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词条: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列宁(5)
1917年3月,俄罗斯帝国爆发二月革命,导致沙皇下台,俄罗斯帝国解体。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最后以列宁为首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左翼(布尔什维克)联合其它极左翼政党在圣彼得堡发动起义,于1917年11月7日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史称“十月革命”。革命后改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十月革命后,俄国境内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或自治共和国。国内战争期间,为抗击共同的敌人,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建立了军事政治同盟。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和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为了统一进行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共产党提出了联合问题。
1922年8月,联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主持的专门委员会,提出各苏维埃共和国以自治共和国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的方案。格鲁吉亚领导人反对这一方案,遭到粗暴的对待。病中的列宁得知这件事后,立即写信给中央政治局,严厉批评“自治化”方案和一些人的大国沙文主义错误。列宁建议各苏维埃共和国按平等自愿原则一起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根据列宁的建议,10月,中央全会讨论通过新的文件,该文件得到了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党和苏维埃机关的热烈响应和支持。12月30日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成立苏联的报告。列宁因病未出席大会,被推为大会的名誉主席。大会通过了苏联成立条约。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主词条:五年计划、大清洗、苏芬战争、苏德战争、卫国战争、冷战、社会主义阵营
斯大林(8)
列宁去世后,约瑟夫·斯大林当选联共(布)中央总书记。斯大林以计划经济作保障,领导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使苏联一度成为欧洲工业生产值最高的国家。苏联农业方面在斯大林大规模工业化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农业实行了机械化但是集体农庄政策的失误使得苏联农业产值严重下降,仅仅达到1913年水平。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
1932―1933年间,乌克兰大饥荒爆发,使250―480万人死亡,当时苏联推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部分加剧了饥荒的蔓延,并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乌克兰独立后,西方政治家和部分学者认为1932―1933年大饥荒是苏联对乌克兰的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
1937至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不少军界、经济和科学艺术界人士被清肃,苏联境内劳教所(古拉格)也大量增多,任何被怀疑为“反动派”或者“间谍”的公民、侨民都会被关进劳教所,甚至被枪决。而且斯大林的清洗运动不仅仅只针对苏共中央,苏联军队高层,也波及普通苏联人民。
卫国战争时期的宣传画
20世纪30年代,西方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建立欧洲共同防御体系而不果,与此相反,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1]
1938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终于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侵略波兰并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此举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二战初期颇不得人心。
1939年,苏联发动苏芬战争,在付出了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夺回了芬兰占领的土地。苏芬战争充分体现苏联重工业的落后。
1941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次年4月下旬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多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粉碎了德军自二战开始以来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1941年至1945年,英国与加拿大共同向苏联提供了大约150万吨的军用补给品和粮食。
1943年初,苏联红军经过顽强抵抗,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才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
1944年2月2日,苏联对1936年《苏联宪法》进行了修改,新宪法第18条称:“每个加盟共和国都有权与外国直接发展关系,签订协议并交换外交、领事代表。”新宪法还赋予加盟共和国建立自己武装部队的权力。10月,苏联吞并中国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地区。
1945年,苏联与中国代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造成外蒙古独立。5月,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首都柏林,柏林战役胜利,希特勒自杀, 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为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苏联军民付出了2700多万人(是战前人口的14%)牺牲的代价,6个加盟共和国被德国占领,1700座城镇和超过3.1万个工厂被夷为平地,四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毁于战火。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八月风暴行动),关东军被击毙83000人,被俘594000人。
