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集办公与宿舍为一体的新大楼建成。分社现下辖采编、营销、行政三大平台。主要有总编室、新闻信息中心、办公室等部门。
总编室是分社的采编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宣传报道的组织指挥工作,下设政文采访部、经济采访部、都市采访部、对外采访部、摄影采访部和视频采访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网络等形式,向总社传送公开和内部稿件,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新闻。
新闻信息中心根据总社要求,统一在当地营销总社授权的新闻、信息、图片、视频、网络、多媒体数据库等产品;为当地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反馈当地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新华社稿件采用统计工作;协助总社报刊做好广告、发行等工作。同时负责新华网贵州频道的网群建设、网络用户服务等工作。
办公室为分社新闻信息采集和营销工作提供行政后勤保障。包括财务中心、技术中心、档案文秘等部门,财务中心统一负责全分社的财务、物资、经费等管理工作,技术中心统一负责全分社的通信技术建设和管理工作。
按照中央和总社的要求,新华社贵州分社始终站在全面履行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智库、信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等“四大职能”的高度,对贵州省的重大情况进行报道。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华社贵州分社发表了大量报道,忠实记录了黔贵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与心声,许多报道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相当多的稿件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分社国内报道集中反映中央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反映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亮点”。对外报道注重报道贵州省改革开放的政策和成就,突出可读性、可信性、有效性和权威性。
作为新华社的派驻机构,新华社贵州分社将一刻也不忘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刻也不忘作为国家通讯社记者的职业风范,一刻也不忘立足省情、心系国情、眼观世情,宣传贵州、展示贵州。在贵州奋力爬高、实现跨越的进程中,将有我们响亮的加油声;在贵州扶贫攻坚、奔向小康的征程中,将有我们如雷的呐喊声;在推动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中,将有我们的喝彩声。我们将继续为贵州鼓与呼。我们的掌声,将为贵州的精彩而一次次响起。
1、刘子富: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著有《新群体事件观》、《热土》、《嬗变》等纪实体专著。
“记者的岗位可以退休,笔杆子不能退休!”刘子富说这句话时,眼神坚定,看起来像刚入行、对记者工作充满激情的年轻记者,实际上,他是位退休资深记者。从事新闻工作30多年,他见证并记录了许多重大新闻事件,而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一篇引发毕节改革、试验、发展的新闻……
铁肩担道义 用笔杆子改变历史
1985年5月29日,刘子富因为一次“乌蒙山区花卉王国”的探索之旅,闯进了赫章县海雀村。而这一闯,为海雀、为赫章、为毕节带来了改革、发展与希望。
“当时,海雀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死气沉沉。”刘子富回忆说。“我在村里连续走访了2个组11户人家,家家户户缺粮断炊。揭开饭甑一看,一块块木板已经开裂发霉了!”他走进苗族大娘安美珍家里,老人的模样十分怕人:“三根筋挑着一个脑袋,似乎风大点就会把她会吹倒。”她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穷得只有3个碗,全家终年不见油腥,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已经断粮5天……
尽管这样,安美珍对他说:“党和政府对我们很好,很关心我们,只怪我们自己没出息。”这几句话让他非常感动。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直觉告诉他,老百姓饿饭了!作为贵州农村走出来的新华社记者,他为这个小山村的父老乡亲挨饿受穷顿感揪心。
那是1985年,距1949年新中国成立已经36年了。在当时,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粮食连年丰收,全国各地“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之声时有所闻,而在这个小山村,生活却如此艰难。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唱了反调”。
当天晚上,他回到县城,请县委实事求是地把全县类似海雀这样缺粮或即将缺粮的情况介绍一下,结果令人震惊:一共多达12000多户,63000多人!
“我思想一直在斗争,到底要不要上报?”刘子富回忆说。作为新闻记者,他清楚地知道,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要是报道真实的海雀,政治上是要冒风险的。“最后,一个本能的想法触动了我:我来自基层,来自农村,假如我的家人饿到这个程度,敢不敢讲真话?”
