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级驱逐舰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开始出现像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这种装备相控阵雷达搭配垂直发射区域防空导弹的高性能防空驱逐舰,许多其他国家的此类舰艇多已动工建造,导致印度海军国产驱逐舰计划“Project-15”的产物德里级驱逐舰在1997年末服役的时候随即落伍,印度迫于世界形式叫停了德里级驱逐舰的后续建造计划,在德里级的基础上强化舰体隐身设计以及武器装备推出新一代高性能防空驱逐舰,该计划称之为“Project 15A”,鉴于印度国产能力仍然相对薄弱,印度依然选择积极与国外合作的方式设计建造“Project 15A”。
加尔各答号下水仪式有资料显示印度与意大利合作使用其提供的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降低舰体雷达截面积的设计规划;与乌克兰国防工业(Ukroboronprom)合作使用其提供的M-36E燃气涡轮机组为主动力;舰炮方面使用意大利奥托舰炮取代AK-100DP 100mm舰炮,最重要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区域防空导弹部分,印度在2005年放弃了俄制相控阵雷达与3S90E1型垂直发射系统,转而采用与以色列IAI拉斐尔防务合作的巴拉克-8防空导弹,并使用配套的EL/M-2248 MF-STAR相控阵雷达;其他次要武器装备和电子系统也多采用俄制或欧制设备。几番修改之后,于2003年开始的建造工作不断延期。[3]
加尔各答号服役典礼大量修改使得已完成的船段必需反复施工,进而拖慢了建造进度。原本预计在2010年交舰的加尔各答号,到2009年3月仍未安装动力系统与武器系统,2013年9月装上了MF-STAR相控阵雷达系统,11月开始试航,在2014年8月16日进入印度海军服役,比原订计划落后约4年,后续两艘同级舰原先分别预定在2011与2012年交付,也延后4年。而巴拉克防空导弹在2015年初才完成配套,2015年12月29日加尔各答号完成首次防空导弹试射。[4]
加尔各答级与德里级舰首对比加尔各答级舰体布局沿用德里级的基本设计,运用了隐身设计的思想舰体采用折线过渡,舰首武器区布置与德里级相同,舰炮、防空导弹和反潜火箭深弹三个武器区三段阶梯式排列在舰首。主桅杆与舰桥融合在一起,后方分别是第一排烟道,横向补给桁、后桅杆、第二排烟道以及尾楼,第一排烟道两侧挂有两艘硬式突击艇,舰体设计相较于德里级简练许多,没有了德里级复杂的上层结构与各式电子装备天线。
海试中的加尔各答号加尔各达级沿用与德里级相同的柴燃交替动力方式(CODOG),主推进系统是两个由乌克兰提供的M-36E燃气涡轮机组,每个M-36E机组由两具DT-59燃气涡轮机与可反转齿轮组构成,总马力64000匹。辅推进系统是由两具罗尔斯·罗伊斯卑尔根(Rolls-Royce Bergen)提供的KVM-18柴油机,总马力9900匹。电力供应系统与什瓦里克级护卫舰相同,包括四组功率各1MW的丹麦瓦锡兰(Wartsila)WCM-1000/5柴油发电机组,每个机组包含一具康明斯(Cummins)KTA-50G3柴油机与一具基尔洛斯卡尔(Kirloskar)1MV交流发电机。
二号舰科钦号加尔各达级最重要的船电设备就是主桅杆顶端的EL/M-2248 MF-STAR四面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这是当今世界上最轻巧的舰载四面有源相控阵雷达,连同配套设备整个系统重量约9吨。由以色列航空航天(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埃尔塔系统公司(ELTA Systems Ltd)研制。该雷达在S(E/F)频段操作,集合3D对空监视/搜索、平面搜索、多目标同时追踪、威胁警告、目标分类、武器指挥射控等功能。搜索战斗机大小目标的最大距离为250公里,对掠海反舰导弹的自动发现距离在25公里左右。有分析认为该雷达综合性能毫不逊色于法意EMPAR,分辨率和抗杂波能力优于美制SPY-1D。[5]
