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狄亚克

目录导航

人物生平

  孔狄亚克出生于法国南部格勒诺布尔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哥哥是著名的空想共产主义者马布利。年轻时就读于里昂耶酥会专科学校,毕业于巴黎索邦神学

  院。在巴黎期间,结识了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并为《百科全书》撰稿,积极参加了启蒙运动。1752年获柏林王家科学院院士称号,1768年被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当过天主教神甫,巴马公爵的家庭教师,修道院院长。晚年置身于激烈的哲学论战之外,从1772年起离开巴黎隐居乡村。

主要著作

  主要哲学著作有《人类知识起源论》、《体系论》和《感觉论》等。

  孔狄亚克深受洛克经验论的影响,他的哲学贡献主要在于对17世纪唯理论形而上学的批判,和对洛克经验论的发展和完善,这些工作对法国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基础理论

  孔狄亚克把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发展为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他认为心灵有自己发展的能力,知识是由感觉引起的观念形成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由感觉转化来的,都是变相的感觉,并认为心理的复杂性 不是由于感觉有多种,一种感觉也一样可以转变出一切高级的心理功能,如记忆、判断、抽象等作用。他认为感觉越新近,越容易回忆;感觉越生动,也越容易回忆。孔狄亚克还认为,感觉过程总是伴随愉快和不愉快。愉快的经验就延续和重复,不愉快的就可能停止。这样孔狄亚克样就形成了感觉主义心理学的思想体系。

唯理论批判

  孔狄亚克从洛克经验论的立场出发,批判了笛卡尔等人的唯理论,特别是天赋观念论。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来自感觉,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来源,天赋观念论明显是违背经验的。按照天赋观念论,我们只能在远离感觉的观念中获得关于自然的知识,必须相信清楚明白的观念是由一个不会欺骗人的实体即上帝铭刻在我们心中的。实际上,这不仅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反而会产生一些荒唐可笑的意见。所以,我们应该抛弃天赋观念论的假设。

  孔狄亚克也批判了莱布尼茨的单子论。莱布尼茨的单子是脱离了肉体的精神性实体,他用以说明单子的力和知觉也是不依赖于肉体的力和不依赖于感官的知觉。然而实际上,如果没有对象作用于感官从而造成印象,灵魂就不可能体验到任何东西。所以,莱布尼茨在单子问题上“什么也没有说明”,他的体系“完全是儿戏”。

  孔狄亚克亦从感觉论的立场出发,批判了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象“实体”这样的抽象观念不过是存在于感觉观念中的东西的总和,并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我们在我们的认识对象上面觉察到的,是一些不同的性质;……但是我们并不能发现那种作为它们的基础的东西”即实体,所以实体的本性是不可知的,将实体看作是自因而且是万物的原因更是有欠妥当。

  孔狄亚克虽然揭示了唯理论仅仅从理性出发寻求真理性知识的局限性,但是也暴露出了经验论的片面性。

感觉论

  孔狄亚克继承了洛克的经验论思想,主张“我们的一切知识和一切能力……都来自感官,或者说得更确切一点,都来自感觉”。与洛克不同的是,孔狄亚克否认反省是观念的来源。“洛克分别了我们的观念的两个来源:感觉和反省。只承认一个来源,要更确切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反省在原则上只不过是感觉本身,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与其是观念的来源,不如说是观念借以从感觉导出的途径。”可见在观念的来源问题上,孔狄亚克把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彻底化了。

  孔狄亚克把观念分为单纯观念和复合观念两类,由某一感觉产生的观念如白色,就是单纯观念,由几个感觉组合而成的就是复合观念。一切观念都是通过感觉而形成的,不过第一次得到的感觉还不是观念,“当我正在尝到痛苦的时候,我是不会说我有痛苦的观念的,我只会说我感到痛苦”,观念则是心灵通过反省活动而获得的,或者是现实的知觉,或者是由记忆保存下来的过去的知觉。孔狄亚克又称前者为感性观念,称后者为理性观念。感性观念是知识的来源,理性观念则是知识的基础。而所有的观念,不论是单纯的还是复合的,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都只是就事物与我们的关系来描绘事物,仅只表象对象的性质,而不能说明事物的本性或本质。从这种经验论的立场出发,孔狄亚克得出了与巴克莱类似的观点:“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一个形体,就应当回答他说:这就是对象出现时你所摸到、看到……的那些性质的集合;当对象不出现时,这就是你摸到过、看到过……的那些性质的回忆。”当然,孔狄亚克并不同意巴克莱的唯心主义态度,他根据机械论的观点认为广延是物体的根本属性,我们只要能够确知广延,就可以证明外物的存在。然而,我们虽然通过感觉确知有外物的存在,但是却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感觉观念“并不能使我们认识事物本身是什么,它们只是就事物与我们的关系来描绘事物,仅此一端,就可以证明哲学家们企图探究事物的本性实在是多余的”。孔狄亚克象与洛克一样陷入了既承认心外有物,同时又坚持心中只有观念的矛盾之中,从而走向了不可知论。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