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援助计划就是“给穷人盖房子。”
2009年4月初,联合国全球住房基金会(Global Housing Fundation下称“GHF”)主席Tim Wilkens表示,将在中国实施2.5亿美元的援助住房计划。这项计划将在3个月后由基金会的亚太地区董事会宣布具体的实施措施。
据GHF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超过10亿人生活在贫民窟中。GHF作为一只非牟利性质的基金,将在各国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为穷人或低收入者提供购房贷款。联合国通过联合国人居署的人类居住计划,将全球住房基金会对贫民居住区的改善作为一个“模板”推广。
Tim Wilkens来到中国,在推广他在美国加州的住房产品的同时,也在为这只基金将在中国的援助计划做准备。
只有2%的坏账率
《21世纪》:世界各地的收入水平并不一样,GHF怎么认定“低收入群体”,也就是合格的购房者?
Tim Wilkens:联合国会通过调查来确定低收入者。我们会要求这些申请人填写详细的资料,当地政府也会协助定义低收入人群。
《21世纪》:购房者都是低收入人群,GHF是否会担心产生“断供”的问题,就像现在的次级债风波一样?
Tim Wilkens:我们不担心低收入家庭不付款,在我们基金成立的几十年历史中,帮助过很多国家城市的低收入人士,历史上只有少于2%的坏账率。
《21世纪》:具体如何向穷人提供贷款?
Tim Wilkens:联合国将邀请当地政府在土地上给予帮助,提供优惠的土地以及配套设施。主要是建设小户型的房屋。具体有两种标准的房屋,40平方米和50平方米。所有的房屋都配有浴室、厨房、两间卧室,以及干净的自来水,一个化粪池系统。
GHF为这些低收入群体的购房者提供按揭贷款。本地的银行首先为这些人提供按揭,一年之后,基金将90%的按揭买下,为银行分担风险。GHF的按揭利率将低于本地银行的利率。如在中美地区银行市场按揭贷款利率为12%,但GHF的利率为8%。在中国应该也会低于现在的利率。
房屋的建设将邀请本地的开发商来承担,GHF也会给予开发商合理的利润作为回报。
《21世纪》:整个GHF的规模有多大?
Tim Wilkens:这只基金的规模每年都在扩大。捐助者是来自私人个体捐款,很多来自美国。这是一只与联合国一起合作的私募的慈善基金。
美国房地产“危”中有“机”
Tim Wilkens也在美国从事分时度假产品开发,他向记者分析了美国目前的房地产形势。
《21世纪》:美国目前楼市被形容为一个噩梦,您觉得目前美国市场情况如何?
Tim Wilkens:整个房地产市场,包括土地价格都在下降,不同城市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不一样,一些城市房价只有3%、4%的跌幅,一些城市已经跌了40%。在密歇根这种汽车工业城市,房价下降了60%,主要是汽车行业严重亏损,失业率很高,引发了房地产的崩溃。但在加州,IT行业仍然强劲,土地价格、房产价格降幅不大。
土地价格相对于房价下降幅度更大,因为银行虽然收紧了开发商的贷款,但一些开发商仍然能够获得贷款,知名开发商仍然有优惠的利率,甚至低至4.5厘,也有些开发商是9厘。但是目前已经没有银行愿意为购买土地发放贷款。
《21世纪》:作为开发商,你们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Tim Wilkens:在楼市萎缩的情况下也有一些好的机会。1980年代德州房地产市场崩溃时,有专门的收购基金收购烂尾的项目。我买过一千多个这样的项目,再建后售出。很多人想做这类业务,但很少人能够在这类业务上赚到钱。有很多人乘机收购了物业,结果还是烂在自己手里。这种业务比自己开发要复杂得多。你必须要很小心,要知道这个项目为什么垮了,债权债务关系是不是很复杂,而且要了解市场什么时候能够回暖,项目不能继续烂在自己手里。
目前这是收购项目的很好机会,这种收购是可以贷款的。美国政府的政策现在更为宽松,过去要求购买证件齐全的土地,一年半内一定要动工,现在已经宽限到三年。
《21世纪》:您怎么看待美国经济?
Tim Wilkens:美国在印很多钱,虽然效果不会很快显示出来,但2011年经济就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