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级航空母舰

云龙级航空母舰

中文名 云龙级航空母舰
航速 34节
排水量 22,400吨/22,800吨
下水时间 1943年
目录导航

发展沿革

建造缘由

云龙级是日本海军最后建造的快速舰队航母,但主要设计目标是用来攻击美国的护航舰队而非作战舰队,通常和重巡洋舰队一起使用。1941年,日美关系持续恶化,日本海军为对抗美国太平洋舰队而筹备的战时紧急建造计划(简称“急”计划)中,加入了云龙级航空母舰。因属紧急建造的舰种,几乎没有新增任何设计而直接使用稍稍修正的“飞龙型”设计图。。其中天城和笠置使用重巡最上级的主机,葛城和阿苏则使用两艘阳炎级驱逐舰的主机,所以比前几艘的速度慢,阿苏以下各舰和前几艘都有些不同,云龙级如果仔细区分可能就不只有2-3种等级了。

建造列表

原计划建造15艘,因战局恶化导致资源和生产力不足,只有三艘(云龙、天城、葛城)完工,在建的三艘(笠置、阿苏、生驹)被暂停建造,战后分别解体。

时间表

云龙

1942年8月1日在横滨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43年9月25日下水,1944年8月6日完工。

1944年12月菲律宾战局告急,“云龙”号被指派从事紧急运输任务,于12月18日从吴县军港出发,运送樱花特攻机及陆军部队到马尼拉。19日在上海附近海域被鲑鱼号潜艇用鱼雷击沉,舰上官兵1240人全部阵亡。

天城

1942年10月1日在三菱长崎船厂开工建造,1943年10月15日下水,1944年8月10日完工,编入第一航空战队。

1945年3月19日于吴县军港遭到空袭,被命中一枚炸弹。7月24日的空袭中再度被命中三枚炸弹而翻覆搁浅在港内。1946年12月被解体。

云龙级航空母舰云龙级航空母舰葛城

暂时称为5003号,1942年12月8日在吴海军船厂开工建造,1944年1月19日下水,1944年10月15日完工,编入第一航空战队,是日本海军最后建成的航空母舰。

1945年3月19日,7月24月和7月28日的三次空袭中,“葛城”号先后被直接命中4弹,丧失了机动能力。但“葛城”号仍然是日本投降时现役第二大的海军舰船(最大为隼鹰号),战后经修复,充当了人员输送舰,接运缴械投降的海外各地的残兵败将。1946年12月22日在日立造船樱岛船厂解体,1947年11月30日解体完毕。

笠置

三菱长崎船厂建造,1943年4月开工,1945年4月因战局恶化而中止建造工程,战争结束时工程仅达84%,1946年9月被解体。

阿苏

吴海军船厂建造,1943年6月开工,1944年11月下水后即停工,工程进度约60%,1945年7月日本所谓的本土决战前夕被充作樱花特攻机的靶舰而损坏搁浅,1946年12月被解体。

生驹

神户川崎造船厂建造,1943年7月开工,1944年11月下水后也停工了,进度只达60%,1946年6月被解体。

技术特点

在设计上,云龙级基本上沿用飞龙级的蓝图,不过舰桥的位置与形状有所变化。鉴于飞龙级的舰桥在左舷中部而引起湍流的情况,云龙级将舰桥设在右舷前部,舰桥之后紧接着是侧向烟囱。

舰桥包括飞行田板一层在内共4层(飞龙型为5层),其各层配置情况如下:

最上层

最上层是露天甲板。从飞行甲板到顶部甲板为6.9米,四周围以薄钢板。这里设有防空指挥所,装备有12厘米和8厘米双筒望远镜,以进行对空对海观察。

防空指挥所稍前是操舰指挥所;稍后是雷达警戒指挥所,在圆筒状的雷达室上面架设有雷达天线。防空指挥所的下面是罗经舰桥,比飞行甲板高4.6米。在该层甲板上,前面是罗经舰桥,后面是传令所,最后端是露天部分,设有舰载机起降指挥所。该层舰桥的两舷侧,各有一部红外线敌我识别器。

下部甲板

再下面是下部甲板舰桥,高出飞行甲板2.3米,其前后向外伸出部分均遮盖。此层舰桥设有操舵室、作战室兼海图室、舰桥配线室、中波测定室和飞行员待机室。左右两肤侧装有94式高炮及60厘米信号灯。此外,在首伸的突出部位装有25毫米机关炮、雷达天线、测距仪和探照灯等,在后伸的突出部位装有25毫米单管机关炮和信号灯等。

舰首

舰首为双曲线状,适航性能良好。舰首干舷9米,比前、型航母的干舷高出不少。日海军当局接受第4舰队事件的教训,在建造中加强了舰体结构。所谓第4舰队事件发生在1935年9月26日。演习时,该舰队在岩手县以东250海里处遭暴风(风速;50米/秒)的袭击,有多艘大、中型舰艇受重创,54人死亡。有鉴于暴风造成的惨重损失,日海军重视了舰体结构的强度,新造航母最上一层甲板一直延伸到舰首,除甲板的钢板增厚外,船体肋骨的间距,前后端600毫米,中部1200毫米,从而使整个舰体,尤其舰首尾的结构得到加强。

舰首分6层甲板:最上层甲板、上甲板、中甲板、下甲板、最下层甲板和船舱甲板。在这些甲板上分布着舰员舱室、军言舱室、仓库、油舱和锚链舱等。舰尾是仿效飞龙级的,后部干舷颇高,目的是提高适航性能。舵是采用苍龙型的,由中央部支持约半衡舵,向外侧倾斜。

