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石村

破石村

中文名 破石村
面积 321亩
目录导航

简介

湖南镇破石村位于湖南镇东2公里处的乌溪江畔,交通便捷。破石村2010年由原鲍家山、东仓、东仓口和破石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38.8平方公里,耕地938亩、毛竹19803亩、茶叶1355亩、板栗5168亩、杨梅274亩、其他用地1230亩。生态公益林24975亩,农业以种植板栗、毛竹、茶叶为主。全村42个自然村1015户2986人,是湖南镇唯一的省级示范中心村,也是衢江区村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 破石村已有800余年的悠久历史,村风文明,民情淳朴,村内有多处古建筑,其中明代建筑2处,其余皆为清近代建筑。 文昌阁为清代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分布面积282.48㎡,建筑占地面积128.04㎡。文昌阁是破石人读书的场所。破石人一贯重文化,兴教育。据家谱记载,明、清两朝就先后出过7个进士, 15个举人,35个贡士,七品以上官员达75人之多。 余氏祠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整个建筑300余平方米,保存完好。这是一座与孝文化有关的祠堂,余氏的孝文化就从这里凝聚传承。“百善孝为先”,前辈的贤让破石村民至今引以为傲,先人的孝感染着破石村的村民。如今,村里每年开展的“好婆婆、好媳妇”的评比,村民都以评上为荣,让孝文化的文脉不断延续。 牡丹台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于清咸丰年间被毁,今遗址尚存。传说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的社会原型就来自破石村,戏名正是取自牡丹台。 破石村也是衢江区少数民族村之一,具有一定的畲乡文化基础。历史悠久的民间婺剧表演和村民余良章自创的独脚戏演奏,为破石村浑厚的文化背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破石村不仅历史悠久,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景观。笔架山、砚池、牡丹台、双蝶峰构成了著名的“破石四景”,现被载入《衢县志》。连同湖钟潭、文昌阁以及2003年新发现的流纹岩节理石柱一起,组成了一条亟具开发价值的旅游风景带。

现在,破石村广大农民安居乐业,气氛和谐,一个前进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取得新的跨越![1]

村名由来

72岁的村史编撰人余水堂说,破石村原来叫圆石村,因为村中有一块很大的圆石而得名,后来有村民觉得石头太大,挡住了水流,就想方设法把它破开了,“破石破石,就这样 叫出名了"。

破石余氏

衢州余姓中颇具特色者,当推破石(又称圆石)一支。破石余氏为宋·乾道年间武举余智远由柯城区的石梁镇大俱源徙迁,后从破石迁出者甚多。由于破石村四围山绕无沃土,皆鸱踞狼嗥、酸风苦雨之境,因此,明代力役之征皆免,“遂有闭户攻书,掇巍科而跻显秩”(民国《衢县志·食货》)。

破石四景

破石村的牡丹台、笔架山、砚瓦池、双蝶峰并称“破石四景”,每一个景点都有诗为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霹雳大仙”破圆石的故事;“牡丹仙子”规劝山民读书的故事传说;“余小姐与牧牛少年”的爱情悲剧,有口皆碑。据说,明代遂昌知县汤显祖所作的传奇《牡丹亭》就取材于此。

第一景为笔架山,孤峰屹立于乌溪江畔上游,海拔150米,山体中间高两边低 , 山上林木葱郁形似笔架而得名,清代诗人余思仑曾有诗说:“玲珑崛起碧摩空,注势如飞印沼中。沙篆不须猜两岸,山痕岂若认头童。频看帆影千层合,随着钟声万 里 通。得气均占清雨露。依然林木庇笼葱。”

第二景为砚池,位于笔架山与另一座山之间,是一深一浅两个相连的池塘,池水一红一黑,笔架山为印,砚池即为印台。清破石诗人余汝儒曾作过诗:“双池为砚 色不同,一墨还兼有一红。如有微凹多聚墨,浓占文笔插云峰。”

第三景为牡丹台,是破石余氏祖茔前四周石栏围绕的花坛,环之种植牡丹多种,相传有一种名为金带围的名贵牡丹不易开花,此花一放,村中必有得第者,清·咸丰年间被毁了,但遗迹尚存。有诗云:“绰约仙姿胜洛阳,高台云涌独流芳。艳含湖水三分阔,秀吐钟山一脉长。质异原分琼岛种,繁英常对紫微郎。”

第四景是双蝶峰,形似双双飞舞的粉蝶,有诗写道:“蛸拔文峰隔岸开,云房双蝶载飞来。联翩探得天香后,恰与高岗鸣凤回。”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