他当即下决心上报。小县城到晚上十一点就要停电,他向招待所值班服务员要来蜡烛,一口气写成1900多字的见闻,那已是凌晨1点过了。“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早上6点,我就急急忙忙跑到县邮电局买电报纸,拿回招待所后,一字一字地把稿子抄到电报纸上,用加急电报发往新华社……”
这是一篇当时只有中央领导才能看到的“内参”。中央一位领导同志看到后当即作了重要批示。因为这篇“内参”,才有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对赫章县及毕节地区极贫乡村的深入调研,才有胡锦涛倡议、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海雀村因此成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
“铁肩担道义,辣手做文章。”这是读书人都爱挂在口上的联语,但真到要担起道义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敢亮出自己的肩膀。
所幸的是,刘子富拿起笔来书写真实的这份勇气与担当,成为海雀和毕节改革、试验、发展的转折。
记者的生命在于奔跑
“一个优秀记者,文章不是用手写的,而是用脚‘写’的。”刘子富说。从事记者几十年,他跑遍了贵州省87个县市区,多的去过10余次,少的也有三四次。“如果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你就无法采写到真实、鲜活的新闻。”
最多的时候,他一年在外采访200多天。而在他看来,深入基层调研,这是记者的基本功,是记者的看家本领。
“光是跑还不够,还要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刘子富和我们分享他的切身感受。“走乡串户采访,和农民朋友真心相待,与他们打成一片。走进农家坐满是灰尘的凳子,不要吹吹拍拍;亲乡穷得没酒杯,用水壶装酒盛情招待喝‘转转酒’,轮到你接过来就喝,不要擦壶嘴,不要嫌弃脏。”他说,“要真心实意地与采访对象相处,他才信任你,才会和你说掏心窝子的话。”
“不仅要深入群众,了解基层情况,吃透‘下情’,还要真诚同各级领导干部打交道,才能体验‘上头’所思、所忧、所急。”他不仅跟采访过的村、乡、县干部保持联系,还与多届省级领导保持着联系。他曾与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一道下乡调研、散步、谈工作,曾到王朝文、苏刚、张玉环等贵州省老领导家里作客、聊天,还与钱运录、石宗源等省委书记深入交流。
“记者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上至中央领导,下到黎民百姓。记者职业要求要与他们接触、亲近、心灵碰撞,要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甘苦,才能写出真实准确、对时代有影响的新闻报道,这是记者的职责与使命。”刘子富说。
10年社长 同记者一道奋斗与担当
在刘子富任新华社贵州分社社长的10年间,他始终认为“社长不是官,而是首席记者。”他从来没有放下笔,没有停止采访,而是领着一个个新入行的记者“入门”、“入道”。
2001年,身为社长的他带着年轻记者李忠将到沿河县采访。在饭桌上,他听到乡村教师刘恩和一人背几十吨材料修学校的故事,当即表示“太感人了,一定要去采访,把感人事迹报道出去,我们明天就去!”
次日一早,他带着记者去后坪乡茨坝村采访,200多公里的山区沙石路特别难行,未到后坪就爆胎三次,几人只好步行去到刘恩和家。结束了采访,他与记者共同写成稿子后,与县有关部门和刘恩和本人逐句核对,准确无误后才将稿子发往新华总社。
担任社长10年间,刘子富经常带领一个个年轻记者深入基层采访,传作风、帮业务、带传统。一名年轻记者一般带四五次,有的甚至达7次。每一篇新闻稿,他都与年轻记者商量着采写,字斟句酌地共同推敲。年轻记者交回的稿子,他不拖不压,处理不过夜,即使是长篇调查报告,也会及时给记者一个回复。多年来,他坚持不把记者的稿子“打”回第三遍,更不轻易“枪毙”记者的稿子。他以身作则,以对新闻工作一丝不苟、不怕吃苦受累的行动,给年轻记者上一堂堂生动的“入门课”。
看到自己带过的记者一步步成长起来了,有的扛起了业务大梁,刘子富由衷欣慰。
忠告: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退休之后,刘子富生活有张有弛。清早跑步锻炼,中午炒菜做饭,不变的是人不离电脑、手不离键盘。为了搜集素材,他有时一年自驾5000多公里,到贵州各地进行深度调研,先后出版了《新群体事件观》、《热土》、《嬗变》等纪实体专著。他说,这是一个老记者对社会的交代。他的舞台还是贵州,职责还是宣传贵州。
对于年轻记者,刘子富深怀期盼:“在你们黄金般的年华,一定会书写出时代的强音。”他还对年轻一代的记者发自内心地嘱咐说:“当记者,要记住三点:第一,新闻一定要真实、准确,所作的报道要为历史负责,敢于担当,这是新闻的生命。第二,一定要勤奋,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离开了群众,记者的生命也就停止了。第三,记者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所以更要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慎独,严于律己,远离金钱的诱惑。”
