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志

书名 《昌乐县志》
类别 地方志
目录导航

介绍

昌乐属东部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总面积1033平方千米。199 0年昌乐县辖8镇、 14乡,868个行政村,总人口56.55万人。有汉族、满族、 蒙古族、回族、壮族、 朝鲜族等1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128人(据1990年统计数字)。 昌乐自古以农为本。新中国成立前,农业生产一直水平低下。解放后,农业生产力获得解放。西瓜、黄烟、棉花由于种植面广、量大、效益好,已成为县内三种主要经济作物。境内林地面积达1.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7.2%,多种树种中,用材树有槐、榆、楸、梧桐、杨、柳、松、柏、臭椿等;经济树有桃、杏、李、梨、枣、柿、山楂、板栗、苹果、核桃、石榴、葡萄、樱桃、桑、文冠果、香椿等;观赏树有青桐、法桐、枫、雪松、侧柏、冬青、垂柳、合欢等。水利设施主要为新中国成立后兴修。新中国成立后, 工业发展迅速。1985年,全县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182家、村户办企业272家; 有13种产品分获国家、部、省优称号,35种产品出口创汇。交通事业逐步发展, 境内有干线公路100多千米。人民邮电事业、税务、金融、经济管理等都有很大发展。 文化编分为教育、 科技、文化艺术、新闻、文物、卫生、体育等7章。教育章记述昌乐古代的书院、私塾,昌乐的幼儿、小学、中学等基础教育,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农民职工教育,教职员,教育经费,勤工俭学,校舍改建等;科技章记述了科技组织、科技服务、科技成果等;文化艺术章记述了文学艺术、文化活动、图书报刊、业务机构等;新闻章中记述了报刊、通讯、广播、电视等的历史变革;文物章中记述了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古碑碣、馆藏文物、纪念文物等;卫生章记述了卫生机构、预防保健、医疗、医药等内容;体育章记述了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与经费等内容。 社会编分为风俗、方言、宗教三章。其中风俗章记述了昌乐人民历史上的生活生产习俗、岁时习俗、礼仪习俗、迷信陋习以及社会新风;方言章记述了语音、语汇、语法、谚语、歇后语等;宗教章记述了昌乐历史上传入和发展起来的佛、道、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宗教和宗教管理。

人物

人物编分为三章:第一章人物传略,记述了昌乐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古代的徐平、王猛,近现代的王洪毅、李华亭等;第二章人物简介,简要介绍了昌乐近现代比较著名的人物;第三章昌乐县革命烈士英名录,共记载了烈士637名。 昌乐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若干座古火山。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亿万年前频繁的火山活动,为昌乐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已探明和开采的有蓝宝石、石灰石、原煤、玄武石、钾长石、重晶石、矿泉水、金、银、铜等近20种。特别是蓝宝石,有矿面积达350平方千米,在国内已发现的6个蓝宝石产区中名列榜首,并以其品位高、储量大、质量好,引起国内外实业界的瞩目。 志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历代《昌乐县志》序、论文、碑记、诗词赋、民间故事、历代修志记略、地方文献要目、政令文告等。

新编《昌乐县志》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