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

分离工程

开本 16开
页数 268页
书名 分离工程
出版时间 2009年2月
ISBN 9787122041784
CIP核字号 2008182605
目录导航

成书过程

修订过程

该教材由青岛科技大学叶庆国教授任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和第2章由叶庆国编写,第3章和第4章分别由山东师范大学刘名礼和杜华编写,第5章由潍坊学院郭焕美和叶庆国编写,第6章和第7章由烟台大学的孙烈刚编写。此外,青岛科技大学王英龙负责该教材英文专业词汇的编译工作。颜淑芸、孙培生、梁永宁、胡莹和董先营等同学在插图的绘制和书稿校验方面给予了帮助。[1]

出版工作

2009年2月,该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1]

出版社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 文字编辑 装帧设计 责任校对
徐雅妮 林媛 史利平 王素芹[2]

内容简介

出版社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 文字编辑 装帧设计 责任校对
徐雅妮 林媛 史利平 王素芹[2]

教材目录

全书共7章,介绍了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分离过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多组分分离基础、精馏、气体吸收和解吸、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综合、其它分离方法(包括吸附、离子交换、液液萃取、反应精馏、膜分离)等内容。[1]

教学资源

1绪论1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性11.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与完善11.1.2工业生产中的分离过程21.1.3分离技术的特性41.2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61.2.1分离过程的特征61.2.2分离因子61.2.3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71.2.4分离方法的比较81.2.5分离过程的选择101.3分离过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1.3.1研究内容与发展特点111.3.2研究方法14本章符号说明16习题16参考文献162多组分分离基础182.1分离过程的变量分析及设计变量的确定182.1.1设计变量182.1.2单元的设计变量192.1.3装置的设计变量212.2相平衡关系的计算242.2.1相平衡关系242.2.2汽液平衡的分类与计算272.3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372.3.1泡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372.3.2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412.4单级平衡分离过程计算432.4.1混合物的相态的确定和闪蒸计算类型442.4.2等温闪蒸452.4.3绝热闪蒸49本章符号说明53习题54参考文献573精馏593.1多组分精馏593.1.1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593.1.2多组分精馏的简捷(群法)计算法623.2恒沸精馏793.2.1恒沸物和恒沸组成的计算793.2.2精馏曲线和恒沸剂的选择853.2.3恒沸精馏过程及计算893.3萃取精馏983.3.1萃取精馏过程983.3.2萃取精馏的原理993.3.3萃取剂的选择1003.3.4萃取精馏过程分析1013.3.5萃取精馏过程平衡级数的简捷计算1043.3.6萃取精馏操作设计的特点1063.3.7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比较1063.4加盐萃取精馏1073.4.1盐效应及其对汽液平衡的影响1073.4.2溶盐精馏1073.4.3加盐萃取精馏108本章符号说明109习题110参考文献1154气体吸收和解吸1174.1气液相平衡1184.1.1物理吸收的相平衡1184.1.2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相平衡1184.2吸收和解吸过程1194.2.1吸收和解吸过程流程1194.2.2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分析1214.3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简捷计算1244.3.1吸收过程工艺计算的基本概念1244.3.2吸收因子法1254.3.3解吸因子法1324.4化学吸收1334.4.1化学吸收的类型和增强因子1344.4.2化学吸收速率1364.4.3化学吸收的计算140本章符号说明142习题142 参考文献1465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1485.1平衡级的理论模型1485.1.1复杂精馏塔物理模型1485.1.2平衡级的理论模型1505.1.3模拟计算方法1525.2三对角矩阵法1545.2.1计算方法和原理1545.2.2泡点法(BP法)1545.2.3θ法收敛和C.M.B.矩阵法1625.2.4流量加和法(SR法)和矩阵求逆法1645.2.5Tj和Vj同时校正法(多元Newton-Raphson法)1685.3逐级计算法1695.3.1计算内容与计算起点1695.3.2恒摩尔流计算方法1715.3.3进料级的确定和计算结束的判断1725.3.4变摩尔流的逐级法1735.4非稳态方程计算方法1765.4.1松弛法的基本方程1775.4.2计算步骤1785.4.3模拟计算方法的改进179本章符号说明182习题182参考文献1856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1876.1气液传质设备的效率1876.1.1气液传质设备级效率的各种定义和影响因素1876.1.2级效率的计算方法1926.2分离过程的最小分离功1946.2.1分离过程的最小功1946.2.2非等温分离和有效能1966.2.3净功消耗1976.2.4热力学效率1986.3分离过程的节能1996.3.1分离过程热力学分析1996.3.2设置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精馏1996.3.3多效精馏2006.3.4热泵精馏2016.3.5有关分离操作的节能经验规则2026.4分离过程系统合成2036.4.1分离顺序数2036.4.2分离顺序的合成方法2056.4.3复杂塔的分离顺序208本章符号说明210习题211参考文献2127其它分离方法2137.1吸附2137.1.1吸附的基本概念2137.1.2吸附平衡与吸附机理2157.1.3吸附分离过程2217.2离子交换2267.2.1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分类2267.2.2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2287.2.3离子交换原理2307.2.4离子交换的操作2307.3液液萃取2347.3.1液液萃取过程的特点2347.3.2萃取剂的选择和常用萃取剂2347.3.3萃取流程2357.3.4液液萃取过程的计算2357.3.5超临界萃取2377.4反应精馏2397.4.1反应精馏过程分析2397.4.2反应精馏过程的特点2417.5膜分离2427.5.1膜分离概述2427.5.2超滤2447.5.3反渗透2477.5.4电渗析2487.5.5气体膜分离2507.5.6液膜分离251本章符号说明254习题255参考文献256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1]

