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柱

二十四节气柱

地理位置 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
中文名称 二十四节气柱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华中农大二十四节气柱是武汉市 华中农业大学人文社科楼南面小广场的一处人文景观。

二十四节气柱分为四组,每组六根,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为主题。每组间距在150余米 节气柱上雕刻着精美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图案,柱子顶端的花球是24节气的物候花,代表每个节气的花种,每根节气柱上均刻有该节气的介绍和歌谣,雕刻着代表节气特点的图案,石柱全部是取自福建漳州深山中的花岗岩,经压凿、打磨、刻制而成。

概述

二十四节气柱 

     位于 崇文区 天坛公园南门外、紧邻南 护城河的 二十四节气公园正式对居民开放,成为市民百姓了解 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首选。雄伟的天坛脚下,美丽的 护城河畔,二十四座 汉白玉石柱巍峨挺立,每根石柱都代表一个节气,河岸边鲜花烂漫,绿树成荫。

节气柱上说节气    图片

据了解,新建成的二十四节气公园位于天坛南门西侧护城河北岸,公园总体面积为2万平方米,主体部分为24根节气柱,配有二十四节气总体介绍石刻。节气柱分为四组,每组六根,每组间距在150余米,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形成二十四节气公园。节气柱柱高7.2米,通体为来自 四川雅安的优质汉白玉雕刻而成,上面修饰着精美的 二十四番花信风图案,每根节气柱上均刻有该节气的介绍和歌谣,雕刻着代表节气特点的图案。在每组节气柱周围,还分别散落着 精雕细琢、呼应节气的二十四番花信的花球,丰富和完善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知识。

灵感来自祈年殿   

     二十四节气柱的灵感来源于天坛祈年殿内中层和外层相加共计24根、象征农历节气的柱子。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天坛又是北京的象征,在与天坛祈年殿遥相呼应的永内东街上建设二十四节气公园,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背景资料

二十四节气介绍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起源于 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 邓平等制定的 《 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 黄经 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 中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每个节气, 北斗七星的斗柄都指向一定的方向和位置。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 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它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我国 农耕文明的繁荣。它不仅在我国农业发展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对世界的 气候学的发展体系起到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随着 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经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为了方便记忆和传颂,古人还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谣和诗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中国 节令用语。 程大昌 《演繁露》卷一:“ 三月花开时, 风名花信风。”南朝 宗懔 《 荆楚岁时记》:始梅花,终 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根据农历节气,从 小寒到 谷雨,共八气,一百二十日。每气十五天,一气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气共二十四候,每 候应一种花。 顺序为:   立春:迎春

  雨水:杏花

  惊蛰:桃花

  春分:木兰

  清明:桐花

  谷雨:牡丹

  立夏:蔷薇

   小满: 杜鹃

   芒种:石榴

  夏至: 芍药

   小暑:荷花

  大暑:茉莉

  立秋: 紫薇

   处暑:凌霄

  白露:桂花

  秋分:海棠

   寒露:菊花

  霜降: 雁来红

  立冬:芙蓉

   小雪: 大丽花

  大雪:水仙

  冬至: 山茶

  小寒:梅花

  大寒:兰花 



二十四节气介绍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春季   立春 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雨水 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 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 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 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 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 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 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 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 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 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 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 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 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 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