从舰尾看加尔各答后桅杆顶端是沿用德里级驱逐舰的RAWL02 MK-III远程搜索雷达,用于主桅杆雷达的补充预警。由荷兰信号(Signnal,现泰雷兹防务荷兰公司)研制,荷兰公司代号LW-08,操作在L频段,最大搜索距离300公里,该雷达已授权印度巴拉特电子(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国产化。原本计划采用由以色列埃尔塔公司研制的新型EL/M-2238 STAR三维脉冲多普勒搜索雷达出于未知原因并未在前三艘加尔各答级上出现,该型雷达已装备在印度什瓦里克级护卫舰上实际使用。[6][7]
柯枝号上的机械控制室(MCR)此外,加尔各达级采用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Elbit Systems)72管红外/金属箔条诱饵干扰发射装置搭配以色列拉斐尔(Rafael)的MBAT/RAN-1020多波束干扰系统组成舰上电子对抗手段。此外,舰上还加装开尔文·休斯(Kelvin Hughes)的Nucleus-3 6000A导航系统。使用印度国产HUMSA舰首主/被动声纳。拖曳声纳型号推测为德国阿特拉斯(Atlas Elektronik)的ACTAS低频主动拖曳声纳(Low Frequency Active Towed Sonar,LFTAS)。
舰首武器区加尔各答级换装与什瓦里克级护卫舰相同的奥托·梅莱拉76毫米舰炮超快速型,最高射速120发每分钟,同时也换装用来制导奥托·梅莱拉76毫米的意大利芬梅卡尼卡公司的NA-25X火控雷达;主炮后方是两组八联装3S14E垂直发射系统,装填16枚印俄合作研发的PJ-10布拉莫斯(Brahmos)垂直发射超音速反舰导弹,取代了原本德里级的16发SS-N-25,反舰火力大幅增强,而垂直发射构型也有利于降低雷达截面积。四座AK-630六管30毫米机炮组成近防火力分布在后桅杆下方四周;两具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安装在舰首武器区最高处。
后部发射单元发射防空导弹加尔各答级配备四组八联装巴拉克-8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单元,其中两组位于3S14E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后方,另外两组位于第二排烟道后方的尾楼上。巴拉克-8使用复合主动雷达/影像式红外线寻的(IIR)以及中途数据更新的双向数据链,具备同时接战多目标以及射后不理的能力,使用新的双节脉冲固态火箭推进器, 最大射程提高为70公里。巴拉克-8弹长约为4.5米,弹体直径22.5厘米,固态火箭直径55厘米,发射重量约275千克,战斗部重量为60千克,射程0.5~70公里,最大射高16000米,飞行速度2马赫。[8]
参考数据 | |
---|---|
舰长 | 163米 |
舷宽 | 17.4米 |
吃水 | 6.5米 |
排水量 | 标准6800吨,满载7500吨 |
动力系统 | CODOG4×DT-59燃气涡轮/64000轴马力2×KVM-18柴油机/9900轴马力双轴双舵 |
航速 | 32节 |
续航力 | 8000海里/15节 |
乘员 | 250人 |
船电武装 | |
---|---|
主炮 | 1×奥托·梅莱拉SRGM76mm 64倍径舰炮 |
防空导弹 | 4×八联装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装填48枚巴拉克-8防空导弹) |
反舰导弹 | 2×八联装3S14E垂直发射系统(装填16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 |
反潜武器 | 2×RBU-6000 12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 |
—— | 2×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
近防炮 | 4×AK-630六管30mm机炮 |
舰载机 | 2×卡-28PL或HAL反潜直升机,双机库 |
作战系统 | CMS15A作战管理系统 |
主雷达 | 1×EL/M-2248 MF-STAR主动相控阵雷达(采用四面固定式阵列天线) |
—— | 1×RAWL-02二维长程对空搜索雷达 |
—— | 1×Kelvin Hughes Nucleus-3 6000A导航雷达 |
辅雷达 | 3×MR-212/201平面搜索雷达 |
—— | 1×Garfun-Bal(Plank Shave)反舰导弹火控雷达 |
电子对抗 | 1×Elbit Deseaver 电子对抗/支援系统 |
—— | 4×ZIF-121干扰弹发射器 |
—— | 1×NSTL Maareech先进鱼雷防御系统 |