战后,在有关战后安排等重大问题上,苏联坚持强硬的立场 ,由于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令苏联备感威胁,斯大林也在土耳其、伊朗问题和希腊共产主义革命、德国的问题上与美英有分歧,导致1947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试爆了一枚当量为22000吨TNT的原子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1955年苏联相对地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1953年2月底,斯大林夜间突发中风。3月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部长会议召开联席紧急会议,马林科夫成为部长会议主席,然而斯大林的名字依旧出现在了委员名单中(最后一位)。会议刚刚结束,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宫逝世。
主词条:苏共二十大、东德六一七事件、波兹南事件、赫鲁晓夫改革、匈牙利十月事件、修正主义、古巴导弹危机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主谋清除了贝利亚集团,最后成为了最高领导人。1953年9月3日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招致东欧各国的反对,出现“匈牙利事件”,“波兹南事件”等反对赫鲁晓夫政权的事件。事件均以苏联出动军队镇压而收场。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科技取得长足发展,赫鲁晓夫重用科技人才,大力发展科技。
1958年,在航天领域,苏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把人类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108分钟,开辟历史新纪元,也在美苏太空竞赛中赢得了先手。
1964年10月14日,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中央全会“鉴于赫鲁晓夫犯有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错误“,解除其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职务。次日又解除其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
赫鲁晓夫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但赫鲁晓夫全面批判斯大林也一度引发东欧社会主义盟国的政治动荡。此后,苏联和很多国家爆发政治冲突。
主词条:布拉格之春、军备竞赛、阿富汗战争、莫斯科奥运会
1964年,赫鲁晓夫被以不流血政变方式被迫下台,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在解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威胁之后,跟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一起建立了“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体制。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
勃列日涅夫结束了赫鲁晓夫的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斯大林的正面形象,纠正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过度批判,但是他的思想与政策过度僵化,导致矫枉过正,反而使苏联国家与社会丧失了改革与进步的活力。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70年代以后,从1972年开始苏联一跃成为世界上军费开支最大的国家,它在70年代的累计军费开支超过美国20%~30%。苏联军备竞赛对经济的长期发展了产生严重影响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军费支出一直以很高的速度增长。1965~1979年军费开支增长了3倍以上,平均每年递增8%,
1973年,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1966年-1970年为5.1%,1971年-1975年为3%,1976年-1980年为2.3%,而按苏联学者估计以上三个相应时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3.2%、与1.0%。
主词条:安德罗波夫
1982年11月10日,长期统治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去世,原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继任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安德罗波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工作,大刀阔斧地进行人事调整,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福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在整顿劳动纪律与反腐肃贪,试水改革经济体制与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苏联群众的大力支持。因此安德罗波夫也被认为是苏联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如果他执掌苏联的时间更长久一些,苏联的发展轨迹可能会转变。安德罗波夫
1984年2月9日,69岁时却因慢性肾病于病逝,在位时间仅一年零三个月。随着他的与世长辞,苏联的“安氏改革之路”宣告结束。
主词条:契尔年科
契尔年科
安德罗波夫去世后,接替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是契尔年科。当时从契尔年科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威望来看,显然具有过渡性质。他执政仅13个月,虽然未能改善苏联国内外面临的困境,但保持了苏联政局的稳定,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在他执政期间强调政策的继承性,因此基本上保持了安德罗波夫时期的对内对外政策,首先在经济方面,主张对苏联的整个经济体制进行认真的改造,提出完善经济活动,改革管理形式和方法、将国民经济变成一种高效率的有条不紊的机制。指出,经济试验的实质在于给企业更多的权利,提高企业的责任感,摆脱中央过多的监督。
主词条:新思维、东欧剧变、中苏关系正常化、苏联解体
契尔年科逝世后,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8年,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减少对东欧国家内政的干涉,他的发言人将这个政策戏称为“辛纳屈主义”。
1989年,政策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于内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政治地震”(东欧剧变)。
