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燊,生于1949年,广东东莞人,其父为香港著名实业家陈瑞球博士。陈永燊早年留学英国,70年代在英国的大学毕业,及後加入家族生意长江制衣厂及YGM贸易有限公司。现任长江制衣副主席。
於一九七零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颁授学士学位,并於一九七三年成为特许会计师.彼於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八年间出任长江制衣厂有限公司之公司秘书,一九七七年获委任为董事.自一九八七年起即为贸易有限公司之董事总经理.陈先生为陈瑞球先生之公子;亦为陈永奎先生,周陈淑玲女士及陈永明先生之兄弟.
面对内地大有後来居上之势,陈永燊认为,香港必须保持其「金漆招牌」。所谓香港的金漆招牌,即是法制健全、税率低、资金自由进出,以及政府高透明、高效率等。
陈永燊说,对於香港人而言,这些都可能已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优点,但这些正正是香港拥有而内地眼下欠缺的东西,亦因为香港拥有这些优点,令香港成为外国人眼中的投资首选。 再者,香港应发挥「聚才及聚财」的特色,继续保持开放自由,吸引世界各地人才来港,并利用香港作为区内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发展成亚洲的瑞士。「香港对资金同外汇进出冇管制,咁内地就会有更多企业来港集资,令香港作为金融中心地位更巩固。」 谈到全球将在2005年取消纺织品配额之影响,在制衣业打滚二十馀年的陈永燊亦苦笑,实在太多变数,现时难以猜测,对前景未感乐观。「唉!仍有好多未知数,理论上05年?全球都冇配额,但系当时内地同美国判谈?阵时,话有权对内地重新实施配额。所以05年开头一定搞难市场,点收科?真系要到时先知。」
率先进军无锡 改造国营纱厂
作为公司第二代接班人,陈永燊如何比较与上一代的管理作风?「上一代读书唔系好多,但好刻苦耐劳,肯做肯捱,靠亲力亲为打天下起家。去到我?系第二代时已有班底,点比?一个系创业,一个系守业。」 长江制衣於1949年成立,创办人陈瑞球当年将美国恤衫的设计引入香港,成功生产的「博士牌」恤衫,在曼谷、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很畅销。57年起,长江大量承接美国订单,在70年趁股市热潮上市集资,奠定了香港制衣业翘楚的地位。 身兼长江制衣董事的陈永燊,对於其公司早在79年已率先投资内地,成为首批到内地投资的港商,倍感骄傲。长江投资内地的第一步是江蘇省无锡市,凭世代累积的经营纺织业经验,慢慢将一家原来规模约5万纱锭、低效兼亏损的国营企业,改造成为拥有20万纱锭、高效率兼盈利的大型企业。
艰苦耕耘 终有收获
虽然该厂现时已经进入收成期,但当年到内地投资的艰辛,却不足为外人道,单是舟车劳顿,就可以吓退不少人。在无锡开厂,最初要是先到澳门,然後由澳门花一整天时间进入广州,在广州休息一晚,再转飞去上海,到达上海又停一晚,翌日才到无锡。 投资已多年的青海铝锭厂,在起初长达6至7年并没钱赚,连想建一条公路通向西宁市,都遇到不少阻挠,困难重重,只要是耐性稍为差一些的人,一早便放弃了。现时铝锭厂已连续多年有盈利,此由可见,当年的决定显然是正确。
制衣世家 商界智囊
提到陈永燊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其实来头十分强劲,其父为香港制衣业赫赫有名的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慈善家——长江制衣厂创办人陈瑞球。在老一辈的商界,几乎无人不识陈瑞球,连当年港府官员都要找他做智囊,每逢出口谈判,他都是代表之一,与一班高官并肩作战。
早前政府大力推动工业回流,当中制衣业更是重点之一,希望可以利用放宽外劳的政策,吸引由80年代末逐渐北移的制衣工业。陈瑞球是政府「放风」後首个响应的香港商人,而他亦身先士卒,即时将旗下依时针织公司的梳织部搬回本港,并聘用数十名车衣工人负责生产高档恤衫外销。 有关职位早前於劳工处就业展览中心招聘时,曾吸引很多「熟手女工」的中年妇女应徵;虽然十个空缺的薪酬只以件工计算,但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设加班津贴及勤工奖,故被外界称为「良心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