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删的文档未删的文档
——卫西谛电影随笔
作者:卫西谛
市场价:¥30.00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7534425622
版本:1版
《未删的文档》系著名影评人卫西谛精选其十年百万字影评而成的电影随笔集,共收约80篇影评,清疏优雅的文字书写了与刘别谦、雷诺阿、德·西卡、小津安二郎、费里尼、黑泽明、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马丁·斯科西斯、罗曼·波兰斯基、特吕弗、侯孝贤、李安等大师级电影人的心灵邂逅,蕴藏着这位资深影迷的光影记忆。
《未删的文档》的装帧由书衣坊主人朱赢椿设计完成,电脑刻录盘的外形别具匠心,在表达光影记记、留存文字的主题上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堪称朱赢椿继《不裁》、《蚁呓》获世界最美的图书奖以来又一经典设计作品,值得广大影迷以及设计爱好者藏阅。
卫西谛,生于七十年代,现居南京,独立撰稿人。1998年创办知名电影论坛“后窗看电影”。迄今主编出版电影评论集近十本,其中包括曾是国内唯一的世界电影评论年鉴《电影+》系列丛书(2002年至2006年),另有《为希区柯克尖叫》、《后窗看电影》、《华语电影2005》等,近年来在国内数十家媒体撰写专栏影评,历任CIFF中国独立影展选片评委。
朱赢椿,著名装帧设计师,2007年德国莱比锡书展“世界最美的书”《不裁》)的设计者,南京书衣坊工作室主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中国版协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会员。先后有十几部装帧设计作品和论文在国内国际书籍装帧展获奖,他的书装设计“使中国图书设计的自己的表达语汇”,代表了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最高水平。
自序:本来没有这本书
“人生决不能严肃谈论”:《天堂问题》,刘别谦,1932 美国
雷诺阿的黑色诗意:《衣冠禽兽》,1938 法国
孤独是伟大男人的特性:《青年林肯》,1939 约翰·福特 美国
“我们为什么要拍喜剧片?”:《苏利文游记》,1941普莱斯顿·史特吉斯 美国
另一番轻佻的滋味:《天堂可以等待》,1943 刘别谦 美国
黑色海明威:《杀人者》,1946/1964,罗伯特·西奥德马克/唐西格尔美国
没有剧情,只有“现实的积分”:《偷自行车的人》,1948,维托里奥·德·西卡 意大利
时间的剖面:《晚春》,1949 小津安二郎 日本
费里尼电影总揽:《大路》,1954 意大利
“当你是个孩子,二十四小时就像整个人生”:《无因的反叛》,1955 尼古拉斯·雷伊 美国
百分百的爱情:《白夜》,1957维斯康提 法国/意大利
“我们又失败了,赢的是农民”:《七武士》,1957 黑泽明 日本
爵士乐下的新浪潮先声:《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7路易·马勒法国
这个世界只有艺术家,没有艺术:《马嘴》,1958 罗纳德·内姆英国
现代主义生活有问题么?:《我的舅舅》,1958 雅克·塔蒂法国
“恋爱和谋杀本来是一回事”:《眩晕》,1958 希区柯克美国
“没有人是完美的”:《热情如火》,1959 比利·怀尔德美国
可怜的盖斯帕德,可怜的人性:《洞》,1960 雅克·贝克法国
银座夜生活的进行时:《女人步上楼梯时》,1960 成濑巳喜男 日本
特吕弗式的男人与哀伤:《枪杀钢琴师》,1960 特吕弗美国
爱情是忠贞的,而婚姻不是:《意大利式离婚》,1961皮埃特罗·杰米意大利
“让空间成为角色”:《蚀》,1962 安东尼奥尼法国/意大利
派克先生·芬奇律师:《杀死一只知更鸟》,1962 罗伯特·穆里根 美国
“我们曾经是豹、是狮,取代我们的是豺狼与土狗……”:《豹》,1963 维斯康蒂意大利
国际歌下清顺流:《肉体之门》,1964 铃木清顺日本
属于建筑史的喜剧片:《游戏时间》,1967雅克·塔蒂法国/意大利
没有谁比杀手更孤独:《独行杀手》,1967梅维尔法国
“男人,一个古老的种族”:《西部往事》,1968赛尔乔·莱昂内意大利/美国
面对死亡的浪漫主义:《虎豹小霸王》,1969 乔治·罗伊·希尔美国
我们在血泊中会合:《红圈》,1970 梅维尔法国/意大利
“再见,孩子们”:路易·马勒,1971/1974/1987 法国/德国
“每一个城市,都有独行人”:《出租车司机》,1976 马丁·斯科西斯 美国
“看,他没有眼睛”:《罗斯玛丽的婴儿》,1979 罗曼·波兰斯基 美国
黄菊花与太平洋上没有回忆的小岛:《逃出亚卡拉》·《肖申克的救赎》,1979唐·西格尔·1995弗兰克·达拉邦特美国
没有“地下铁”,只有“地下”:《最后一班地铁》,1980 特吕弗 法国
性格即命运的无机性诠释:《不良时机》,1980 尼古拉斯·罗依格 英国
停不下来,全在这个空间里:《舞厅》,1985埃托莱·斯柯拉 意大利/法国/阿尔及利亚
“悲哀总是存在的”:《为了我们的爱》,1983莫里斯·皮亚拉法国