随着开放性政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逐渐失去了民心,最终导致了苏共党内和苏联社会的思想混乱。苏联军队当时从东欧撤回以及戈式改革饱受争议,这也是在1991年苏联军队倒戈的重要原因。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苏联解体(2)
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
1991年年底,他联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12月26日,代表们象征性举了手,苏联最高苏维埃自行解散,标志着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从现实和法律上正式结束其存在。
苏联解体后,分裂为十五个国家,且大部分经济及军事力量由最大加盟国俄罗斯继承。且至今所有前苏联加盟国只有哈萨克斯坦恢复到解体以前。大部分前苏联加盟国都遭受了颜色革命及经济衰退。颜色革命
2005年,普京指出:“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悲剧。”
苏联解体
1957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建议,把“按行业和部门管理的模式变成按地域原则管理的新模式”。为此成立了国民经济委员会。最初曾计划将全国分为20个大经济区,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国民经济委员会这个新体系被分成若干块,“列入到”行政区划网中:在俄联邦境内建立了70个国民经济委员会(占全苏行政区划总数105的2/3),覆盖了14个自治共和国及55个州和边疆区;莫斯科市设专门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前苏联解体后的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国徽
1962年,赫鲁晓夫建议修改宪法,打算用新宪法的形式将国民经济管理的新结构固定下来。宪法草案第94条规定,“地方苏维埃根据生产和地域原则组成”。赫鲁晓夫坚持要让最高苏维埃和其他苏维埃在经济领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民经济委员会成为苏联行政区划的第二种尝试。但是,扩大国民经济委员会的权利是同当时国家稳定的行政区划相矛盾的。这一改革触及到各部门干部的切身利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11月,俄联邦国民经济委员会的数量减少到24个(全苏联减少到48个)。
1991年,几乎所有共和国都宣布自己为联邦共和国,五个自治州中的四个(阿迪格、卡拉恰耶夫—切尔克斯克、哈卡斯、戈尔诺—阿尔泰)也宣布自己是属于俄罗斯联邦成员的主权共和国;犹太自治州、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泰梅尔自治区、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区以及楚克奇自治区都提出要改称自己为自治共和国。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关于自由经济区的指示成为在建立市场关系条件下确定边疆区和州的地位的第一个正式文件。继滨海边疆区(1990年10月的“纳霍特卡”自由经济区)之后,在阿尔泰边疆区、萨哈林、赤塔、克麦罗沃、加里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州等地都相继建立了自由经济区。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奇特现象——联邦中的联邦,加盟共和国中的自治共和国,边疆区或州中的民族自治区。
东斯拉夫三国(现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
中亚五国(现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外高加索三国(现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
波罗的海三国(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摩尔达维亚15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塔吉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巴什基尔、布里亚特等20个自治共和国
8个自治州
10个自治区
129个边疆区或州
1936年,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3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1956年,存在过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56年并入俄罗斯联邦,改名为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这时加盟共和国总数是16个。
苏联加盟共和国
克里姆林宫苏联主要城市有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海参崴、摩尔曼斯克、基辅、明斯克等。
苏联地跨欧亚两大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中亚、北亚。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世界的位置西最远距离达1万多公里,南北约五千公里,总国土面积达到2240.22万平方千米,与北美洲面积相当。濒临黑海、波罗的海、北冰洋和太平洋。隔海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日本的北海道岛(南千岛群岛为苏联实际控制的日苏争议领土)相望。陆上分别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以及朝鲜相邻,其中同中国大陆的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区有7300多公里的边界线。
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经度:东经26至西经170度,纬度:北纬41度至82度。
苏联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沿海边界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海岸线在北极圈上。摩尔曼斯克,因为有温暖的洋流湾流,而其他所有在北极圈以北的海岸都被冰封,冻结时间为每一年中的十个月。
苏联地图
高山地形在南部的山脉。在黑海和里海之间,例如,在高加索山脉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度,标志着欧洲和亚洲边界。其中一个山峰,厄尔布鲁士峰,是欧洲的最高点为5642米。这一山脉,延伸到西北部,如克里米亚半岛和喀尔巴阡山脉和东南部。天山和帕米尔高原,形成了一个宏伟的苏联及其南部邻国之间的天然屏障。在苏联的最高点,海拔7495米,是共产主义山(Pik Kommunizma)在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帕米尔高原,巴基斯坦,和中国。帕米尔高原和Tien Shan都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的分支,喜马拉雅。1989年的共产峰图片在塔吉克苏维埃社会
