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庙镇

刘公庙镇

人口 15810人(2017年)
中文名 刘公庙镇
外文名 LiugongmiaoTown
地理位置 赣中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横塘,雌溪
方言 赣语
邮政编码 331200
行政区类别
目录导航

镇区概况

刘公庙镇属丘陵地带,境内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在农业生产方面,粮食和花生生产为刘公庙镇传统产业,年产粮食3万吨,花生500万公斤。粮食和花生的丰产带动了刘公庙镇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现有加工户30家,500多人从事农产品流通、加工。

中药材和绿化苗木为刘公庙镇特色农业,中药材以吴茱萸、栀子、枳壳为主,种植面积达3000亩,绿化苗木以桂花、白玉兰、红山茶、枫树等树种为主,面积1000亩。

刘公庙镇境内有138座山塘水库,水域面积3370亩,形成了“水面养鱼、水边养鸭、岸上养猪、山上种果”的立体养殖格局,每年可产鲜鱼3000吨,肉鸭100万羽,出栏生猪2万头。
珠绣手工艺加工是刘公庙镇新兴起来的一大特色产业,近年来,汽车运输业也异军突起,共有300余辆长途货运汽车经营于全国各地,每年可增收1500万元。

刘公庙镇有着深远的历史人文条件,刘公庙镇历来为天佑故里,境内的樊城堆遗址,历史悠久,为新石器晚期遗址,2006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政区沿革

解放前夕为大有乡。解放初为第三区的大公、滁山、大平、雌溪、南保、大路、大塘、小烈乡。1956年撤区并为大平、小烈、大公3乡,1958年成立大公、三桥2个公社。1968年大公公社并入三桥公社。1983年以驻地改名为刘公庙公社。1984年改乡。2000年2月撤乡建镇。镇域面积83.48平方千米,人口近2万人,辖大公、滁山、塘祖、肖塘、南保、大缘、麓隔、大平、杨家、湖丘、庚塘、五洲、枧桥、东港、雌溪、横塘16个行政村,2002年大缘、麓隔、大平合并为北坑行政村。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滁山、塘祖、肖塘、北坑、五洲、枧桥、东港、雌溪、横塘、庚塘、湖丘、杨家、南保、大公14个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164个,自然村136个。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境内道路总长92千米,赣粤高速公路长2.2千米穿境而过,228省道清高公路共长17千米以及长34千米村镇公路相互交织,14个村委会实现了村村通,组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2011年全镇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300辆,12000吨位;货运量216万吨。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支局1处。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1.3万份。电信营业所1个,移动代办点6个,联通营业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530户,移动电话用户7800户,互联网用户138户。

镇区市政建设

通过2007年新农贸市场和镇政府办公大楼成功搬迁,从而使我镇集镇建设推向了发展快车道,集镇面貌日新月异。2011年,为积极响应省、市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投资15万元对集镇至天佑寺路段进行了水泥硬化;投资30万元建设占地3亩的垃圾处理站,兴建日处理8吨的垃圾焚烧炉,购置垃圾清运车,确保沿线垃圾及时清扫,保证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投资10万元进行了集镇规划,重新划定公路沿线人行道砖的控制线,规范沿街商户的店外经营和占道经营行为;投资2万元购置20多个钢制垃圾桶安装在集镇主干道,规范广大商户乱倒垃圾行为,城镇面貌大为改观。启动了天佑路改造工程,重新布放了自来水供水管道和供电线路,移除了两侧花坛,主干道大为拓展。新建商住房60多套,新增集镇居民200多人。对集镇休闲广场进行了改造,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和高架照明灯,铺设大理石广场4000平方米,设立舞台,购置音响、音碟机等设备共群众健身娱乐,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

建成汽车客运站1座,2011年末城区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总里程达75千米,公交车9辆,年客运量38万人次。2011年前集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18千米,生产能力40吨/日,年工业用水25万吨、生活用水15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年人均生活用水180吨;排水管道14千米。争取中央直补资金377万元建设的千吨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此集中供水项目,涉及大公、肖塘2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和刘公庙学校。该项目的建成,能够解决我镇8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满足集镇居民和部分农村人口对水量水质的要求。2011年末集镇区拥有5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座。2011年末镇驻地有花坛30个,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

经济概况

农业

全镇有耕地面积2793公顷(其中水田2413公顷,旱地380公顷), 水面面积310公顷,山林面积 公顷,森林覆盖率31%。全年农业总产值1.5亿元。

粮食作物以水稻、大豆、小麦为主,红薯次之。油料作物以花生、油菜为主,芝麻次之。牲畜有猪、牛、鸡、鸭、鹅等。2011年全镇家禽存栏达17.8万只,生猪出栏27483头,水产品产量达2156吨,畜牧业产值达3210万元,占农业产值的30.1%。

