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

外文名 Nationalguangxiandaseaneconomicandtechnologicaldevelopmentzone
批准时间 1990年经自治区批准市级投资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省级开发区、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级开发区
交通线路 K5安吉公交站-小帽山广场
方言 英语—印尼语—马来西亚语—越南语—壮语—南宁白话—文唐话
机场 广西吉航东盟通用机场(广西首个民办机场)
行政区类别 国家级开发区
政府驻地 大帽新区武华大道37号华强会展综合大楼
著名景点 紫莲城景区·山水田园小镇·东盟国际旅游度假区·那由风景区
职能级别 市级经济职能(独立管辖)
邮政区码 530105
大学城 东盟教育园(自治区重点工程)
轨道交通 2号线延长线轻轨(发改委)
著名高中 南宁二中、广西希望高中等
党工委书记 何尚汉
面积 180平方千米
目录导航

园区简介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为始建于1960年的广西武鸣华侨农场,为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曾安置印尼、越南等9个东南亚的归国华侨1.2万多人,现仍居住着归侨侨眷7000多人。近年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制造等产业,着力打造广西最大特色食品加工城。同时,开发区还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启动特色农业观光游等项目,成为南宁市周末经济、会议经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的新亮点。 

开发区辖区面积180平方公里(全属国有土地),人口7万人。前身为1960年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武鸣华侨农场和1990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成立的南宁华侨投资区。目前,开发区仍有东盟9个国家上万名归侨侨眷和谐聚居,在境外定居的有4000多人,文化独特,风情浓郁,更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亲友保持最深的亲缘关系和最密切的信息联系。

开发区主要建设综合产业园区、休闲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三个功能分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制药、轻纺制鞋、机械制造等产业,目前已入园企业270多家,投产企业120多家。百威啤酒、美国皇冠、美国波尔、美国嘉吉、中粮集团、印尼金光集团、泰国正大集团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双汇食品、统一饮料、珠江啤酒、伊利食品、加多宝、王老吉等知名品牌企业相继落户,是广西世界500强企业和台资企业最多的开发区。

区位交通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盟经开区”)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北,处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南贵昆经济带等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东临粤港澳、西接中南半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带和重要门户。  东盟经开区交通十分便捷,位于南宁市半小时经济圈内,南宁城市一级大道直通开发区,兰海高速公路、邕百二级公路横穿开发区,即将开工建设的苍硕高速公路和河池至南宁铁路专线将过境开发区并设立专站,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逐步形成,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邕江内河港口路程不到1个小时,到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三个出海港口路程均不到2个小时,到中越边境路程仅需2个小时。 

优势产业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南宁市产业发展布局,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轻纺制鞋、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  ——食品加工产业:打造广西最大、全国知名轻工食品城,已聚集广东珠江啤酒、河南双汇食品、台湾统一饮料、“王老吉”饮料、华丰食品等28家企业,初步形成建设技术先进、产业链条完整、产品门类齐全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轻纺制鞋产业:规划建设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6.23平方公里),已聚集台湾麦斯鞋业、贯铨鞋业、楠熙鞋业等14家轻纺制业企业,预计至2015年实现产值200亿元、吸纳就业14万人以上,占据西部第一、全国领先地位,形成区域品牌效应。  ——生物医药产业:打造南宁国家高新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建成北部湾经济区针对东盟和对台生物科技产业经济合作重要基地,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技术服务等产业,已聚集广明药业、万德药业等18家企业。  ——加工组装制造业:重点发展轻工设备、电子机械等产业,建成轻工电子机械及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业集中区,已聚集了南益摩托、鼎天机械、中盟机械等35家企业。  ——家俱制造产业:承接东部家俱产业转移,建成广西重要的家俱生产制造基地,已聚集了广西金鼎阳光家具、上海盛邦厨柜等16家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已聚集了中宝太阳能等3家企业。 

园区规划

2010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批准,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被纳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1个重点支持的产业园区之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管委会、南宁市人民政府、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组织编制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及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控制面积为180平方公里(全属国有土地)。  开发区定位:“三城一平台”,即北部湾活力轻工城、大南宁魅力卫星城、示范性实力华侨城、中国-东盟自贸区经合新平台。  开发区总体发展目标: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合作先试先行区;全国华侨农场改革转型示范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轻工产业新高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行区以及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南宁市北部生态园林卫星新城。  开发区功能区划:分三个功能区,即综合产业区(66.7平方公里)、旅游度假区(24.5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30平方公里)。综合产业区规划建设雷秀产业园(含南宁生物制造核心区)、上平产业园(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岜晚产业园(含出口加工区)、定标产业园、启明产业园、板柏教育园、武山物流园等。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旅游接待区、归侨侨务新村观光区、东盟风情园、农家体验休闲度假区、康体疗养度假区、生态旅游保护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农业、园林、花卉、养殖科研机构联合开发,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高尖的技术引导及优质服务保障。  开发区规划容纳总人口47万人,近期末(2015年)18万人,中期末(2020年)30万人,远期末(2030年)47万人。 

优惠政策

开发区除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和南宁市给予的多项特殊优惠政策,还有开发区特有的财税奖励扶持政策。开发区内收税不收费,除国家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外,不再征收任何地方性收费,同时,实行灵活的财政扶持政策,对标准化厂房的建设和使用给予奖励扶持,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等方面的投资给予补贴,对项目建设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