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修订版)》是百分之百胡希恕晚年讲课的“完全现场”,严格按照录音逐字逐句忠实记录。免费随书赠送胡希恕讲伤寒沦/金匮要略录音光盘。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在《伤寒论》里,第一页也有一个“伤寒例”,而此篇类似序言,“伤寒例”为王叔和所写,故可认为此篇亦为王叔和所写,这一章将来有时间我可以跟你们说一说,现在暂不要从它说起。(原第1讲)
此题目也不符合张仲景写作风格,脉证更不是,尽是脏腑经络,他这大杂烩,什么都有。(以下见于原14讲)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上工就是良医、好大夫,就说良医能治未病,未病就是没病的病,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头一章这一段研究研究也好,此为我个人主观看法,不一定对。)“师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什么药治未病呢?底下就答:要是治未病呀,比如我们治肝病,如果这个肝实,肝实就是阴阳五行的说法了,肝属木,木实一定克土,脾属土了。所说治未病,见到肝实之病,知道这个肝一定要传脾,脾是未病呀,现在光是肝有病,脾还没病呢。良医他知道肝要传脾,因为肝实当先实脾,虽然脾未病,一方面治肝,一方面要实脾,这不治未病了嘛?
另外,时令有盛衰,既要知道五脏相传之理,也要知道时令有旺盛之分。“四季脾旺不受邪”,四季就是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最末十八天都是土盛、土旺之时,根据十二地支,四个里面准有一个,三个月里准有一个土,这个土准是在四季之末十八天,四季十八天共七十二天,他把四季分成五个七二,搞阴阳五行这样的,这是甲子分的。不用甲子,古人又这么分:木王于春,火王于夏,土王于长夏,金王于秋,水(寒)王于冬。他根据气候这么分,这是天之五运了,风暑湿燥寒。天有五运,地有五行,这都是搞阴阳五行解释。人在之中受到影响,他这么来看的。这个书与这个又不一样了,这个四季脾旺不受邪,四季之末十八天都是脾旺之时,它不受邪,虽然它肝实,脾旺之时你不用补,在这补充一句。本来他的意思就很足了,良工治未病,见肝之病必传脾,治未病不就完了嘛,但是看在什么时候,正赶上季末十八天脾旺之时,不必补也行的,这段就是这意思了。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中工就指一般的大夫、常医了,他不晓得五行克制、五脏相传之理,见肝之病,不解实脾。见肝就光治肝,他不知实脾。即脾会有病的更不知治脾,光瞅着肝治肝,上工知道能治未病,而中工不解,下工就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