工业

2011年镇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14家,主要产品微电机、纯碱、药品等,全年工业总产值4.14亿元。全镇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坚持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等方式,不断拓宽招商思路,优化投资环境,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前期、开工、续建各阶段工作落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引进了赣粤高速公路养护公司、利佳药业、百禾药业等10多家企业落户我镇。2011年在建项目有茂盛化工、冠京香料、大香林旅游,总投资达14.3亿元。已签约项目有新元素医药中间体、北京新怡和风电场项目、荣冠食品、华兴汽车运输公司,已初步达成投资意向的有广东盐业300万吨精制盐、正方生物、厦门中坤松节油、福建安盈实业、双胞胎饲料、思维新能源等项目。

财政金融

2011年全镇GDP为5.64亿元,比2010年增长15%,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比2010年增加25%;完成财政收2458万元,比2010年增加606万元,增幅达32.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730元,比上年增加7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51元,比2010年增加660元。

美食

刘公庙镇素有“挂面之乡”的美誉,家家户户都有手工扯面的技术和传统,手工扯面以长、细、精为特点,煮后不糊汤、味道好,深受欢迎,形成了“好口福”手工面品牌,远销南昌、广东等省市。

手工

珠绣手工艺加工厂珠绣手工艺加工厂刘公庙镇的珠绣手工艺加工是刘公庙镇新兴起来的一大特色产业,现有2000在家农村妇女从业,平均每人每年可从中增收6000元,珠绣产业每年可为农民创收1000万元以上。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多,有不少妇女加入到珠绣加工的行列中。该镇加大了对珠绣加工的宣传力度,通过做过珠绣加工的妇女来发动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为防止妇女们因不懂技术,做出的产品不合格返工而浪费时间,影响她们的积极性,镇组织技术员加大了对她们的劳动培训力度。专门聘请了广东中山的师傅来刘公庙各村巡回讲课,让更多的人掌握珠绣手加工的技术。全镇就有1000多名妇女加入到珠绣生产中来,每名妇女平均每年从中可增收4000多元。

手工珠绣加工已形成了刘公庙镇的一大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村妇女增收和就业的一个新亮点,每年可为刘公庙镇增加收入800多万元,极大地活跃了当地经济。

刘公庙镇许多的妇女靠珠绣手艺逐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珠绣手工艺产业也把不少妇女从赌博场中“拉”了出来。现在走进刘公庙镇街道、农村,你再也看不见妇女们围坐在桌子旁打扑克、搓麻将的情景了,而是人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交流技术的和谐画卷。

自然环境

绿化工程

池杉池杉2007年完成新造林3228亩。其中完成坡耕地成片造林1419,完成农田林网造林1472亩,完成道路绿化和四旁植树造林337亩。道路绿化工程---高速公路接两边各20米(各栽10排树)绿化,按2×3米株距,补植地径2厘米以上的樟树,杜英、马褂木、南酸枣或1米以上地径2厘米以上带土球湿地松苗;樟高公路按两边各20米(各栽10排树)绿化,按2×3米株行距,补植地径1.5厘米以上的樟树、马褂木或地径2厘米以上1米高以上带土球含笑、湿地松苗。乡、村公路(路面已水泥硬化)抓好行道树绿化。

农田林网建设---该镇将重点抓好杨家、湖丘、庚塘、雌溪、草塘灌区的农田林网绿化建设,造林树种以杨树、水结合不同土地条件,选择适宜的绿化模式。房前屋后以栽种泡桐、杨树等速生树种或其它适生经济树种、观赏绿化树种为主;坡耕旱地、沟渠路旁、低产水田、水塘四周、田埂地头以及其它宜林地,以栽植樟树、杜英、马褂木、杨树、水杉、池杉等为主。要求达到村庄人均绿地面积3平方米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30%以上,道路沟渠绿化率85%以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业与安居相得益彰的绿化生态村。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污水处理聘请市建设局设计院和规划局对集镇供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行规划设计,确保集镇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工程50年不落后。

兴建了一座容量150吨的自来水塔,开挖一口深达150米的水井,解决集镇8000人的用水问题,需资金40万元。动工兴建一间50㎡的自来水厂房,更新抽水设备,更新自来水管道5500米,安装一台变压器,更新抽水线路,需资金30万元。按照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动工兴修集镇排污管道,总长2000米,需资金25万元。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