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8月1日)
平装: 27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3928949
条形码: 9787503928949
尺寸: 22.6 x 16 x 1.4 cm
重量: 422 g
相声大师马三立,在舞台上是欢乐的源泉。然而在生活中,他还这么富于奇光异彩吗?他还是命运的宠儿吗?艺术家的生活是淘尽了金的沙砾,《马三立别传》带你接触真实的世界,一个富于市井色彩的马三立,揭示他鲜为人知的生活,从贫寒童年到闯荡江湖的青年,从声名鹊起到下放改造,从苦水中淬炼过到重见天日,几番大起大落,细腻动人。书中对人生的体悟透彻深刻,是一本别具一格的《马三立传记》。《马三立别传》由刘连群编著。
序
一半的马三立冯骥才
引子
“我生下来就是个糊涂人
求学
·第一个“包袱”:校服
·体操班上的明星
·明白又糊涂
·书恋
问艺
·初入山门
·粥之谜
·山后练鞭
·五棵冰棍儿
撂地
·天地之间
·四海之内
·青楼之下
齐家
·红烛泪先湿
·丁氏夜奔
·五碗炸酱面
·大病一场
·山门贵客:鸭子刘
闯荡
·人啊,人
·愤怒的“财神”
·泉城乡思
·人往高处走
·走马换将
·误入虎口
·孔乡戏孑乙
·大破台
·夜泊秦淮《卖挂票》
·留下个难接的“坑”
·饿则思变
·马不停蹄
·撒欢的一年
·古城待晓
·新婚启事及其前因后果
·巧杀回马枪
·二十年回头一望
迎春
·跨过鸭绿江
·下榻恭王府
·啊,大海
·回马关东
“买猴儿”
·“马大哈”出世
·这马和那马
·都来和我握手
·在劫难逃
·男儿有泪
·火烧连营
·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
·乐不思蜀
·重见天日
长乐
·老马纵横
·此情绵绵
·无限夕阳
·马三立之墓
后记
传余补记
附录
·《马三立别传》之外
·一本没有读完的书
·“逗你玩儿”之余
《马三立别传》内容包括求学,问艺,撂地,齐家,闯荡,迎春,长乐等一系列的故事。马三立,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回族,1914年生于北京,祖籍甘肃永昌县。出生于曲艺世家。家庭环境使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对相声艺术十分熟悉。在父兄的熏陶下,打下“说”、“学”、“逗”、“唱”的深厚功底。
一半的马三立
冯骥才
连群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为幽默大师马三立先生写传!我说难,是说很难写好。
别以为幽默大师的生活就一定妙趣横生。何况马三立在几代观众心中已经迷人地创造了自己——大耳凹腮,总睁不开的一双小眼,细瘦的身条在灰布大褂里晃来晃去;哑嗓子说起来从容又机警,傻乎乎的表情中夹带着锐利;对于他,最普通的事物下也可以挖出笑料,最平常的语言也能刺激人的笑神经……这个形象是他用智慧、才气和想象力创造的,但如果把他拉回到日复一日的实际生活中去,还会这么富于奇光异彩吗?艺术家的生活是淘尽了金的沙砾。他们把生命中的精华全部贡献给艺术,剩给自己的往往只是乏味、枯索和疲惫不堪。别指望着舞台上十几分钟的马三立和生活中几十年的马三立是一个样子。在这标题上颇具畅销意味的后面,怎样才能写得具有魅力、深度和阅读价值?
连群叫我从中看到他的聪明。
他恰恰不去为了贴近这个巨型笑星的舞台形象,硬从马三立经历中寻找趣闻笑话,渲染成篇,而把这位艺术中的幽默大师变成生活中的滑稽人。他使用了看上去最老实的办法,把生活中的马三立原原本本地端出来。他甚至根本不去碰那个充满魅力的马三立的舞台形象,而是全力地、忠实地去创造马三立的生活形象或叫人生形象。这只是一半的马三立,而且比不上舞台上的马三立那么光彩夺目,那么令人捧腹,那么充满戏剧性,但这恰恰是真实可信却鲜为人知的马三立本人。
看看这一半马三立吧!原来他几十年生涯中一直坎坎坷坷,从来不是命运的宠儿和生活的骄子,更没有飞黄腾达而只有艺术上的成功。这成功带着人生的苦涩,欢乐也并不轻松,赞许只能招来小小的嘀咕。他更多的岁月生活在社会的低层:一个富于市井色彩的人。朝夕与普通百姓相处,亲近者都感受到他的为人——平和、憨厚、正直、富于同情心。然而,他舞台上那些辛辣、尖锐、不留情面.、甚至有点刻薄,又是从何而来?他因何又成为人们印象中一个欢乐的源泉?
读者是带着脑袋读书的。
联想是阅读的思维。连群完全悟到这一层,他才胆敢省略掉为读者熟悉的那一半马三立,而把笔墨集中在这一半陌生的马三立身上。他着力发扬这一半的优势与价值,并通过他丰富的社会生活、历史风情、梨园掌故等丰富的知识,活生生地复原了这位幽默大师大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相信读者会把两半马三立——书上的和自己心中的——合并成一个,从而获得出更完整、充实、立体的马三立来。这种合并是读者的再创造。通过再创造,便会弄懂生活和艺术在艺术家灵魂中互为因果的关系,弄懂幽默不仅仅是一种才能,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人生向往和人生武器。
一部传记如果把主人公写得使人们感到更接近,更亲切,并被得到理解,那不就是成功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