飞行甲板

飞行甲板的大小与前型航母的一样,长216.9米,最大宽度27米,从吃水线到飞行甲板2.7米。飞行甲板前后各装有升降机一部(比飞龙级少一部中升降机),均大型化(14米×14米),以适应不断增大的新式舰载机的需要。装备了三式10型油压式着舰拦阻装置,共4部,12条横索。最大拦阻距离45米,最大减速度2.5G(过载),最大拦阻速度40米/秒,最大飞行重量6吨。此外还装备三式10型油压式滑跑拦阻装置3部。最大拦阻距离12米,最大减速度4.5G,最大拦阻速度23米/秒,最大飞行重量6吨。

此外,飞行甲板上有前后2部升降式扬弹筒。前部为大型,主要用来输送鱼雷及航弹;后部为较小,主要用来输送航弹。全舰共装有800公斤航弹72枚,250公斤航弹288枚,60公斤航弹456攻,91式改六型鱼雷36条(可同时调试鱼雷6条)。

计划搭载的舰载机

计划搭载的舰载机为零式战斗机15架,97式攻击机20架,99型轰炸机30架,共65架。因机库收容不下这么多飞机,便决定将其中11架系留在飞行甲板上。云龙级还接受海战的经验教训,改善机库的防火与通风条件。机库分上下两层,上层分4个区,下层3个区,上下两层每隔3米设有一个灭火喷射头。机库内侧壁上配置了泡沫式灭火装置。为防止因汽油或瓦斯外泄而引起的火灾,改善了机库内的通风换气条件。以往航母的通风换气时间为10一15分钟,该级舰仅需半分钟。此外在航行中,还能从舰外吸进空气,机库前后端均有通气。升降机的开放也可进气,改进了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的条件。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 17150吨
尺寸 长216.9米,最大宽度27米,从吃水线到飞行甲板2.7米
航速 32节
主火力 127mm12座
副火力 4.7英寸6座、25mm51座、13.2mm715922座
舰载机 60架,可搭载到70架
雷达 21型13式

服役事件

标准排水量 17150吨
尺寸 长216.9米,最大宽度27米,从吃水线到飞行甲板2.7米
航速 32节
主火力 127mm12座
副火力 4.7英寸6座、25mm51座、13.2mm715922座
舰载机 60架,可搭载到70架
雷达 21型13式

云龙

天城

1942年8月1日在横须贺海军造船厂开工建造,1943年9月25日下水,1944年8月6日完工。此舰是日本海军最后一艘以动物命名的航空母舰。

1944年12月菲律宾战局告急,“云龙”号被指派从事紧急运输任务,于12月18日从吴县军港出发,运送樱花特攻机及陆军部队到马尼拉。19日在上海附近海域被美军“雄鲑”号(Redfish。SS/AGSS-395)潜艇用鱼雷击沉,舰上官兵1240人全部阵亡。

葛城

暂时称为5001号,1942年10月1日在三菱长崎船厂开工建造,1943年10月15日下水,1944年8月10日完工。

之后云龙与天城编入最后的第一航空战队。然而此时日军在海上的活动已经有诸多限制,天城只能停泊于吴港外的三子岛。

1945年3月19日于吴县军港遭到空袭,被命中一枚炸弹。7月24日的空袭中再度被命中三枚炸弹而翻覆搁浅在港内。二战后除籍,1947年7月31日打捞成功,对其解体,12月被解体。其舰体用于建造一座栈桥,其他部分用于建造铁道联络船。天城也是三菱长崎造船厂完成的最后一艘军舰,之后下水的笠置号随即转移到佐世保海军工厂,只完成了八成工程即停止建造。

笠置

暂时称为5003号,1942年12月8日在吴海军船厂开工建造,1944年1月19日下水,1944年10月15日完工,编入第一航空战队,是日本海军最后建成的航空母舰。

二战结束前被疏散到吴港外的三子岛,1945年3月19日,7月24月和7月28日的三次空袭中,“葛城”号先后被直接命中4弹,丧失了机动能力。但“葛城”号仍然是日本投降时现役第二大的海军舰船(最大为隼鹰号),战后经修复,充当了人员输送舰,其可以容纳12000人,负责接运缴械投降的海外各地的日军人员。1946年12月22日在日立造船樱岛船厂解体,1947年11月30日解体完毕。

阿苏

三菱长崎船厂建造,1943年4月14日开工,1944年10月19日下水返回佐世保海军工厂舾装,1945年4月1日因战局恶化而中止建造工程,战争结束时工程仅达84%,1946年9月1日被解体,1947年12月31日完成,获得10280吨钢材。

生驹

暂时称为5006号,吴海军船厂建造,1943年6月8日开工,1944年11月1日下水后8天即停工,工程进度约60%。

一直停泊在吴港内的仓桥岛,1945年7月日本所谓的本土决战前夕被充作樱花特攻机的靶舰而损坏搁浅,1947年2月10日被解体。

词条图册

暂时称为5007号,神户川崎造船厂建造,1943年7月5日开工,预定1944年11月17日下水,但下水前8天停工了,进度只达60%。

1945年4月暂时疏散到小豆岛丽池田湾,停泊到战争结束,1946年6月被解体,1947年3月10日解体完毕。[1][2][3][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