人生和电影就在一碗拉面里:《蒲公英》,1985 伊丹十三日本
“这些电影有导演吗?”:《柯盖尔三部曲》,1985/1992/1994 阿巴斯 伊朗
电影的归电影,回忆的归回忆:《天堂电影院》,1988 托纳多雷 意大利
历史撞击过的伤口:《悲情城市》,1989 侯孝贤 中国台湾
色情、童话与希区柯克的混合物:《本能》,1992 保罗·维尔霍文美国
“当你扣下扳机时,就已堕落沉沦”:《不可饶恕》,1992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美国
去巴士底区喝杯咖啡:《人人寻找一只猫》,1996塞德里克·克拉皮奇法国
杜克先生漫游奇境:《赌城风情画》,1998 特里·吉利姆美国
Ozon × 5:弗朗索瓦·奥宗电影札记,1998-2004 法国
瑟兰的达内兄弟:《罗塞塔》/《儿子》/《孩子》,1999/2002/2005法国/比利时
更接近真实的冰冷:《钢琴教师》,2001迈克·哈内克 德国/波兰/法国/奥地利
一个意大利左派的温情:《儿子的房间》,2001 南尼·莫瑞蒂意大利/法国
人生的测不准原理:《缺席的人》,2001 科恩兄弟 美国
拍到醚味:《千禧曼波》,2001 侯孝贤 中国台湾
“好天气谁给题名”:《咖啡时光》,2004 侯孝贤 日本
“喜剧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悲剧”,《美莲达与美莲达》,2004 伍迪·艾伦美国
“我们要对谁开火?”:《锅盖头》,2004萨姆·门德斯 德国/美国
比尔·莫瑞的无聊与悲哀:2003索菲亚·科波拉/2004韦斯·安德森/2005贾木许 美国
隐藏的不仅仅是摄像机:《隐藏》,2005迈克·汉内克 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
伍迪·艾伦的深永背面:《赛点》,2005英国/美国/卢森堡
“投入虚无,归于无语”:《百万美元宝贝》,2005 克林·伊斯特伍德美国
Eros之I、II、III:《爱神》,2005 王家卫、索德伯格、安东尼奥尼 中国香港/美国/意大利
约翰内斯堡的阿飞正传:《黑帮暴徒》,2005加文·胡德 英国/南非
最爱情的一朵云:《天边一朵云》,2005蔡明亮 中国台湾/法国
“好像做了几场梦”:《最好的时光》,2005 侯孝贤 中国台湾
爱至少可以藏于衣柜:《断背山》,2005李安 美国
“献给HGW XX/7”:《别人的生活》,2006唐纳斯马克 德国
“对历史说实话,就是对现在说实话”:《风吹麦浪》,2006肯·洛奇 爱尔兰/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
“众人分散在全地上”:《巴别塔》,2006伊纳里图法国/美国/墨西哥
意大利工人在中国:《消逝的星星》,2006吉安尼·阿米里奥 意大利/法国/瑞士/新加坡
爱的恶化:《气候》,2006 努里·比格·锡兰 土耳其/法国
洪尚秀的心事:《海边的女人》,2006 韩国
阳光照进现实:《密阳》,2007 李沧东 韩国
历史洪流里的男性与女性:《色,戒》,2007李安 美国/中国
代后记:给某位影迷的一封信
……
自序:本来没有这本书
本来没有这本书,呈现在你面前的这些文字,多是报刊杂志编辑催逼下的产物。每每文章写就后,总有一两天的得意或失意,随后就放置在硬盘一角,未删掉,却也不再过问了。
偶尔翻检,这些文字倒可以视作我看电影的札记,基本上是当时查阅的资讯、观影的心情、一时的评判,私下里未敢称之为“影评”,叫作“随笔”就好。
本来无意将这些文字收拢起来,后来偶见友人朱赢椿设计的这个“等待书的封面”,心里非常喜欢。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定为“未删的文档”,是我对自己旧文的态度,也切合这个封面的意味。
写电影大约十年了,职业地作自由撰稿也有五年,文字拉杂约有百万。这本选集不断删减,选了十分之一。所选文章都是自己用心写成;所选影片也是自己喜欢的。不过因是陆续给各处刊物所供的稿件,所以在体例、风格、长度上多有参差。而文章次序是我以影迷的心态用电影出品的年代排列。
——如果阅读时觉得文法跳跃,那么谨向读者致歉。
代后记 给某位影迷的一封信
Ada,你好
非常感谢你给我这么大的赞誉,我并不敢当,能知道我的文章能起到一些作用已经非常高兴了。首先要回答你一个你认为费解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免费”更新博客,其实这是你的误会,这些文章(大多数规整一些的)都是发表在平面媒体的——不然作为我很难长时间维持这样的博客写作。而我的职业就是写一些关于电影方面的文字,且是全职,只写电影,这可能在国内非常少,因为大多数“影评人”,是有自己的别的工作的,包括媒体。
另外你谈到把电影当作逃避现实的工具,这当然就是我们迷恋电影的共同的开始,也是它的娱乐性所在。我自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影迷,幼年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电影,等录像带租赁的时代(大概90年代)才开始对电影感起兴趣,那个时候已经大约已经高中毕业了,看的多是香港电影与好莱坞最商业的电影。等到VCD普及的时候,大量接触经典电影时,我大概已经工作了。所以现在像你从中学时代就能接触到各类电影的影迷,在很大程度上是很幸福的。当然也有可能因为资源泛滥,反而无所适从。我的建议是在持续关注新片时,得有系统地看一些经典电影(时期、导演、类型、风格)。
