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

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

中文名 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
校训 崇德善搏求实勤学
全称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所属地区 广州市天河区长兴路338号
外文名 GuangzhouSportsPolytechnic
院校代码 13708
学校特色 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高职专业 12个
主管部门 广东省
占地面积 109870平方米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和广州市体工队,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73年。

1973年10月,广州市中心业余体校创建,校址位于广州市沾益直街168号。

1979年,广州市体工大队创建,队址位于解放北路广州市体育馆内。

1986年,广州市体工大队迁址广州市燕子岗体育场,1987年迁址广州天河体育中心,1992年底迁址广州天河北街32号体工队大楼。

1996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成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校址位于广州天河长兴路338号。

200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升格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在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的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下依法办学。学院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管理、场地规模等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教育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标准(暂行)》的办学要求。 

广州市体委在学校实施竞技体育改革,将半专业层次的市体校和专业层次的市体工队实行“合一动态管理”。原香港恒生银行董事长利国伟先生和夫人易海伦女士捐赠2500万港币用于兴建学校,捐赠1500万港币设立训练教学奖励基金。经过8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9月,学院设有6个教学机构,开设12个专业。[4]

体育运动系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5张)体育运动系成立于2004年3月,下设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专业,是我院最早招生的两个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为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广州市示范建设专业;社会体育为广州市示范性建设专业。运动训练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分别被评为市优秀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现有学生548人,专任教师57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35%,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中、高级以上职称占68%,双师型教师占77%。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1人、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2人。运动训练专业招收三年制和五年制学生,是学院唯一招收五年制的专业。本专业突出学习与校内外训练、竞赛相结合,形成了“学训交替、技术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运动训练指导、水中健身与救生、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社会体育专业建立学校、行业和俱乐部的互动合作机制,形成“课堂+俱乐部”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从事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策划及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体育人才。

体育产业系

体育产业系成立于2008年3月,设置体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四个专业,其中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荣获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广州市示范性建设专业、广东省重点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并与芬兰哈格·赫尔利应用科技大学体育商学院开展“2+1+1”国际合作办学,贯通了高职与本科体育人才培养的通道。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与2013年元月经教育厅组织专家论证,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正式批准设置的专业。2013年10月,被广州市高协授予“广州市高尔夫球青少年训练基地”。系现有学生1011人,专任教师24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92%,中高级以上职称占79%,双师型教师占71%。获得“南粤优秀教师”称号1名,“广州市优秀教师”称号2名。有6位教师分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交流培训,具有国际视野。体育产业系确立了“主动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拓宽专业方向,打造品牌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紧密结合珠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对服务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形成“校企联动、岗学结合”、“营销健康、创业就业”等人才培养特色,培养面向基层、面向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尔夫服务、体育场馆服务、体育营销、度假村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体育保健与康复系

体育保健与康复系于2010年成立,按照“系、所(医务所/体育康复医院)一体”的管理机制,系所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开展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工作。现开设有体育保健专业、体育保健专业(社区康复方向)。其中体育保健专业为广东省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实训基地获得“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体育保健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14年与河源卫生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展“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与美国春田大学健康体育娱乐学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现有专兼职教师21人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其中专任教师10人,副高以上职称5人,博士学位2人,国家按摩师考评员5人,“双师素质”教师8人,广东省千百十培养对象1人。立项省、市级教育教学改革及科研项目8项,参与编写体育高职院校统编教材2本。本系拥有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校内建有专业基础实训中心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共计12个实训室,以及1个体育康复医院;校外建有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广州军区总医院、江门市中心医院、广州和谐骨科医院、广州中泰中医门诊部等16家康复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良好条件。我系本着“崇德、善博、求实、勤学”的校训和“优、强、精、专”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培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和科学的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体育保健、康复理疗及健身指导工作的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各专业就业率均在98%以上。

专业介绍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文化教育类

社会体育

专科

体育保健

专科

体育服务与管理(体育场馆管理方向)

专科

财经类

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

专科

旅游行业类

酒店管理

专科

游泳馆

学院发挥师资力量、设备水平和技术储备等方面的行业优势,针对市场需求开设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三个专业,以及教练员培养、运动康复与保健、体育商务与赛事组织、体育健美与模特表演、体育教师培养以及体育传媒等六个方向,主要是培养既有体育专长又有文化素质和现代技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学院现设有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体育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基地2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个,职业技能鉴定机构2个。

师资力量

专业介绍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专业名称

专业层次

文化教育类

社会体育

专科

体育保健

专科

体育服务与管理(体育场馆管理方向)

专科

财经类

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方向)

专科

旅游行业类

酒店管理

专科

学术研究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16张)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高级职称97人、中级职称146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146人,本科学历277人。[4]