苏联全境中平原和低地约占总面积苏联地形图的60%,山地和高原分别占20%。叶尼塞河以西主要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图兰平原,以东主要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哈萨克地区是高原。
苏联境内最长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最高峰是高7495米的共产主义峰(今伊斯梅尔·索莫尼峰),位于塔吉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和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也位于苏联。
气候复杂多样,最北部和北冰洋附近的岛屿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大部分国土位于温带,克里米亚半岛南岸、南高加索和中亚的南部属于亚热带。年平均降水量为530毫米。冬季几乎全境降雪。
主要气候特征:冬季漫长、严寒、干燥,夏季短促、温暖,春季、秋季短,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气候特征强。约80%地区属温带,16%属寒带,4%属亚热带。
呼啸的北极风产生沿海的风寒最低−72°C,或盲目的草原雪灾,气候表现为苏联的靠近海洋,倾向于温和气候的北极点和遥远。结合“西伯利亚高”:寒冷,东部高压系统,加上潮湿,在西冷气旋系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的天气模式。
温带以外的两个领域表现出苏联的气候多样性:苏联远东、太半洋的影响下,与季风气候;以及苏联的最受欢迎的度假区南部海岸延伸的副热带高压带领土,克里米亚,通过高加索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那里的沙漠和绿洲。
大部分的土地,远离海洋,他们提供水分,在苏联降水水平低到中等。超过一半的国家接受少于四十厘米的降雨量每年,大多数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和西伯利亚东北部可以依靠几乎一半的量。最潮湿的地方被发现在小,郁郁葱葱的亚热带地区的高加索地区和苏联远东沿Pacific海岸。
苏联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表水资源,大约有300万亿立方米的河流400万亿立方米的水库,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达180000立方米,是其它国家的一点五倍左右。但是,苏联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匀,84%的地表水都流入了北冰洋和太平洋。然而,75%的人口和80%的工农业集中却在苏联的西北地区。
伏尔加河位于苏联西南部,发源自俄罗斯特维尔州奥斯塔什科夫区、瓦尔代丘陵东南的湖泊间,在河口三角洲上分成80条汊河注入里海,全长3692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约每秒8000立方米,年径流量254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全流域居住有6450万人,被苏联人民称为“母亲河”。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主要支流有奥卡河、卡马河、别拉亚河、维亚特卡河等,流域北面与波罗的海、白海及巴伦支海各流域为界,东北及东面以乌拉尔山脉和喀拉海各河流域为界,东南与乌拉尔河流域为邻,西面及西南与第聂伯河、顿河流域毗连。
伏尔加河是苏联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干道,干、支流通航里程3,256千米,并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维纳河连接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达到“五海通航”。
伏尔加河的流经特维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科斯特罗马州、伊万诺沃州、下诺夫哥罗德州、马里埃尔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伏尔加格勒州、阿斯特拉罕州共13个俄罗斯联邦主体。
伏尔加河流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总计电量约1200万千瓦,已建成11座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135.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399亿千瓦·时,占可开发电量的70%。
西伯利亚东部和苏联远东也在山区,特别是长堪察加半岛的火山峰,其中突出到鄂霍次克海。苏联远东,苏联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南部,是地震活动的苏联的中心。1887,例如,一场剧烈的地震摧毁的城市弗尼(今阿拉木图),并在1988年12月一个大地震震除亚美尼亚市斯皮塔克Kirovakan和Leninakan大部。1988年的地震,在苏联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超过25000人丧生。1988年12月苏联地震
苏联境内有秋明油田、库尔斯克煤矿等矿产资源,境内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铀矿在世界上都有相当地位三贵金属矿产优势突出,主要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动物有俄罗斯鲟,贝加尔湖海豹等,其中,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稀有动物有“远东豹”和“阿穆尔虎”。特有珍稀植物较少。
北方森林云杉,冷杉,松,和落叶松,统称为针叶林,由苏联最大的自然区,美国的面积大小。这里的冬天漫长而严酷,按常规登记为居住区在这一带的东北部气温最寒冷的见证。在中纬度地区宽带扩展的针叶林地带,从芬兰在西部边界的上扬斯克山脉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和南部海岸的贝加尔湖。大雅的孤立的部分被发现沿山脉,在乌拉尔南部,并在远东阿穆尔河流域。大约33%的人口居住在这个区域,这与混交林带,包括大多数的苏联欧洲部分和最早的祖先的土地斯拉夫语移民
境内有叶尼塞河、鄂毕河、勒拿河、伏尔加河、第聂伯河等主要河流,有蓄水量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
苏联国旗(1923年版)苏联国旗(1924-1955年版)苏联国旗(1955-1991年版) | 1920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黄三色构成,长宽比为2比1,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作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者),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国旗的背面并没有图案,为单纯的红旗。 |
