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文名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职能 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
机构设置 设15个二级机构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1973年

广东省环境保护研究所成立,与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合署办公,由省环境保护办公室领导。  1984年

广东省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名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实行部、省级双重领导,以部为主的领导体制。  1988年  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撤销,更名为国家环境保护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1998年  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升级为国务院直属总局,更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2003年  在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中,保留为部属公益性科研机构。  2008年  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环境保护部,更名为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3]

机构设置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下设8个二级机构:办公室(人事处),科研处(国家环境指示创新(华南)基地办公室)、技术开发处(国家环境技术创新(华南)基地办公室);区域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企业环境管理咨询中心、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物业管理经营服务中心、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办公室。

科研条件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办公场地分为东区和西区,西区占地2.5公顷,建有科研办公楼、综合实验楼,东区占地3.3公顷,1.8万平方米的科研、督查、核安大楼及配套专家公寓。建有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室和图书档案室等[4]

所区占地面积27亩,建有科研办公楼、综合实验楼、重点实验室、多用途试验场地等业务建筑8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野外监测仪器设备和3S开发软硬件平台以及大气监测系统,具有完备的环境观测、测试、模拟和数据处理条件;华南所科学城综合业务楼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5]。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重点实验室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水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二恶英监测中心华南分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环境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与中科院生态中心共建)等,筹建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此外,拥有1座大气污染观测超级站,以及多个水环境与生态环境研究野外工作台站。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配置各类分析仪器和在线监测仪器设备共200余台(套)(不含5万元以下仪器),总价值超过6000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台(套),50万元以上19台(套),30万元以上有41台(套)。拥有HRGC-HRMS、GC-MS、ICP-MS、LC-MS、原子荧光光度计、全自动大气测汞仪、剖面流量测量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实验室土壤呼吸测定仪、电位滴定仪等大型精密环境分析测试仪器设备,以及激光云高仪、大气浊度仪、气溶胶激光剖面仪等各类现场环境监测设备,具有完备的环境分析、监测、测试、模拟和数据处理条件[4]。   拥有1000M高速局域网络和54M无线网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开通了国内外电子期刊在线查阅服务,配备2台TC5000曙光天潮高性能计算机、专业图形工作站、GIS(ArcInfo、MO、AO、Mapinfo等)、RS(Erdase、PCI等)、DHI环境模拟系统及各类开发软件,同时有大量的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基础数据[4]

单位资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

广东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单位证书(证书编号:20101002)

环保产品检测机构证书(中环协认检(2006)15号)

环境污染治理运营资质证书(生活污水甲临)(国环运营证1947)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工业废水)(国环运营证0974)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工程)(注册号:02109Q11168R0S)

工程设计证书(甲级)(0097)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证书(水论证甲字第04403071号)

计量认证证书(CMA)(2011002209U)

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市政公用工程)(工咨丙22320070005)

工程咨询单位资格证书(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工咨甲22320070005)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格证书(水保方案乙粤字第027号)[6]

科研人员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有职工253人,科技人员218人,其中研究员31人,高级工程师(副研)77人,中级职称80人;博士66人,硕士12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