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所镇

海阳所镇

气候条件 北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车牌代码 鲁K
中文名称 海阳所镇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631
面积 70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海阳所镇

              位于乳山市最南端,是三面环海一面接陆的半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水产旅游资源。镇域面积70平方公里,镇驻地距乳山市区10多公里,与省级银滩旅游度假区紧紧相连,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万人。

区位优势

海阳所镇位于乳山市最南端,全镇总面积91.4平方公里,下辖40个行政村、3.2万人口。这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东部毗邻国家4A级银滩旅游度假区,西有大乳山休闲旅游度假区,环海路横贯境内,镇驻地至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路程均在1个半小时内,相当于同时拥有三大火车站、三大港口、三大机场,海陆空交通便捷,特别是环半岛沿海高速公路的构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该镇外向度高、受辐射力强,较早地实行对外开发、招商引资,已兴办外贸生产企业近10家,合同利用外资、实现利用外资连续两年实现了“双翻番”,是最具发展活力和创业的对外开放城镇。这里位于全市对外开放的前沿,承接着青岛、威海等大小城市的辐射,特别是受银滩旅游度假区和大乳山风景区的快速拉动,具有快速发展的内在潜力。

资源优势

海阳所镇毗邻省级银滩旅游度假区,大乳山位于镇区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山海相映,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冬暖夏凉,是旅游观光、疗养、度假、避暑胜地。这里沙白水洁,坡度平缓,有可容纳上万人的海水浴场,被誉为“天下第一滩”。在镇域西部,山峦起伏,松海滔滔,墨云翻腾,大乳山似少女的乳房圆润挺拔,耸立于天海之间,巍巍壮观。它是乳山市名称的起源,也是乳山的象征。它与银滩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美丽绝妙的泼墨山水画。该镇海岸线长80公里,周边海域无三废污染源,海水清澈,水质肥沃,藻类丰富,海水盐度正常,一般在31-33‰,PH值为7.5--8.5之间,溶解氧在6--8mg/L,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为优等,为海水养殖业提供了理想、优质的自然资源。

村庄来历

海阳所元至正十三年,焉姓由河南省开封迁居此地,以居地西沟旁曾设军寨,取名沙沟寨(明洪武十八年迁翁家埠)。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海上入侵,在此设海阳守御千户所,至明末,先后有许、张、马、李、刘、徐、于、孙、杨、鞠、常、赵、王、左、傅、贾、吕、陈、鲍、谢等24姓军户落籍,以此地设海阳守御千户所定名海阳所。后多数姓氏迁居他处。

望海庄明末,宋、潘、于姓先后迁此建村宋家庄,后迁走。清雍正年间,杜姓由杜家岛、王姓由海阳所迁此定居,因东临大海更此名。

赵家庄明永乐年间,赵、徐、许姓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落籍。万历年间,三姓迁此分别建村赵家庄、指挥、许家埠。1942年,诸村合一行政村,称赵家庄。

邹格清顺治十二年,宋天洪由南泓迁此定居。天洪身亡,其妻周氏重婚生子,子以母姓立名周格庄,后演作今名。

三甲疃唐时,邵姓在此建村邵家埠,元末迁走。明正德二年,于岱由小泓迁此定居,袭旧名。清康熙二十一年更名三甲。1980年更今名。

大庄明天启二年,宋让由南泓迁向阳坡下立村称崖下,后随村庄扩大改名大庄。清康熙年间,王姓由宁海州迁居村东北建村小庄,1945年并入大庄。

西泓赵家明永乐年间,赵姓由小云南从军海阳所,再迁此立村赵家,后更此名。后于姓从西泓于家迁入。万历年间,迟姓从莱阳县迁居赵家村东南建村迟家,1946年并入西泓赵家。

后山于家清雍正年间,于士蒿由西泓于家迁居多夼,之后族人相继落居十间房、桑树嘴、西庙、面条沟等处,刘姓从即墨县金口迁此建猫口嘴。后诸自然村合一行政村,因位于大乳山后,故名。

西山清雍正年间,赵姓由西泓赵家迁居大乳山西定居,称西山赵家;于姓由西泓于家迁此称西山于家。1945年,两村合一称西山。

姜家庄清康熙六十一年,姜敬由姜格迁此以姓立村。嘉庆至光绪年间,先后有刘、李、于、辛、赵姓分别由薛格、李家、水头、西泓辛家、西泓赵家迁此,分建刘家、李家、黄金钗、风洞、北道、山前、辛家顶、狮角山等村。1942年,诸村合一称姜家庄。

西黄岛清康熙年间,童姓居黄岛山西,故名。嘉庆十二年,姜姓由姜格迁居村北建村黄岭。刘姓在村北建村刘家河(年代无考)。后辛姓于光绪六年迁入,迟姓于光绪二十七年迁入。1952年,诸村合并称西黄岛。

双峰庄明万历年间,辛姓由西泓辛家迁居立村,以村西有两座山峰而取名。清初,杜姓由即墨县羊山后迁入。清咸丰年间,赵、迟姓由西泓迁居葛子岭。光绪年间,姜姓由姜格迁居石匣。1952年,诸村并入该村。