苏联国徽(1923-1936年版)苏联国徽(1936-1991年版) | 苏联国徽为椭圆形,图案中心绘的是:在一轮红日的万道光芒上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有镰刀和铁锤的图案,其含义与国旗同,冉冉升起的红日象征人类光明的未来。地球的上方有一颗五角星。红日、地球、五角星组成的主体图案周围有麦穗环绕,缠绕在麦穗上的飘带有15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苏联国歌《国际歌》(1917年-1944年3月15日)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1944年3月15日-1991年12月25日) | 1918年1月,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国际歌》作为国歌,1922年苏联成立后它成为苏联国歌。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苏联宣布社会主义胜利后决定更改国歌。经过几番争论,1944年斯大林拍板《牢不可破的联盟》成为国歌。赫鲁晓夫上台后,在苏共党内批判个人崇拜的运动中,原《牢不可破的联盟》的歌词被弃而不唱。1977年5月27日最高苏维埃批准了修改过的国歌,剔除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成分。 |
苏联国旗(1923年版)苏联国旗(1924-1955年版)苏联国旗(1955-1991年版) | 1920年苏维埃政府采用新国旗,由红、蓝、黄三色构成,长宽比为2比1,左边为垂直的蓝条,右边的红色旗面上有一颗五角星和交叉着的铁锤和镰刀。此旗后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国旗图案作了修改,为一面红旗,左上角有金色的五角星、镰刀和铁锤图案。锤子象征工人阶级;镰刀象征农民阶级,两者组合,是工农联盟的标志,也是共产党的标志。五角星既象征工、农每一只手的五指(劳动者),亦代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红色是革命的颜色,黄色则是革命光芒的颜色。值得注意的是,苏联国旗的背面并没有图案,为单纯的红旗。 |
苏联国徽(1923-1936年版)苏联国徽(1936-1991年版) | 苏联国徽为椭圆形,图案中心绘的是:在一轮红日的万道光芒上照耀下的地球,地球上有镰刀和铁锤的图案,其含义与国旗同,冉冉升起的红日象征人类光明的未来。地球的上方有一颗五角星。红日、地球、五角星组成的主体图案周围有麦穗环绕,缠绕在麦穗上的飘带有15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苏联国歌《国际歌》(1917年-1944年3月15日)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1944年3月15日-1991年12月25日) | 1918年1月,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国际歌》作为国歌,1922年苏联成立后它成为苏联国歌。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苏联宣布社会主义胜利后决定更改国歌。经过几番争论,1944年斯大林拍板《牢不可破的联盟》成为国歌。赫鲁晓夫上台后,在苏共党内批判个人崇拜的运动中,原《牢不可破的联盟》的歌词被弃而不唱。1977年5月27日最高苏维埃批准了修改过的国歌,剔除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成分。 |
十月革命后,苏联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到1987年1月止,城市数量已达到2176个,城市人口达1.8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6%。
1989年人口普查数字表明,总人口为286,731,000人。
人口较多的共和国为: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中亚各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和吉尔吉斯) 出生率每年高达2.6%,而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为0.4一0.7%。
年份 | 人口数量(亿) | 备注 |
---|---|---|
1917年 | 1.3 | 此时为苏俄总人口 |
1926年 | 1.47 | 苏联刚成立不久(成立于1922年12月30日) |
1939年 | 1.7 | 苏联一五计划、苏联二五计划后 |
1940年 | 1.94 | “东方战线”行动后 |
1946年 | 1.67 | 二战苏联死亡2700多万人 |
1988年 | 2.845 | 东欧剧变前 |
1991年 | 2.930 | 苏联解体前 |
年份 | 人口数量(亿) | 备注 |
---|---|---|
1917年 | 1.3 | 此时为苏俄总人口 |
1926年 | 1.47 | 苏联刚成立不久(成立于1922年12月30日) |
1939年 | 1.7 | 苏联一五计划、苏联二五计划后 |
1940年 | 1.94 | “东方战线”行动后 |
1946年 | 1.67 | 二战苏联死亡2700多万人 |
1988年 | 2.845 | 东欧剧变前 |
1991年 | 2.930 | 苏联解体前 |
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民族占51%,乌克兰人占15%,乌兹别克人占6%,白俄罗斯人占4%,其他为哈萨克人、鞑靼人、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摩尔多瓦人、塔吉克人、立陶宛人、土库曼人、德意志人、吉尔吉斯人、犹太人、拉脱维亚人、爱沙尼亚人等约占24%。还有楚瓦什族、达格斯坦族、巴什基尔族、波兰族、芬兰族、拉普族、蒙古族、库尔德族等。USSR的人口(红色)和苏联解体后的状态
苏联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典型的苏式社会主义国家。[2]
《苏联宪法》是确认和规定苏联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根本法。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先后于1918、1924、1936和1977年颁布了4部宪法。1918年7月10日第五次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根本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的宪法。
