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哈尔瓦河

格里哈尔瓦河

地理位置 墨西哥东南部
中文名称 格里哈尔瓦河
河流面积 5.22万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 乌苏马辛塔河
发源地 危地马拉马德雷山、墨西哥索科努斯科山
目录导航

基本简介

格里哈尔瓦河格里哈尔瓦河格里哈尔瓦河(Río Grijalva)位于 墨西哥东南部。发源于 危地马拉马德雷山(Sierra Madre)和墨西哥索科努斯科山(Sierra de Soconusco)。河流先向西北流经 恰帕斯州(当地又称恰帕河),再转向东沿恰帕斯州- 塔瓦斯科州边界流,至 比亚埃尔莫萨后折向东北,注入坎佩切湾,全长640公里。吃水浅的船只可航行至河口以上95公里。

主要支流

格里哈尔瓦河流域主要支流有嫩通河(Nenton)、圣米格尔河(San Miguel)、大萨利纳斯河(Salinas)、圣多明各河(San Domingo)、苏恰帕河(Suchiapa)、本塔河(Venta)、皮丘卡尔科河(Pichucalco)、塔科塔尔帕河(Tacotalpa)等。

自然资源

格里哈尔瓦河流域处于 塔瓦斯科州的沿海平原,这里气温变化较小,多年平均气温只有20~25℃,而降水量却很大,多年平均降水量约2200mm。但该地区常遭洪水侵袭,且有许多泄湖与沼泽地。为开发该地区,于1951年成立了格里哈尔瓦河委员会,负责开发与防洪工作。在干流中下游建有4级水电站,前3级位于峡谷内强地震地区,均为高堆石坝和地下厂房。其中奇柯阿森水电站为墨西哥最大水电站,坝高261m,装机240万kW,工程于1980年建成。

遗迹显露

格里哈尔瓦河格里哈尔瓦河2015年10月21日,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一条河流因干旱水位下降,导致一座400多年历史的教堂遗迹“重出江湖”。格里哈尔瓦河流域2015年的干旱致使内萨瓦尔科约特尔水库的水位下降了82英尺(约合25米),这座教堂是殖民地时期由修道院的一伙僧侣修建的,16世纪中叶,他们来到这片地区时,这里还是索克人的居住地。1966年,这座教堂被洪水席卷淹没在水下,从此失去踪迹。[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