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与膀胱相表里

中文名 肾与膀胱相表里
强调 行、走、坐、卧中养
目录导航

简介

中医认为,小便通畅是太阳膀胱经气足的表现。膀胱经气是主管存储津液与防御外邪的,它又与肾相表里,也就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是说膀胱受肾管。用一个浅显的例子说,如果小便不通畅,就是肾出了问题。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有时会激灵一下。但是老人的打激灵和小孩的打激灵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肾气不足以用,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以小便时气一往下走,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空,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就空了。

所以说,古人非常强调在行、走、坐、卧中养生,包括大小便时也能养生。在小便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原则,就是一定要咬住后槽牙,因为肾主骨,牙齿是肾经的外现,牙齿也是骨头的象,它在骨头中是最为密固的,也是收敛气最足的。所以,牙齿好不好,是肾气的问题。在小便的时候咬住牙关是有原则的,就是要“肾齿两枚如咬物”,“如咬物”就是好像咬住东西,实际上就是保持气机内收的一个状态,收敛住自己的肾气,让它不外泄。

存储津液,气化出焉

膀胱经在人体经脉中是最长的一条经脉。申时在十二生肖里对应的是猴子。猴子是上蹿下跳的,可以上到最高处,也可以下到最低处,这就是猴性,这就是膀胱经的象。膀胱是主存储津液的,“气化则能出焉”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在临床当中,有很多人会患上干燥症。所谓干燥症就是口唇干燥,这种病在老人那里特别多。因为嘴巴里的唾液是为肾所主,一遇到干燥症很多人就认为是肾阴虚,就拼命地补肾阴,往往会越补越口干。其实,人体的肾就像水池或沼泽,要想让它升上来,一定要靠太阳的气化作用,而膀胱经的气化功能就相当于太阳,膀胱经的气化功能好的话,就能够把肾水带上来,我们嘴里就有唾液。如果气化功能不好的话,阳气不足,肾水也上不来,就会口唇干燥。所以治这个病不妨换个思路,从肾阳和膀胱经的气化功能方面多下些工夫。

肾与膀胱相表里,又与膀胱相通,膀胱的气化有赖于肾气的蒸腾。所以,肾的病变常常会导致膀胱的气化失司,引起尿量、排尿次数及排尿时间的改变。膀胱的病变有实有虚,虚症常常是由肾虚引起的。

同样,膀胱经的病变也常常会转入肾经。“风厥”多是由于膀胱经的病症转入了肾经所致。《内经》中说:“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足太阳膀胱经统领人体阳气,为一身之表,外界的风邪首先侵袭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经的热邪影响到肾经,肾经的气机逆而上冲便形成了风厥。

我曾医治过这样一个病人,他全身发热,大汗淋漓。一般情况下,人出汗之后就会退烧,身体就会痊愈。但这位病人汗出以后身体依然发热,内心烦闷。我给他诊脉之后,确认这就是典型的风厥病,是风邪由膀胱经转入了肾经。我马上给他按摩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并开了一剂中药,第二天就好了。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