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娜·马赫马勒巴夫

哈娜·马赫马勒巴夫

中文名 哈娜·马赫马勒巴夫
职业 导演
别名 汉娜·玛克玛尔巴夫哈娜·马克马尔巴夫
出生地 伊朗德黑兰
父亲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1988年出生于伊朗德黑兰的汉娜·玛克玛尔巴夫(Hana Makhmalbaf)的家庭是不折不扣的电影世家,其父莫森·玛克玛尔巴夫(Mohsen Makhmalbaf)是伊朗电影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肯大哈》,《骑单车的男孩》等。其姐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Samira Makhmalbaf)8岁时即在《骑单车的男孩》中出演角色,18岁时即凭《苹果》(Apple)一片成为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最年轻的导演,其后几部作品更是使其成为当今世界影坛新锐年轻导演的代表人物。其母和哥哥也都从事电影事业并有作品问世。

有了这样得天独厚的家庭氛围,汉娜从小就对电影制作非常熟悉,并在其父成立的玛克玛尔巴夫电影公司中摸爬滚打。8岁时,她拍摄的短片《我姑妈生病的时候》曾在洛加诺电影节上首映,10岁时她在大姐莎米拉的成名作品《苹果》中任副导演。而2003年当她十五岁时,她执导拍摄的纪录片《疯狂之快乐》(Joy of Madness)是威尼斯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周”上首映的第一部电影,创造了威尼斯电影节上最年轻导演的奇迹,也延续了马克马尔巴夫家族的神话。

由于汉娜的这部片未分级,而她又过于年轻,她甚至差点未被允许看到自己拍摄的这部电影在电影节上的首映,幸好组委会在最后关头为她申请到了特批。这部纪录片是一部关于其姐莎米拉的电影《下午五点》(At Five in the Afternoon)的纪录片。影评家在看过之后表示,汉娜的作品不只是在纪录电影的拍摄过程,她是在借此讲述塔利班倒台后的阿富汗。而汉娜自己则说到:“我只是想要告诉人们阿富汗人民的痛苦。当我第一天看到所有的妇女都蒙着面纱时,我以为那下面什么都没有,然而我慢慢发现她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并对她们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3]

作品介绍

编剧作品

2009年《绿日》

2009年《环保日》

2003年《疯狂的快乐》

导演作品

2009年《绿日》

2009年《环保日》

2007年《迢迢上学路》

2003年《疯狂的快乐》

摄影作品

2003年《疯狂的快乐》

剪辑作品

2014年《总统》

制作作品

2009年《环保日》

副导演助理导演

2004年《流浪狗》[4]

荣誉记录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2003    第60届人权电影网络奖-特别提及   疯狂的快乐   (获奖)    
柏林国际电影节
  • ▪2008    第58届水晶熊奖-儿童电影-最佳长片    迢迢上学路   (获奖)    
  • ▪2008    第58届和平电影奖   迢迢上学路   (获奖)    
西班牙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 ▪2007    第55届评委会特别奖[1]   佛在耻辱中倒塌   (获奖)    
亚洲电影大奖
  • ▪2008    第2届最佳电影奖   迢迢上学路   (提名)    
影视类
  • ▪2007-8    第5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2]   佛在耻辱中倒塌   (提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