学校下设办公室、政工科、训练科、教务科、总务科、学生科、经营开发部、医务所、膳管科等九个科室。学校有正、副校长6人,科级领导20多人。专职教师、教练140人,教职工共242人,高级职称教师、教练占24%。校内全日制在校生为1154人,其中运动班人数814人。学校设党总支,其中党总支委员7人。[3]

科研平台

教学成果

综合训练馆[4]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省级重点专业4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1个;有3个体育特色专业群,运动训练专业群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成立了广州体育职业教育联盟,构建校政行企协同育人平台。

学术资源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人才强校、金牌荣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 “崇德、善搏、求实、勤学”的校训,明确了“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辐射海内外,打造拔尖运动员孵化哺育基地、优秀体育人才终身教育园区和体育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教体融合、学训一体”的办学特色。2010年通过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院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国家游泳队、国家击剑队、国家田径队和国家武术队训练基地”、“世界羽联广州训练基地”,并被授予“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集体”、“2010年广州亚运会先进集体”、“2011年全国业余训练先进单位”、“2012年广州市集体二等功”、“2016年广州市集体二等功”等荣誉称号。

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州市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先后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业余体育训练先进集体”、“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省教育厅命名为“文明校园”,是广州市级先进单位。

学校标志

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体育竞技人才,如奥运冠军杨景辉、杨维、张洁雯、全红婵、杨伊琳、雷声、张雁全、陈艾森、刘诗雯,世界冠军关渭贞、林燕芬、吴迪西、江剑芬、余锦豪、林志刚、刘秀华、邓伶、董兆致、吴汉雄等世界体育明星,为国家、省输送1000多名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了2200多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学院与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 地区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学术交流

学院现有教学大楼、图书馆、训练场馆、综合饭堂、运动员学生公寓等13幢,并设有科研、医务等配套设施。各训练场馆、场地器材居国内同类学校领先地位。如拥有先进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气体置换法体成份仪、心肺功能测试系统、YST—1500血乳酸仪等,还建成电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多功能室和网络中心,这些仪器设备与互联网设施的充分利用,能全方位满足学院教学与训练的需要。

办学方针

学生公寓、综合饭堂

学院集竞技训练、体育教育、体育科研于一体,遵循“学训并重,体教结合”的办学方针,努力实现对中国体育人才成长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全面培养。

文化传统

学院与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体育院校、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是世界羽联在亚洲唯一的国际培训中心,是国家田径队、击剑队、游泳队的训练基地,是广州市、广东省和国家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的窗口。[4]

学院拓展积极“专升本”及国际办学渠道,推进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合作开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与芬兰体育商学院、美国春田大学初步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关系,不断推进“专升本”及体育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进程。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体育文化交流,是“广州市对外体育文化交流窗口”。学院全面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体育惠民政策,为社会提供高水平、高品质的体育健身服务,承办国家、省市级体育赛事,接待市民来院体育锻炼与培训;与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体育院校、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亚运会期间先后接待文莱、孟加拉、伊拉克等6国体育部长来访,多次组织外国体育行业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在国际上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

学校领导

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3)学校肩负着三大任务:

一、学、训结合,培养青少年体育苗子,为省和国家培养输送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材;

二、承办和承担广州市青少年体育各级运动队集训、训练、比赛任务,并代表广州市参加省运会、省中学生运动会和全国城市运动会的体育竞赛;

三、培养体育师资,为广东省、广州市培养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和体育工作者的人才。开设的运动项目有:田径、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举重、击剑、柔道、体操、技巧、武术、跆拳道、射箭、跳水、摔跤、拳击、散打,蹦床等十八个项目。其中跳水、乒乓球、羽毛球被列为省的后备人才基地,田径、篮球、举重被列为国家训练重点单位。

校区环境

职务

姓名

党委委员、书记

谭爱英

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国平

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纪委书记

林昭雄

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苹

资料来源:[5]

学校荣誉

职务

姓名

党委委员、书记

谭爱英

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国平

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纪委书记

林昭雄

党委委员、副院长

张苹

资料来源:[5]

词条图册

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3)学校有现代化的教学楼一座,并有标准的文化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实验自开率达98%,2000年又新建了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电子阅读等现代化的电教及管理设备。专项运动训练场地器材设备的保证率达100%,图书馆藏书3万余册,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的田径场、综合训练馆、游泳馆、风雨篮球馆、风雨跑道、运动员公寓(内有中央空调和24小时冷热水供应)、综合饭堂等十二座建筑物及医务室、科研所等配套设施。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全方位为我校运动队服务,共有11名科研专门人才,具有先进的形态、机能生理和生化测试等仪器,对运动员进行选材、训练监控和医务监督等多方面的体育科学研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