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三联学院

中文名 安徽三联学院
院校代码 10959
党委书记 王光虎
官网 https://www.slu.edu.cn/
创办时间 1997年
高职专业 8个
录取批次 本科二批
办学性质 民办高校
院训 厚德、博学、砺能、树人
所属企业 安徽三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别 理工类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6)1997年,由安徽三联投资集团投资创办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高校“三联学院”。

1999年,学校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职),并更名为民办三联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学校获批成立党委。

2008年,教育部同意在民办三联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建立安徽三联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

2011年,学校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9年,三联学院的成立已分别载入安徽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新中国成立70年安徽大事记[10]

2019年,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5]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0个,开办本科专业46个。[5]

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

高职专业

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安全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财会学院

财务管理、会计学

会计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动漫与数字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外语学院

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

护理学院

护理学、本科健康服务与管理

机器人工程学院

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基础部

-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体育部

-

参考资料:[11][12][13][14][15][16][17][18][19][20][21]       

师资力量

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

高职专业

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安全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财会学院

财务管理、会计学

会计

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金融、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动漫与数字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

外语学院

英语、日语、商务英语、翻译

商务英语

护理学院

护理学、本科健康服务与管理

机器人工程学院

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基础部

-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

体育部

-

参考资料:[11][12][13][14][15][16][17][18][19][20][21]       

教学建设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2019- 2020年,学院有专任教师820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632人,外聘教师375人,折合外聘教师187.5人。折合在校生17528人,综合生师比21.36:1。 [31]  学校拥有5个省级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名师:金会庆

省级教学团队: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财务管理教学团队、电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机械工程教学团队、交通安全教学团队[5]

合作交流

安徽三联学院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于2017年获批“安徽省创业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省级一流(品牌)专业2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1个、省级新专业建设项目4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MOOC2门;拥有“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8项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等13项省级质量工程重点教学项目。[5]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毕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16项为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等22项为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软件技术实习实训中心”为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网络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5]

国家或省规划教材:《新编实用英语拓展教程》《新编实用英语》《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经济法》《新活力旅游英语》《英语(第二版)扩展教程1》《ASP.NET 程序设计项目教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市场营销学教程》等

省级一流教材建设项目:《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学》《会计学基础》

省级一流(品牌)专业:交通运输、动画

省级特色专业:市场营销、交通运输、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英语、环境设计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交通运输、英语、电子信息工程、动画、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商务英语

省级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专业: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动画

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软件技术实习实训中心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5]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道路工程测量(振兴计划)

省级MOOC:大学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

学术研究

与国际大学合作办学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日本西九州大学、大阪产业大学、东京福祉大学、北陆大学、法政大学、东北多文化学院,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WAIFS学院,韩国国立交通大学、拿撒勒大学、忠北大学、培材大学、济州大学,美国布莱诺大学等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5]

与国内大学合作办学

安徽科技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2]  山东交通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安庆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安徽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组建了交通安全应用技术、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数字艺术等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安徽竹稞学宫文化研究中心、亚洲文化研究中心、剪纸艺术研究中心、贸易与竞争政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其中“交通安全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安徽省承接单位,“剪纸艺术研究中心”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交通信息与安全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3]

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暨安徽三联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获安徽省科技厅批复并授牌。[5]

学术资源

2014年度,学校科研成果共计336项,其中,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4篇(其中SCI4篇)。

安徽三联学院2014年度教师优秀成果展--论文安徽三联学院2014年度教师优秀成果展--论文

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显示,2010-2017年,安徽三联学院的科技经费共1729.7万元,科技课题共341项,发表的学术论文共577篇。[23]

学校2010-2017年科研经费与成果
年份 科技经费 科技课题总数 学术论文
2010年 156.2万元 13项 32篇
2011年 134.8万元 20项 45篇
2012年 175.8万元 30项 68篇
2013年 222万元 34项 70篇
2014年 233万元 56项 79篇
2015年 254万元 48项 87篇
2016年 263.8万元 67项 83篇
2017年 290.1万元 73项 113篇
表中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23]

文化传统

学校2010-2017年科研经费与成果
年份 科技经费 科技课题总数 学术论文
2010年 156.2万元 13项 32篇
2011年 134.8万元 20项 45篇
2012年 175.8万元 30项 68篇
2013年 222万元 34项 70篇
2014年 233万元 56项 79篇
2015年 254万元 48项 87篇
2016年 263.8万元 67项 83篇
2017年 290.1万元 73项 113篇
表中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公布的统计调查文件[23]

学校标识

  • 馆藏资源

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文献资源总量434.1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11.15万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种数323万种,生均纸质图书63.8册。2019年生均纸质图书进书量3.1册。中外文期刊481种,报纸42种。拥有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资源库、独秀中文学术搜索数据库、银符在线考试资源库、环球英语多媒体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31个。加强与“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24]

  • 学术期刊

《安徽三联学院学术研究》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三联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季刊,主要栏目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交通工程、教学研究与科研管理、工程科技与技术创新、医药科技、法律研究与经济管理、语言文学与艺术研究等。

精神文化

现任领导

校徽校徽

校徽的内圆,有三个树立的平行四边形和一个小三角形,象征着三联学院的名称,下方的数字注明了学院创办的时间1997年,白色象征和平、神圣、纯洁;辅助色彩——深蓝色,代表文明知识、绿色、青春。

校徽外形——圆形,代表吉祥,圆满,庄重。

校区环境

学校精神:勇闯难关、拼搏向前;开拓创新、争创辉煌

校风:尚学、求实、大爱、创新

教风:重德、博学、乐教、爱生

学风:勤学、敏行、守信、致用[25]

校训:厚德、博学、砺能、树人

校歌:《三联歌》

工作作风: 高效  廉洁  勤勉  务实

办学定位

类 型:地方性、应用型;

层 次:以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适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以工为主,管、经、艺、文、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工程技术、管理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

发展目标:“国内知名、省内一流、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学校荣誉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余皖生
校长 金会庆
省教育督导专员、校党委书记 王光虎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鲁先长
副校长 张树林、洪梅、操晓峰、蔡文芬、江秀丽、刘铮、宋梦岚、傅炜
财务总监 范兆红
校长助理 傅炜、王峰、李媛媛

资料来源:2022年5月安徽三联学院官网[2]

获得荣誉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余皖生
校长 金会庆
省教育督导专员、校党委书记 王光虎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鲁先长
副校长 张树林、洪梅、操晓峰、蔡文芬、江秀丽、刘铮、宋梦岚、傅炜
财务总监 范兆红
校长助理 傅炜、王峰、李媛媛

获得排名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14)学校占地面积780余亩、校舍面积31万多平方米

报考条件

词条图册

2004、2008、2009、2010年,学校先后四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校园风光(14张)2011、2012年,学校连续两次被授予“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1至2016年,学校连续六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

2013年,学校获评“安徽省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5A单位”。

2014年,荣获“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优秀人力资源输入基地”、“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4、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2014、2017年,荣获安徽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 

2018年荣获科技部和国家奖励办公室颁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荣获2018年度“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 

2020年,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2022年,荣获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健康校园大赛暨AI体能赛健康校园一等奖。[26] 

2023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ERP管理大赛安徽三联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27]

2023年,荣获“2022年度最具创新精神高校奖”。[28]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