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里克·奥拉亚·埃雷拉恩里克·阿尔弗雷多·奥拉亚·埃雷拉,梅斯蒂索人,1880年11月12日出生于哥伦比亚博亚卡省的瓜特克,他是家中3个孩子中的兄长,他的父亲是医学院的毕业生,但并没有行医,而是从事贸易和农业活动。奥拉亚·埃雷拉早年家庭生活贫困,他在公立学校就读,同时父亲也担负起了教育奥拉亚·埃雷拉的义务,教他识字和学习文化知识,奥拉亚·埃雷拉12岁时,为了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前往麦德林市的《旁观者报》担任记者,成为报社中最年轻的记者。后来他在朋友的资助下前往圣菲波哥大市的哥伦比亚共和国国立大学学习法律。
在大学期间,奥拉亚·埃雷拉担任学校报社的记者,他宣传自由主义,曾发表支持古巴独立战争及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的文章。1899年,哥伦比亚内战千日战争爆发后,奥拉亚·埃雷拉和一些具有自由主义倾向的学生加入自由党激进派领导人拉斐尔·乌里韦·乌里韦领导的自由党军队,同保守党政府开战。战争结束后,奥拉亚·埃雷拉继续在国立大学学习,1904年从国立大学毕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06年他前往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东南部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外交和新闻报道。[1]
担任外交部长时的恩里克·奥拉亚·埃雷拉奥拉亚·埃雷拉1909年返回哥伦比亚后,与保守党人卡洛斯·欧亨尼奥·雷斯特雷波、何塞·比森特·孔查、米格尔·阿瓦迪亚·门德斯等人组建“共和联盟”,反对拉斐尔·雷耶斯·普列托总统的独裁统治,迫使雷耶斯下台,1910年他参加了当年的制宪会议,负责修订《1886年宪法》的部分内容;奥拉亚·埃雷拉1910年8月7日~1911年11月23日担任外交部长,1921年11月11日~28日短暂担任农业部长,1921年11月28日~1922年1月4日第二次担任外交部长,1922年5月23日~1930年7月2日担任哥伦比亚驻美国大使。[2]
奥拉亚·埃雷拉总统和他的内阁成员1930年2月,奥拉亚·埃雷拉作为哥伦比亚自由党的总统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获得369934张选票(占总票数的44.6%),以十多万票的领先优势击败哥伦比亚保守党候选人吉列尔莫·巴伦西亚(获得240360张选票,占总票数的29%)和阿尔弗雷多·巴斯克斯·科博(获得213583张选票,占总票数的25.7%)。成功当选为总统,8月7日正式就职,结束了40余年保守党人垄断总统职位的局面。[3]尽管自由党人取得了政权,但保守党人仍控制着国民议会,国家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政策上,都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在自由党执政的头两年,博亚卡省和北桑坦德尔省等地还存在着暴力冲突。[2]
恩里克·阿尔弗雷多·奥拉亚·埃雷拉(3)
恩里克·奥拉亚·埃雷拉奥拉亚·埃雷拉当选总统时,正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期,他上台后进行了部分社会改革,缩减政府开支,举办一些公共工程,重视对陆路运输的投资,修建巴兰基亚至布埃纳文图拉的铁路;1931年颁布新石油法,成立亚马孙地区;进行教育改革,哥伦比亚议会颁布第12号法令,决定进行教育改革,内容包括:建立全国小学教师名册;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准许女子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努力发展技术教育和农业教育,承认新教传教机构,1932年建设路易斯·安赫尔·阿朗戈图书馆,收藏了部分图书中的精品;当年7月通过第1144号法令建立“安德烈斯·曼努埃尔·迪亚斯·贝内罗”士官学院,专门培养空军机械技术人才。在对外关系方面,1932年9月~1933年5月,哥伦比亚同邻国秘鲁发生了“莱蒂西亚争端”(哥伦比亚-秘鲁战争),两国爆发了武装冲突,哥伦比亚因为没有正规海军而失败,1933年5月25日双方停火,[4]后经国际联盟仲裁,哥伦比亚在1934年同秘鲁签订《里约热内卢条约》,解决了这场边界纠纷。[2]
恩里克·奥拉亚·埃雷拉总统的雕像奥拉亚·埃雷拉在1934年8月7日任满卸任,1935年1月30日~9月24日他在自由党政府中担任外交部长,1935年11月24日起担任哥伦比亚驻意大利王国大使,1937年2月18日,大使任上的奥拉亚·埃雷拉因中风在意大利首都罗马逝世,享年57岁。2月20日,奥拉亚·埃雷拉的葬礼在意大利举行,哥伦比亚总统阿方索·洛佩斯·普马雷霍亲自前往意大利出席了他的葬礼,罗马教皇庇护十一世、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外交大臣加莱阿佐·齐亚诺均派代表或亲自出席奥拉亚·埃雷拉的葬礼。奥拉亚·埃雷拉先是葬在罗马的夏季墓地,而后意大利政府将奥拉亚·埃雷拉的遗体转交给哥伦比亚政府,目前,奥拉亚·埃雷拉的遗体安葬在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的中央公墓。[5]
恩里克·奥拉亚·埃雷拉奥拉亚·埃雷拉1911年同玛丽亚·特蕾莎·隆多尼奥结婚,两人共有两个女儿,分别是玛丽亚·奥拉亚·隆多尼奥和露西亚·奥拉亚·隆多尼奥。[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