关于我自己的“影评”(且称作“影评”吧),非常高兴你能喜欢,并从中得到启发。其实我的文章也有很多都是在我喜欢的评论者、学者,那些更专业、更敏锐、更有洞见的人的文章中得到启发的。我只想成为最普通影迷去往更高层次途中的最底层的台阶,这不是出于矫情,而只是我的自知,也是我的愿望。我觉得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一方面是推荐给别人看,介绍一种看的方法,以及一种客观的见解;另一个对于我更重要的方面是自我的学习,包括查阅背景资料、拜读他人文章、整理自己的思路。渐渐你自己会有一种“直觉”,就是对电影的第一印象和判断,然后在写的过程中产生更深入的思考。比如你发来的《回归》的观后感,第一印象和判断就是这是一个“关于女人的故事”,男人是缺席的、被批判的,而女人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宽容。这已经很好了,因为这已经不单单看到了一个故事。但是你一个明显的缺点,叙述(包括抒发情感)的时候不够流畅、简洁、明晰,这完全可以通过多写来训练自己(阿莫多瓦的剧情的确很难写)。
如果要谈如何成为一个“影评人”(这个问题已经有无数好奇的、大概是你这样年纪的朋友问过我),我自认没有太大资格,因为我从前是学土木工程的工科学生,后来做过几年电力工程的结构设计,和电影完全无关。尽管我开始写电影后,“被迫”读过一些专业方面的书,但由于缺乏理论训练,在很多方面是无法深入。所以有学院里很好的朋友说,我在谈到一些观点的时候,眼见触及核心时,就跑远了。这是缺乏专业素养和理论基础使然。你要掌握一部电影的全部内涵,包括视听语言、文本分析、叙事学、精神分析、意识形态,等等,可能必须得多阅读各种书籍,电影内的和电影外的(可以推荐你看一本戴锦华老师的《电影批评》)。当然,在国内的影评人很少具有全面的素养——我目前看到的、在大众媒体上发表影评大概不超过五个;当然只在某一方面对电影做出有趣独到的读解也是不容易的;另外一些非电影专业的作家、艺术家、学者作的“跨界”的读解也很有价值。这得看你自己想成为哪一方面的“专家”——即使是成为最主流、最大众的影评人也值得尊重,因为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才华和准确的观点,要有文采和幽默感,这在当下也很少。
关于阅读,其实得看个人的时间、精力和兴趣,我经常摇摆不定,又不求甚解,不足以为榜样(也因此,我更愿意称自己的文章作随笔,逃避一些作影评的责任)。但是培养视觉方面的直觉,我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看电影“经典电影”,可能没有别的替代的方法。只要累积到一定程度,对构图、对调度、对剪辑,自然会有一个自己的判断——这是不是一个棒的导演、这是不是一个厉害的电影;同时也会逐渐提高对影片情感与深度的认知。
还有,我谈一点不知道该不该对你说的话,因为我阐述的并不一定准确。你在信里说“通过电影,能够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只是,有那么多的人不了解电影,不知道什么样的影片适合他们……”,是的,在迷恋电影的初期,我们常常会觉得“通过电影,我们能生活得更深刻”。但当我们真正对生命和生活有所体悟的时候,我们会“通过生活,选择更深刻的电影”,一个情感不丰富的人(不是滥情),是不可能感受到一部好电影带给他真正的心灵上的冲击,甚至也不大可能会喜欢真正的深刻的电影。所以我觉得仅是看电影是不够的——他可能成为一个很精通技术的影迷,或者熟悉电影史的影迷,我们可能还需要对日常生活进行细致体验,电影学院有一门课叫做“人间观察”。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意识到:电影都是虚假的,生活比电影更重要。如果我们迷恋电影,就迷恋它的虚假,而不是因为它比生活更真实(所谓“更真实”只是一种修辞)。当然我说“不知道该不该对你说的话”,这可能是对创作者的要求,也可能只有岁月和经历才能达到这一点。但这的确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最后,必须对上面所说的一切做一个解释:千万不要被“要去解读”的想法缠绕住眼睛。别因为诸多自己已知或未知的理论而误解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最好是“所见即所得”,不然就会很累,失去趣味——很难,我正在这样努力,为了摆脱这一切,我甚至想过不要再写影评了。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别人说的,甚至也别相信导演说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或验证。但,一切以银幕为证。
祝,一切都好
卫西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