参考数据 | |
---|---|
舰长 | 163米 |
舷宽 | 17.4米 |
吃水 | 6.5米 |
排水量 | 标准6800吨,满载7500吨 |
动力系统 | CODOG4×DT-59燃气涡轮/64000轴马力2×KVM-18柴油机/9900轴马力双轴双舵 |
航速 | 32节 |
续航力 | 8000海里/15节 |
乘员 | 250人 |
船电武装 | |
---|---|
主炮 | 1×奥托·梅莱拉SRGM76mm 64倍径舰炮 |
防空导弹 | 4×八联装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装填48枚巴拉克-8防空导弹) |
反舰导弹 | 2×八联装3S14E垂直发射系统(装填16枚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 |
反潜武器 | 2×RBU-6000 12联装反潜火箭发射器 |
—— | 2×四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 |
近防炮 | 4×AK-630六管30mm机炮 |
舰载机 | 2×卡-28PL或HAL反潜直升机,双机库 |
作战系统 | CMS15A作战管理系统 |
主雷达 | 1×EL/M-2248 MF-STAR主动相控阵雷达(采用四面固定式阵列天线) |
—— | 1×RAWL-02二维长程对空搜索雷达 |
—— | 1×Kelvin Hughes Nucleus-3 6000A导航雷达 |
辅雷达 | 3×MR-212/201平面搜索雷达 |
—— | 1×Garfun-Bal(Plank Shave)反舰导弹火控雷达 |
电子对抗 | 1×Elbit Deseaver 电子对抗/支援系统 |
—— | 4×ZIF-121干扰弹发射器 |
—— | 1×NSTL Maareech先进鱼雷防御系统 |
维沙卡帕特南号动工仪式2009年3月中旬,印度国防采购评议会(DAC)又决议增购四艘加尔各答级进一步改良型号,称之为“Project 15B”,其满载排水量估计会增至8000吨,设计上将进一步改善上层结构的隐身外型。武器方面,15B打算配备印度开发的无畏(Nirbhay)对地巡航导弹(射程1000公里)以及射程300公里的布拉莫斯-2(Brahmos-2)超音速反舰导弹 ,MF-STAR相控阵雷达与巴拉克-8防空导弹系统的性能也可能进一步强化(以色列在进一步强化巴拉克-8的射程与性能,包括增加拦截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而印度称之为ER-SAM)。[9][10]
维沙卡帕特南号下水仪式2010年8月初,印度国防部正式批准建造四艘“Project 15B”并送交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Cabinet Committee on Security)审查,在12月8日获得印度内阁通过,总预算66亿美元,仍由马扎冈造船厂建造 ,预定2018至2024年服役。在2013年10月12日,首艘“Project 15B”举行安放龙骨的仪式,2015年4月20日下水,命名为维沙卡帕特南号(INS Visakhapatnam)。2015年1月初,印度国防部宣布购买13座奥托·梅莱拉127mm 64倍径舰炮,合约价值2.43亿美元并包含技术转让,推测该炮将会成为“Project 15B”的主炮。[11]
舰名 | 番号 | 开工 | 下水 | 服役 | 母港 |
---|---|---|---|---|---|
加尔各答 | D63 | 2003年9月27日 | 2006年3月30日 | 2014年8月16日 | 孟买 |
科钦 | D64 | 2005年10月25日 | 2009年9月18日 | 2015年9月30日 | 卡瓦尔 |
金奈 | D65 | 2006年2月21日 | 2010年4月1日 | 2016年11月21日 | 孟买 |
维沙卡帕特南 | D66 | 2013年10月12日 | 2015年4月20日 | 预计2019年 | 未知 |
博尔本德尔 | D67 | 未知 | 未知 | 预计2020年 | 未知 |
莫尔穆加奥 | D68 | 未知 | 未知 | 预计2022年 | 未知 |
巴拉迪布 | D69 | 未知 | 未知 | 预计2024年 | 未知 |
[12][13][14][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