杜家岛清康熙年间,杜姓由即墨县羊山后迁险岛定居立村,因忌讳“险”字,改称杜家岛。后姜、宋姓先后从姜格、南泓北村迁此岛建村鱼河嘴、棉花山,1942年并入杜家岛。

半海山清道光十年,宋姓由南泓迁此立村,因村后小山一半在海,一半在陆,故名。后有任、杜姓先后由任家夼、杜家迁入。

特色养殖

受乳山市海水网箱养鱼成效显著的启发,海阳所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了在参池里搞网箱养鱼同样大有作为的结论。首先,鱼的排泄物富含有机质,是海参的美食,符合绿色、无公害的标准。喂鱼的残饵和鱼的排泄物经过海参的处理,又避免了因腐烂对海水造成的污染,使参池网箱养鱼形成“以鱼养参、以参促鱼”的良性循环,可以说走的是一条经济与环保“双赢”的发展道路。其次,在参池里搞网箱养鱼比在外海搞网箱养鱼风险要小得多。无论是潮间带还是虾池,四周都筑有挡浪坝,抗风阻流能力强。再次,在日常管理方面,疏苗分箱、换网洗网、水下检查以及成鱼捕捞等,都要比外海网箱养鱼方便得多,节省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使这一论证具有可行性,该镇党委、政府抽出10亩参池用于实验,并派出了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进行观察、记录。经过半年多的实验,该镇已经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参池网箱养鱼理论与技术。在该镇党委的积极引导下,目前,海阳所镇已有500亩参池搞起了网箱养鱼。预计全面推广后,可为海参养殖户增收2000多万元。

山东省乳山市海阳所镇大庄村的牡蛎加工业户们现在尝到了精深加工的甜头,往常每公斤才20元的大包牡蛎肉,经过精细加工和精美包装后,每公斤卖到了40多元;往常散装的烤虾每公斤60元,经精细加工包装后,售价达160元;散装的石花菜以往每公斤只售10元左右,精选后小袋分装每公斤售价20多元。

海阳所镇地处黄海岸边,盛产鱼、虾、贝、蟹等多种海产品,捕捞、养殖、加工海产品是当地渔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长期以来,渔民们习惯于大箱大袋混装,没有细化分类,等级不明显,虽然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与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一直上不去。

海阳所镇政府依托鸿冈海产品有限公司,着力引导各村加工业户对干鲜海产品进行精深加工。以公司带加工业户的形式,按照品牌化运作模式对海产品加工实施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注册了“银海”牌商标,聘请有关专家精心设计产品商标图案,有计划、有组织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目前,他们已开发了鱼香肉丝、脱水海参、扇贝肉丁等多种海产品。这些经过脱水、保鲜、分袋、装盒的海产品,不但打进了北京、上海、广东等各大超市货场,而且还出口到日本,仅此一项就创汇300万美元。

作为一个半岛型的乡镇,海阳所镇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这里的海域以无污染而著称,是鱼虾、贝类、海藻繁衍的好地方,为生态养鸭提供了上佳饲料。养鸭是该镇沿海村庄一个传统的养殖项目。在营养丰富的海洋“美食”滋补下,这里的鸭子产蛋量高,蛋的个头大,皮薄味美,当地许多宾馆饭店以及市民慕名来收购。海阳所镇鸭蛋的美名也传到了外地,每年秋天,青岛、烟台、威海等地的一些客户也加入到了收购鸭蛋的行列中,并且同当地百姓建立了固定的收购关系。

经济状况

该镇物产丰富、环境优美。海岸线长达87公里,接近全市的一半,海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有对虾、梭子蟹、带鱼、海参、文蛤、扇贝等100多种,水产品总产量达20万吨,全镇40个行政村中加工贸易村达到23个。这里拥有正在开发的大乳山休闲旅游度假区,山清水秀,天蓝海绿,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海阳所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呈现出内资、外资齐头并进,园区建设、城建开发多力共促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192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83.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1.4%和5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同比增长92%;共引进国外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引进国内项目31个,合同内资9.74亿元,实际到位4.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0.6%和94.5%。全镇共完成开发面积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3%;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达1000多万元,累计3000多万元;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80户,增长26%,总数达到4770户,新增民营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高档生活小区企业8家,增长20%,总数达到了84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40元,同比增长了16%。

城镇建设

该镇城镇发展日新月异。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以改善水、电、路、排污和通讯和重点,不断完善了小城建设施配套和园区的基础配套。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通过内引外联,在镇驻地规划建设了海林花园、华隆小区、星海花园、观海苑等十几个高档次生活小区,建设面积40万平方米。

为促上管理,专门成立了物业管理办公室和物业管理公司,统一对全镇的镇容镇貌建设、生活小区的服务进行管理,提升了生活小区的档次。同时,先后投资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将市区自来水引入园区,初步实现了园区内“五通一平”,提高了园区的承载能力,日益成为全镇招商引资的有效载体。

规划整齐统一、配套设施齐全的生活小区。海阳所镇先后荣获“威海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山东省中心镇”和“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等荣誉称号。

教育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推进和谐教育一直是海阳所镇每个教职员工的共同目标。和谐教育是一种规范有序的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是和谐教育的重要载体。建设和谐校园,领导班子既是组织者、推动者,又是示范者、引导者,没有和谐的班子就没有和谐的学校。海阳所镇学校班子成员互相尊重、理解、民主、团结、协作,并尊重、信任和善待每一位教师;教师之间也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谦虚谨慎、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形成一个创业干事的和谐团队。

现在在海阳所镇,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和谐,创造出了一个宽松、祥和、文明、健康的良好育人环境,使人际之间处于和谐状态,同事之间感情融洽、配合默契,产生强大的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合作,有效地克服教育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奋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