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为豆科植物花生的种子榨出之脂肪油,具有花生的香味,可提供给 人体大量营养,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可增加食品的美味,是构成人体内多种组织成分的重要原料。
优质花生油一般呈淡黄色,油体澄清、透明、无杂质,有浓郁花生香味,无异味。花生油应装入密封玻璃瓶,选择阴凉干燥处保存。保质期1年左右。
是目前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之一,有浓郁的花生香味。花生油可提供给人体大量营养,而且能增加食品的美味,可用于炒、煎、炸各种菜肴和食品。
花生油中含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脂肪酸中主要为油酸(39.2~65.7%)。其次为亚油酸(16.8~38.2%),棕榈酸(7.2~12.9%),硬脂酸(2.6~5.6%)以及花生酸,山嵛酸,廿四烷酸,肉豆蔻酸,蜡酸,顺-廿碳烯-9-酸,廿碳烯-11-酸,落花生油酸,月桂酸等。
每100克花生油所含营养素如下:
热量
899 千卡 脂肪
99.9 克 维生素E
落花生油
42.06 毫克 钙
12 毫克 磷
15 毫克 钾
01 毫克 钠
3.5 毫克 镁
2 毫克 铁
2.9 毫克 锌
0.48 毫克 铜
0.15 毫克 锰
①花生油在制药方面可作油剂注射液的溶媒,也可作油膏等的基质。有人试验用花生油每日皮下注射1次(0.05毫升/100克),共3天,可使大鼠的甲状腺轻度肿大,甲状腺摄碘率增高 。花生油的水汽蒸馏液有微弱的抑菌作用。在大鼠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复制中,如以花生油配合其他高胆甾醇饲料,可使主动脉产生与人近似的"动脉粥样变";如以牛油代替花生油,则常产生血栓,病变与人不相似。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经研究证实,花生油含锌量是色拉油、粟米油、菜籽油、豆油的许多倍。虽然补锌的途径很多,但油脂是人们日常必需的补充物,所以食用花生油特别适宜于大众补锌。
②花生油中还含有多种抗衰老成分,有延缓脑功能衰老的作用。花生油还具有健脾润肺,解积食、驱脏虫的功效。营养专家还在花生油中发理了3种有益寿延年于心脑血管的保健成分; 白藜芦醇、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 β-谷固醇。实验证明,这几种物质是肿瘤类疾病的化学预防剂,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防治动脉硬化及 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是中老年人理想的食用油脂之一。优质花生油中含多种抗衰老成分,有延缓脑功能衰老的功效。
花生油味甘、性平,入脾、肺、大肠经;可补脾润肺、润肠下虫。花生油熟食,有润肠逐虫之功效,可治疗蛔虫性肠梗阻。
①治疗急慢性菌痢
取食用花生油高压灭菌制成注射液,于两侧上巨虚及足三里行穴位注射,每穴1毫升。据167例急性菌痢的观察,经1次治疗后痊愈128例(76.6%),失败39例(23.4%)。失败病例中26例症状体征消失,仅粪便培养阳性。有效病例的平均退热时间为17.6小时,腹痛及里急后重消失为2.5天,便次恢复正常为2.6天,粪便镜检恢复正常为1.9天,粪便培养转阴为3.1天。另据105例(急性90例,慢性15例)的报道,所用剂量及穴位与上法相同,对急性病例一般注射1次,如未能控制,可在3日后再注射1次;对慢性病例每周注射2次。结果治愈率为88.5%,有效率为96.1%。注射后体温多在1~2天恢复正常,腹痛及腹泻在2天内消失,粪便化验4~5天恢复正常。
②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
取熟花生油内服。年龄在15岁以下者每顿服60毫升,服后6小时不见好转者再重服1次。少的服1次,多的服4次。年龄在16岁以上者,顿服80毫升,少的1次,多的3次。服后呕吐者可加调味剂或从胃管注入,同时配合一般支持疗法,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者禁食。80例患者经上法治疗,除1例合并肠扭转无效而改用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平均住院日数4.14天。服油后少数病人于当日或次日排出蛔虫;绝大部分病人在1~2天症状缓解,2~3天症状体征消失,否则往往有合并症。服油后除个别患儿恶心呕吐外,未见不良反应。另有用花生油50~200毫升1次顿服或2次分服,治疗成人肠扭转2例,小儿蛔虫性肠阻塞7例,亦均治愈。一般在6~10小时内腹痛减轻,多数肠鸣消失或减弱;8~10小时排气排便排虫。
③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以花生油穴位注射,观察20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肿消失或缩小至肋下0.5厘米)19例,平均治疗天数38.3天;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肝功能一项未恢复正常,肝肿大缩小不明显)1例,用药18天后未继续治疗。治疗后以临床症状改善最为明显,80%的病人在治疗后5~10天即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平均时间为:黄疸指数25天, 谷丙转氨酶27.2天,麝浊25.2天,麝絮40.7天,脑絮29.5天。 肝肿大12例恢复正常,3例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制剂及用法:取普通花生油过滤两次,放冰箱内24小时,如无沉淀即分装、高压消毒备用;如冷藏后有沉淀,应再过滤,直至24小时后无沉淀为止。用时取花生油注射于下列穴位上:一组: 肝俞、 脾俞、 三阴交; 二组: 期门、 胆俞、 足三里。取穴可随症加减。每次选用一组,两侧交替应用,每穴注射1毫升,每周两次;每组注射4次以上反应不敏感时,即换另一组。注射后部分病人有局部胀痛,但1~2天后即消退,未见其他副作用。
④防治 传染性急性结膜炎
用经过过滤和高压消毒的花生油行耳穴注射。选穴: 肝、 目或 肝、 眼,重症加皮质下。双侧耳穴注射,每穴0.1毫升。治疗31例,治愈天数平均为2.5天。用于预防观察658例,发病26例(3.95%),而未接受预防的249例中有58例(23.69%)发病。
⑤用于麻醉
用生花生油穴位注射,循经取穴或局部取穴,如阑尾手术取 足三里、内麻点、 大横(右)。每穴注射花生油0.2~0.5毫升。诱导10~15分钟即可进行手术。在消毒皮肤时静脉注射杜冷丁50~100毫克、非那根25~50毫克作为辅助用药。观察40例,麻醉效果为:Ⅰ级 6例,Ⅱ级 25例,Ⅲ级 6例;失败 3例。
1. 花生油热量高,脂肪量大,不宜过量食用,否则对 心脑血管还是会有一定影响,而且容易发胖。
2. 花生油油耐高温,除炒菜外适合于煎炸食物。
3. 用花生油炒菜,在油加热后,先放盐,在油中爆约30秒,可除去花生油中可能存在的 黄曲霉素。
4. 植物油可防止粥沫:煮稀饭时,往锅里滴几滴花生油,并改用文火,稀饭就不会有沫子外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