教材特色

1绪论1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和特性11.1.1分离工程理论的形成与完善11.1.2工业生产中的分离过程21.1.3分离技术的特性41.2分离过程的特征与分类61.2.1分离过程的特征61.2.2分离因子61.2.3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71.2.4分离方法的比较81.2.5分离过程的选择101.3分离过程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1.3.1研究内容与发展特点111.3.2研究方法14本章符号说明16习题16参考文献162多组分分离基础182.1分离过程的变量分析及设计变量的确定182.1.1设计变量182.1.2单元的设计变量192.1.3装置的设计变量212.2相平衡关系的计算242.2.1相平衡关系242.2.2汽液平衡的分类与计算272.3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372.3.1泡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372.3.2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412.4单级平衡分离过程计算432.4.1混合物的相态的确定和闪蒸计算类型442.4.2等温闪蒸452.4.3绝热闪蒸49本章符号说明53习题54参考文献573精馏593.1多组分精馏593.1.1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593.1.2多组分精馏的简捷(群法)计算法623.2恒沸精馏793.2.1恒沸物和恒沸组成的计算793.2.2精馏曲线和恒沸剂的选择853.2.3恒沸精馏过程及计算893.3萃取精馏983.3.1萃取精馏过程983.3.2萃取精馏的原理993.3.3萃取剂的选择1003.3.4萃取精馏过程分析1013.3.5萃取精馏过程平衡级数的简捷计算1043.3.6萃取精馏操作设计的特点1063.3.7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比较1063.4加盐萃取精馏1073.4.1盐效应及其对汽液平衡的影响1073.4.2溶盐精馏1073.4.3加盐萃取精馏108本章符号说明109习题110参考文献1154气体吸收和解吸1174.1气液相平衡1184.1.1物理吸收的相平衡1184.1.2伴有化学反应的吸收相平衡1184.2吸收和解吸过程1194.2.1吸收和解吸过程流程1194.2.2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分析1214.3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简捷计算1244.3.1吸收过程工艺计算的基本概念1244.3.2吸收因子法1254.3.3解吸因子法1324.4化学吸收1334.4.1化学吸收的类型和增强因子1344.4.2化学吸收速率1364.4.3化学吸收的计算140本章符号说明142习题142 参考文献1465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1485.1平衡级的理论模型1485.1.1复杂精馏塔物理模型1485.1.2平衡级的理论模型1505.1.3模拟计算方法1525.2三对角矩阵法1545.2.1计算方法和原理1545.2.2泡点法(BP法)1545.2.3θ法收敛和C.M.B.矩阵法1625.2.4流量加和法(SR法)和矩阵求逆法1645.2.5Tj和Vj同时校正法(多元Newton-Raphson法)1685.3逐级计算法1695.3.1计算内容与计算起点1695.3.2恒摩尔流计算方法1715.3.3进料级的确定和计算结束的判断1725.3.4变摩尔流的逐级法1735.4非稳态方程计算方法1765.4.1松弛法的基本方程1775.4.2计算步骤1785.4.3模拟计算方法的改进179本章符号说明182习题182参考文献1856分离过程及设备的效率与节能1876.1气液传质设备的效率1876.1.1气液传质设备级效率的各种定义和影响因素1876.1.2级效率的计算方法1926.2分离过程的最小分离功1946.2.1分离过程的最小功1946.2.2非等温分离和有效能1966.2.3净功消耗1976.2.4热力学效率1986.3分离过程的节能1996.3.1分离过程热力学分析1996.3.2设置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精馏1996.3.3多效精馏2006.3.4热泵精馏2016.3.5有关分离操作的节能经验规则2026.4分离过程系统合成2036.4.1分离顺序数2036.4.2分离顺序的合成方法2056.4.3复杂塔的分离顺序208本章符号说明210习题211参考文献2127其它分离方法2137.1吸附2137.1.1吸附的基本概念2137.1.2吸附平衡与吸附机理2157.1.3吸附分离过程2217.2离子交换2267.2.1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分类2267.2.2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2287.2.3离子交换原理2307.2.4离子交换的操作2307.3液液萃取2347.3.1液液萃取过程的特点2347.3.2萃取剂的选择和常用萃取剂2347.3.3萃取流程2357.3.4液液萃取过程的计算2357.3.5超临界萃取2377.4反应精馏2397.4.1反应精馏过程分析2397.4.2反应精馏过程的特点2417.5膜分离2427.5.1膜分离概述2427.5.2超滤2447.5.3反渗透2477.5.4电渗析2487.5.5气体膜分离2507.5.6液膜分离251本章符号说明254习题255参考文献256

作者简介

  • 配套教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分离工程学习指导与习题集》。[3]

书名 书号 出版社 出版时间 作者
《分离工程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978-7-122-04362-7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3月 叶庆国、刘名礼、曾涛[3]
  • 课程资源

该教材提供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