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科普勒

乔治·科普勒

中文名 格奥尔格·科普勒
外文名 GeorgKeppler
主要成就 元首团首任团长
性别
国籍 德国
目录导航

简介

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上将----格奥尔格.克普勒(Georg Keppler )

出生日期:1894年5月7日,美因茨

死亡日期:1966年6月16日,汉堡

获得荣誉: 1940年5月13日,二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5月13日,一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8月15日,骑士铁十字勋章

人员背景

1894年5月7日,格奥尔格·克普勒出生于德国的美因茨,他的父亲奥托·克普勒是一名陆军上校。1913年2月28日,格奥尔格·克普勒作为军校学员加入了德皇陆军。他先是被分配到来自汉诺威的第73“普鲁士亲王阿尔布雷特·冯·普罗伊森元帅”燧发枪团并随后担任团副官一职。1914年8月29日,格奥尔格·克普勒因为负伤离开了该团。1913年10月-1914年5月,格奥尔格·克普勒进入格洛高的军事院校深造。1914年6月19日,格奥尔格·克普勒晋升为上尉。

1915年-1918年11月,伤愈后的格奥尔格·克普勒先后在第39步兵团和第19预备步兵师服役。1919年8月由于德国战败,格奥尔格·克普勒离开了陆军。此后其一直在警察部队服役,但后来又退出警察部队进入陆军第35步兵团服役。1935年10月10日格奥尔格·克普勒离开陆军,加入了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他的第一个职务是“德意志”团1营营长(即当时的SS第1旗队第1突击大队)。1938年3月23日,格奥尔格·克普勒成为在维也纳组建的“元首”旗队第一任指挥官(团长),并于4月20日晋升为党卫队旗队长兼武装党卫军上校。1939年,他指挥的“元首”团没有参加波兰战役,而是成为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总督冯·诺伊拉特的警卫团。1940年5月13日格奥尔格·克普勒晋升为党卫队区队长兼武装党卫军准将。1940年11月9日,又晋升为党卫队旅队长兼武装党卫军少将。西线战役期间,格奥尔格·克普勒获得了二级和一级铁十字勋章以及骑士铁十字勋章。 1941年7月11日,奥托·库姆接替格奥尔格·克普勒成为“元首”团团长,后来奉希姆莱的命令成为SS“骷髅”师的师长。1941年7月15日-9月21日,格奥尔格·克普勒指挥骷髅师参加了一系列残酷的战斗。原师长特奥尔多·艾克伤愈后,格奥尔格·克普勒又将师指挥权交还给艾克。格奥尔格·克普勒还曾临时接替卡尔·马里亚·德梅尔福贝尔成为SS“北方”师师长,但因突患脑瘤不得不住院治疗。1942年4月1日,格奥尔格·克普勒成为SS"帝国"师师长,此时的帝国师也从摩托化步兵师升格为装甲掷弹兵师。1943年2月哈尔科夫战役期间,克普勒脑瘤再次复发,被迫将指挥权交给了师属装甲团的团长赫尔布特·恩斯特·瓦尔。1943年4月6日-9月1日,克普勒奉命前往布拉格担任驻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武装党卫军总指挥官。1944年4月6日-9月1日,克普勒又成为总部设在布达佩斯的驻匈牙利武装党卫军指挥官。在此期间,克普勒晋升为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上将。1944年8月诺曼底战役期间,当泽普·迪特里希接替装甲兵上将埃本巴赫成为第5装甲集团军指挥官时,克普勒奉命接替其成为党卫军第1装甲军军长,并于8月16日抵达军部。10月24日赫尔曼·普利斯从克普勒手中接过了军长一职。1944年11月1日,克普勒又返回布达佩斯继续担任武装党卫军匈牙利最高指挥官。1945年2月,布达佩斯陷落,该职务被取消。在此期间,克普勒短暂的代替生病的施泰纳担任过武装党卫军第3装甲军指挥官。

1945年2月18日,克普勒代替海因茨·赖内法特成为武装党卫军第18军军长。1945年5月22日,他率部向美军投降。1948年4月底,克普勒被盟军当局释放,并随后移居至上巴伐利亚直至1952年,此后,克普勒一直在汉堡经营一家药店到1961年退休。1966年6月16日,克普勒在汉堡去世。

虽然克普勒在他的军人生涯中一直受到疾病的侵扰,但克普勒仍然是党卫军中最精明强干的高级指挥官之一,因此他担任过的军级指挥官职位也远多于其他武装党卫军将军。[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