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019.3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2229.3平方米,地下面积6790.0平方米。建筑高度20.5米。
位于考古遗址公园西侧,占地面积20亩。集瓷器生产、艺术创造、专业学术、生态观光为一体。以邢瓷仿制作坊为中心,展示整个烧制陶瓷流程。通过参观,游客们可亲手拉坯制作瓷器,感受烧瓷工艺的喜悦。
位于邢白瓷博物馆西侧,占地20亩。随着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和邢白瓷博物馆的相继开发建设,邢窑、邢瓷文化将会走向世界,誉满全球。因此,配套建设会议会展,高档居住和政府接待中心是势在必行。
区域拟占地约150亩。主要包括仿古一条街、商贸门市店铺以及商品住宅楼开发建设。建筑风格尽可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2014年前,打造成多元复合、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通过园区的成功营运,形成园区品牌、人才、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延伸园区产业链,实现园区低成本异地扩张,最终成为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文化产业集团。
邢白瓷文化产业园区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建设计划:
1、2012年底邢窑发掘工地结束后筹建遗址考古公园事宜编制详规,并在2012年底前招标开始施工建设邢白瓷博物馆。预计在2013年完工,藏品陈列完后于2014年对外免费开放。
2、2013年遗址公园详规完成,经评审开始筹建。
3、2013年,随着博物馆建筑的完成,配套的邢白瓷仿制中心开始规划设计开工建设。
4、2014年,随着博物馆开放及参观人流量分析,建设配套会议会展,高档居住和政府接待中心等。
园区位于县城西北西关村以北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中兴北大街,西至李阳河古河道,南至胜利西路,北至李阳河古河道。园区西侧、北侧、东侧具有发展预留空间。目前该地块现状也包括农业用地(一般农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