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旧县志早有“山有文禽奇兽,美鹿争鸣”之说,桃红岭梅花鹿渊源无人考证,但当地群众对梅花鹿有传统的偏爱,视之为“神鹿”,是人们内心吉祥如意的象征。
桃红岭保护区位于长江下游,江西省最北沿彭泽县的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2′-116°43′,北纬29°42′-29°53′。保护区东、北、西三面以公路为界,分别与东升镇、上十岭垦殖场、黄花乡、黄岭乡相毗邻,南面地形较复杂,以沟谷为界与杨梓乡接壤,南北最长为18.25KM,东西最宽13.4KM,总面积12500KM2。
梅花鹿在分类上隶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为东亚特有种.目前野生梅花鹿总数仅有1000头左右,濒临灭绝,极为珍贵,已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编写的红皮书列为频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生梅花鹿在本保护区主要分布于桃红岭、显灵庵、陡岭、南蜡烛尖、以及龙王殿一带,由于近年保护区在生保护措施力度非凡,成效显着,野生梅花鹿活动的区域已向桃红山外围扩展,种群数量呈一升趋势。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的科学价值和药用价值,其药用价值为鹿科动物之最.梅花鹿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其体态秀逸潇洒,毛色雅致悦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桃红岭保护区地处赣北与安徽省交界的九江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九江市为中心,铁路、干线公路和空中、水上航线齐备的海陆空交通网络,使九江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区内实现了县县、乡乡、村村通公路,沟通了赣、皖边区,改变了历史上道路交通闭塞的状况。交通条件的大为改观,使保护区融入了以庐山为中心“庐山--石钟山--龙宫洞--桃红岭--小鞋山--小姑山--九华山”的旅游带,以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的区位优势。
保护区维管束植物有1200余种。 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现在植被主要为亚热带灌草丛或灌丛。海拔250米以上主要为马尾松疏林灌丛,及由高中草本植物组成灌木草丛。灌木有胡枝子、大叶胡枝子及苦槠、青冈栎等。海拔250米以下溪谷山坡还残留有次生苦槠、青冈栎、木荷常绿阔叶林及苦槠、木荷、小叶栎、白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还有半人工杉木林、杉竹混交林、油茶林等。溪流两岸还有高大的斑茅草丛分布。
区内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如桔梗科的苦叶沙参、桔梗;伞形科的白花前胡、竹叶柴胡;百合科的土茯苓、百合。其中葛藤、紫花地丁、乌饭树的叶、果以及茅栗叶、耳叶牛皮消、羊乳、玉竹、黄精、美丽胡枝子、蕨类及苔藓等都是梅花鹿喜食植物。梅花鹿之所以药用价值高,可能是与它吸收这些植物的特殊营养成分有关。
桃红岭动物资源更具特色。桃红岭有鸟兽182种。其中,鸟类140种,兽类42种,昆虫484种。除梅花鹿外,还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苏门铃、豺等。桃红岭保护区不仅是南方亚种梅花鹿的故乡,众多珍稀野生动物资源的宝库,其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十分丰富,已成为中国科研开发的重要基地,科普教育的必备课堂及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科研监测是保护区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为保护管理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在桃红岭保护区开展以保护野生梅花鹿种群为主要的内容的科研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梅花鹿资源监测
对保护区内的野生梅花鹿种群数量、分布、迁移、繁殖状况等到进行监测,以掌握最新动态,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为保护和发展野生梅花鹿种群提供科学依据。
(2)梅花鹿生境状况监测
桃红岭保护区保存了江西典型的天然亚热带灌草丛生态系统,大范围的灌草丛植被群落构成了野生梅花鹿种群的重要栖息地,为积累和掌握有关数据,及时了解其演替规律,需要通过遥感资料判读、设置样方调查和进行长期定位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梅花鹿生境状况实施监测。
(3)野生梅花鹿生态学特性监测
通过对梅花鹿栖息环境、活动规律以及繁殖、食性等生态习性的监测,查清影响梅花鹿生存、繁殖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梅花鹿适生系统的恢复营建、资源保护、救护与驯养繁殖等提供科学依据。