2、王丽:2000年参加工作,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现任贵州分社副总编。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走进贵州省70多个县市和数十家企业调研,采写了大量有分量、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王丽同志在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忘我工作,表现出色。她参与或主要完成的新华社内参稿件《资源节约型社会调查》《瓮安事件反思》,信息分析报告《煤变油:机遇还是陷阱》、瞭望稿件《瓮安警号》、对外英文组稿《瓮安事件滚动报道》、半月谈稿件《列车上与返乡农民工谈心》、《贵州农民工培训造假现象调查》等7篇(组)稿件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三多一高:黔农盖房净是砍》等8篇稿件获得贵州新闻奖一等奖,多篇稿件获得其它奖项。多次获得新华社信息部优秀记者、贵州分社先进个人等荣誉。2009年,因为表现较为突出,王丽同志成为新华社贵州分社唯一一名越级高聘为高级记者的记者。
2008年初,一场百年不遇冰雪凝冻灾害的突袭让人始料不及,贵州是这场空前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省区之一。1月12日刚开始出现凝冻天气时,新华社贵州分社就派记者前往灾区一线。业务会上确定让男记者下乡、女记者后方报道。但王丽了解到省内电网已岌岌可危,特别是黔南州情况特别严峻的消息时,实在按捺不住,反复申请征得领导同意,带着巧克力、手电、麻绳等应急物资,前往重灾区。
首府都匀全城停电、停水,一片漆黑,王丽和同事赶到后马不停蹄地采访,居民区、商场、供电局、医院……直到凌晨2点,才匆匆找了一个酒店,又点着蜡烛赶稿子。王丽在去乡镇采访的路上,在车上赶写出《黔南州水电路持续中断救援困难》、《都匀剑江化肥厂近600吨合成氨因停电面临泄露危险》等稿件。当晚,当总书记的批示到达贵州省政府时,省里主要领导都还不知晓这些信息,省政府连夜召集各部门开会,落实领导批示,堵住了重大安全隐患。
黔桂铁路中断、西南出海大通道车辆大量滞留,众多已经返乡心切的农民工互相搀扶,冒着风雪艰难步行。王丽与他们一路同行、攀谈,了解到灾害中真实的交通困境,立即赶写《贵州上千农民工冒雪徒步返乡,基层干部建议各地劝阻农民工暂缓起程》一稿,稿件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2008年,贵州发生震惊中外的“瓮安事件”,她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新闻现场,一面不停地在拥挤的人群中了解情况,一面在繁忙的通信网络下千方百计打电话“写稿”。这起事件发生后,新华社对外部首次第一时间连续播发英文稿件。针对一些外电争论较多的流言,王丽和总社编辑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和滚动性报道。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通讯社外电大幅采用新华社稿件,西方主流报纸也纷纷采用,出色的对外报道使海外媒体就此事炒作缓和,改变了一味的质疑和抨击。
“雪凝灾害”和“瓮安事件”这两起贵州去年遭遇的最重大事件中,王丽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新闻现场。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沿海工厂大幅减产、倒闭,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贵州,出现农民工返乡苗头。为准确、真实了解这一情况,王丽又深入新闻一线,踏上从广州开往遵义的1291次列车,在这趟“农民工专列”上,和提前返乡的农民工聊心里话,听到和记录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成为最早反映农民工回流现象的报道之一。2009年,王丽继续跟踪农民工返乡报道,与同事突破重重困难深入调查,挖掘出农民工培训造假内幕,采写的稿件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3、候少华:历任贵州分社记者、摄影采访室主任(其中2000年3月至2002年4月,被总社派驻新华社伦敦分社任记者)、办公室副主任、图片总监等职务。
担任贵州分社图片总监职务,侯少华同志面对新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从无到有,构建起一支签约摄影师队伍,日夜劬劳,组织指挥报道,编辑签发照片,多年来,贵州分社签约摄影师发稿量始终名列各分社前茅,得到总社的高度评价,这与侯少华同志付出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
作为同事、朋友,侯少华同志开朗坦率,古道热肠,亲切友善,他乐于助人,手把手教会新来的年轻记者拍照片、传稿子,真心实意为大家办事,是同志们心目中不折不扣的“老大哥”、热心人……
他用坚实的脚步,踏遍贵州87个县市区的山山水水,丈量着贵州的村村寨寨,为宣传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高贵州知名度做了大量的采访报道工作,拍摄了大量的旅游风光和民族风情图片在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澳门日报、明报等重要报刊广为发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率先采访的“贵州屯堡文化”、“紫云格凸河洞中小学”“彝族撮泰吉”、“大关村的变迁”、“惠水布依族枫香染”、“岜沙苗寨”以及“丹寨石桥古法造纸”等许多深度专题摄影报道,以图像的视觉语言呈现在读者面前,向广大受众展示了贵州一个个鲜活的动人画面,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鲜为人知的悠远故事……这些动人的画面和故事在新华社发表后,均多次被全国许多家媒体转载。
2008年11月,侯少华同志参加新华社组织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报道”小分队,在前往桂北农村采访途中,他突发大面积前后壁高侧位心肌梗塞,经紧急送往医院抢救无效,于21日17时35分在南宁因公殉职,年仅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