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伦德拉格

特伦德拉格

目录导航

特伦德拉格

特伦德拉格的名称,出自于当地古老的特伦德部落(Trønder),结合挪威语中的法律(lag)一词,意思是“依法是特伦德的领域”。该区域内,最大的城市是特隆赫姆(Trondheim),曾经是挪威历史上的第一个首都,以及文化上被视为特伦德拉格的首都,来自于特伦德拉格的人,称为特伦德人(Trønder),方言特征是在结尾处常常省略了元音。

默勒-鲁姆斯达尔郡的北默勒(Nordmøre)与鲁姆斯达尔(Romsdal)两地域,以及诺尔兰的宾达尔区(Bindal),传统上也属于特伦德拉格的一部份,当地居民的方言与特伦特拉格非常接近。

邻国瑞典北部耶姆特兰省内的耶姆特兰与海里耶达伦,历史上为特伦德拉格的一部份,因此两地又被称为东特伦德拉格(Öst-Tröndelag)。

历史

数千年前,特伦德拉格就有人类生活,早在日耳曼铁器时代(4世纪至8世纪),散布著许多小王国(被称为fylki),几个小国间会订定共同的法律,有早期的议会与联合政府(thing),建立在夫罗斯塔(Frosta),称为夫罗斯塔庭(Frostating),被视为是人类史上第一个民主政体。

9世纪中叶,拉德(Lade,今特隆赫姆东边)出现一位领主(Jarl)贺孔·格约噶尔松(Håkon Grjotgardsson),拉德领主(Ladejarl,又译作拉德伯爵)的政治影响,一直延续到1030年。

拉德领主包括有:

贺孔·格约噶尔松(Håkon Grjotgardsson),首位拉德领主。

西于尔·贺孔松(Sigurd Håkonsson),贺孔·格约噶尔松之子,被挪威王哈拉尔二世(挪威语:Harald II (Eiriksson) Gråfell)所杀。

贺孔·西于尔松(Håkon Sigurdsson),西于尔·贺孔松之子,与丹麦蓝牙王哈拉尔一世(丹麦语:Harald Blåtand)联手对抗哈拉尔二世,后附庸于蓝牙王,当挪威王奥拉夫一世兴起,贺孔迅速失势,995年被自己的奴隶所杀。

埃里克·贺孔松(Eirik Håkonsson),贺孔·西于尔松之子,与其胞兄弟斯维·贺孔松(Svein Håkonsson),在丹麦王斯万一世(丹麦语:Svend Tveskæg)授权下,从1000年至1012年,统治挪威。

贺孔·埃里克松(Håkon Eiriksson),埃里克·贺孔松之子,在斯万一世授权下,从1012年至1015年,统治挪威。

17世纪中,瑞典国王卡尔十世·古斯塔夫实行扩张主义,与丹麦-挪威争雄,1658年,瑞典占领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双方因此签订罗斯基勒条约,丹麦-挪威将特伦德拉格割让给瑞典王国,两年后再由丹麦-挪威收复。

瑞典国王卡尔十世担心特伦德人会起而反抗,曾于特伦德拉格征兵,约2,000名年龄15岁以上的年青男孩加入瑞典军队,以对抗波兰与勃兰登堡,最后仅有三分之一的特伦德人回到故乡,其中部份被逼安排定居于当时瑞典的国土爱沙尼亚,以利管治。

1804年,特伦德拉格分为南特伦德拉格与北特伦德拉格两个郡。

文化

特隆赫姆有著名的特伦德拉格剧院(Trøndelag Teater),那是特伦德拉格官方提供的大型演出场地;另外在斯蒂克莱斯塔德(Stiklestad,又译作史狄克斯达德),从1954年开始,每年都会演出描述圣奥拉夫二世逝世故事的地方戏剧,成为本区的特色。

本区常为人熟悉的是私酿酒卡斯克(karsk),地方美食有索德(sodd),是一种水煮羊肉与肉球,拌以马铃薯、红萝卜等球茎植物的主食。

本区有一种著名的摇滚乐,融入了地区方言,称为特伦德摇滚;在特隆赫姆另有非常出色的爵士乐。

挪威一种频危的灰特伦德羊(挪威语:Grå trøndersau、英语:Grey Troender),18世纪晚期在特伦德拉格被驯化畜牧,目前仅剩约50头,有关单位正积极复育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