(4)豺生态特性监测
通过对豺生活习性的监测,查清影响豺生存、繁殖的主要生态因子,以及对梅花鹿生存构成威胁的极限数量, 为既有效保护豺,又有利于梅花鹿种群优化繁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5)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监测
桃红岭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活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监测可以正确评价这些影响为确定保护区内的旅游发展方向、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使旅游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达到和谐统一。
(6)社区监测
桃红岭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带社区的生产生活、活动会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开展社区共管工作,制定社区资源管理计划,可以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通过监测,评价社区共管工作的成效。
(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范围调查
由于对部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分布范围不太清楚,为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应采用样方调查和野外巡护相结合的方式,对保护区内的豺、云豹、穿山甲、金猫、豹、獐等野生动物分布范围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范围,绘制分布图。
(8)省级珍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调查
桃红岭保护区存有许多省级野生保护植物,但目前对其分布范围不太清楚。为给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需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法,对区内省级野生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数量及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绘制分布图,通过对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保护措施。
(9)保护区内梅花鹿天敌的调查
保护区内梅花鹿的天敌主要是豺和狼,尤以豺的危害为大。豺常结群活动,少则3-5只,多则十几只围捕梅花鹿,对幼鹿、老龄鹿、临产母鹿及弱体鹿的危害最大。豺、狼的数量已直接威胁到梅花鹿种群的生存。但保持一定数量的天敌既可保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维护生态平衡,又可起到自然淘汰劣质个体、促进梅花鹿种群进化的作用,具豺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狼为省重点保护动物,对其作专项调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开展天敌控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通过调查,查明桃红岭保护区内种群分布情况、栖息地情况及主要生态因子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梅花鹿与天敌种间互作研究,从而提出有效的保护和控制措施。专项调查内容包括:分布规律、栖息地、气候特征、地形、植被类型等。
●举办夏令营和成立专门的宣传队
组织保护区人员定期到社区作报告、召开座谈会,促进双方对保护知识的沟通与交流;举办保护梅花鹿的巡回展览,在社区采取展示板、墙报、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为社区学校提供参观、实习的条件,使更多的人们熟知自然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中小学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夏令营,组织学生到保护区开展野外活动,使他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可在暑假期间,与有关单位联合组织江西省内的中小学生到桃红岭保护区举办夏令活动。成立专门人员定期到社区进行自然保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他们的环保法律意识。
●制作视听材料
视听材料是公众了解保护区的直观材料。专门印制一套全面介绍保护区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科学研究、旅游等情况的宣传品,出版图面和文字宣传材料以增进公众对保护区的了解与认识;制作一套介绍保护区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梅花鹿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录相片和幻灯片,向保护区内及周边地区居民、游客特别是中小学生播放,既可以提高桃红岭保护区的知名度,还可以逐步地使人们增加对梅花鹿和大自然的了解,并加入到自觉保护梅花鹿和大自然的队伍中来。此外,在门票、导游图和向参观者发放的纪念册上,印制保护对象及保护区有关的介绍材料、保护生态环境的警语和要求,使游客对保护区重要性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制作宣传标牌
宣传牌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可用来介绍保护区情况,标示保护区的多种内容,告诉人们如何保护大自然。为此,在保护区的入口处和区内居民集中居住区设8处信息栏。在旅游区内的各景区、景点、居民集中居住区、要上山路口以及核心区周围等特别需要保护的区域设宣传牌几十块。标牌尽量使用直观性图示,向人们介绍关于梅花鹿等珍稀动物的科普知识,提高人们的科学知识水平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建设标本馆
为扩大宣教范围,加强宣教工作力度,同时尽量减少管理成本,规划将标本馆建在宣教培训中心内,扩大原有规模,面积为400m2。充分利用光、电、声像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其它高科技手段展示动植物标本,将参观者带入栩栩如生的大自然。
●建设宣传培训中心
以科普教育区为重点,对位于龙城镇的现保护区管理局办公楼进行改造和扩建,建设宣教培训中心。设图片资料展鉴、技术培训、录相、电影、电视片放映、座谈、交流研讨等到场所。通过对桃红岭保护区的生物、生态、历史、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的信息以图片、文字、录相、幻灯等形式的展示,告诉公众在保护区将能看到什么,怎么保护梅花鹿等自然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宣教培训中心容接待、宣传、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维修、改造、扩建总面积为2000m2,一次接待能力300人左右。宣教培训中心建设应从长远着眼,在建筑风格和设施配备方面力争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梅花鹿在灌草丛中徜徉,豹、豺、狼等到猛兽在林间出没,河麂、苏门羚在灌草丛中游憩,老鹰在蓝天白云之间翱翔,杜鹃、白鹇跳跃于枝头,啼鸣不绝于耳。保护区一望无际的林海中,纯林片片杂林斑斑,各种植被类型绚丽多彩,有层次分明的马尾松林,有繁茂整齐的杉木林,有饱经沧桑的古木树王,更有迎风傲立的亚热带灌木林和珍稀名贵的药用植物林。桃红岭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集山水、天然植物、野生动物等多种自然景观和历史古迹于一体,是观光旅游、休养避暑、科普宣传的理想处所,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
(1)山地景观
桃红岭保护区内有起伏的丘陵和绵延的群山,群山之上有位于桃红山的区内最高峰---猫鹰窝,海拔536.6m;山下溪水淙淙,林间灌草缠绕。桃红山四季如画,春天玉兰绽放,带来万紫千红,山花烂漫;夏日绿荫蔽日,引来鸟语花香,凉风习习;入秋天高气爽,撒下满山红叶,野果累累;严冬银装素裹,铸就雪杉傲立,洁白天地。
(2)水域景观
桃红岭保护区内山青水秀,丛林中流淌着股股山泉,涓涓溪流,清澈如镜,曲折悠长。时而舒缓,时而飞流,时而宁静,时而四伏。主要小溪下游,有九个中小型水库棋布,睛空万里之日,微风吹拂,碧波荡漾,似明镜与苍天相照。
(3)生物景观
桃红岭保护区由于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生物种类繁多,动、植物珍稀奇特,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生物旅游资源。
(4)白马山
位于保护区西南,以山、水、天然植物、野生动物等多种自然景观而独具特色。春夏季节,山上林木葱郁,岭曲峰险,飞禽走兽处处可见,奇花异草美不胜收;环境幽静,大气清纯,水质优良,气候宜人,不类尘世;入秋天高气爽,层林尽染,别有情趣。
(5)神仙洞
位于白马山中,依据当地地形地貌判断,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目前尚未开发,但据附近居民传说,此洞一直通往长江边,极具有开发价值。
(6)旧县塔
位于黄岭乡。据民国《江西通志》载:“塔为唐代所建,重修于明代。”旧县塔为砖土结构,塔体呈六面棱锥形,塔高30m,内周围长19.7m,底座直径6.28m,中空占面积29.6m2,层层有独特花纹,虽历经沧桑风雨,侵蚀剥落,而花纹犹清晰可见,极具唐代建筑风格。1954年省文化局专家根据花纹的刀法风格,确认为唐代雕刻艺术。日军攻陷黄岭时,曾炮击此塔,塔身上弹痕累累,虽残损圮坏,遍体鳞伤,仍挺拔巍巍,傲然屹立。
(7)动植物标本室
桃红岭保护区可供参观的动植物标本近三百份,梅花鹿、云豹、白颈长尾雉及其它野生动植物的生态标本栩栩如生,区内分布的大多数陆栖椎动物都有生态标本,是目前九江市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动植物标本室。现在标本室已成为参观旅游的重点景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