苏联宪法第6条规定苏联共产党为苏联唯一执政党,苏联共产党及其2000万党员是国家的统治核心,每个工厂和集体农庄都要建立党的支部。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斯大林时代以后,为了避免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苏共实行集体领导的原则,谁能够掌握中央委员会的多数票,谁就能掌握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 |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 | 1922年4月3日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41年起兼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24年1月21日至1953年3月5日期间为最高领导人。1952年苏共十九大取消总书记一职,他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排名第一)。 |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 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58~1964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6年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被迫下台。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 | 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66年4月8日改称总书记)。1960~1964年以及1977~1982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 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 |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1985年3月11日―1991年8月24日 | 苏共中央总书记,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90年3月14日~1991年12月25日任苏联总统。 |
姓名 | 任期 | 备注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1日 |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1922年4月3日―1953年3月5日 | 1922年4月3日当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41年起兼任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24年1月21日至1953年3月5日期间为最高领导人。1952年苏共十九大取消总书记一职,他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排名第一)。 |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 1953年9月7日―1964年10月14日 |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1958~1964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6年主持召开苏共二十大,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被迫下台。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1964年10月14日―1982年11月10日 | 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66年4月8日改称总书记)。1960~1964年以及1977~1982年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罗波夫 | 1982年11月12日―1984年2月9日 |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康斯坦丁·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 | 1984年2月13日―1985年3月10日 |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1985年3月11日―1991年8月24日 | 苏共中央总书记,1988年8月1日~1989年5月25日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90年3月14日~1991年12月25日任苏联总统。 |
苏联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苏维埃的领导人,最开始为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从1938年起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90年后为苏联总统。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
列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
1917年11月9日~1917年11月21日 |
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 |
1917年11月21日~1919年3月16日 |
|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弗拉基米尔斯基 |
1919年3月16日~1919年3月30日 |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
1919年12月30日~1938年7月19日 |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
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
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 |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
1946年5月9日~1953年3月15日 |
|
克莱门特·叶夫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
1953年3月15日~1960年5月7日 |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1960年5月7日~1964年7月5日 |
|
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
1964年7月5日~1965年12月9日 |
|
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 |
1965年12月9日~1977年6月16日 |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1977年6月16日~1982年11月10日 |
|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
1982年11月10日~1983年6月16日 |
|
尤里·安德罗波夫 |
1983年6月16日—1984年2月9日 |
|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
1984年2月9日—1984年4月11日 |
|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
1984年4月11日~1985年3月5日 |
|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
1985年3月5日~7月27日 |
|
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葛罗米柯 |
1985年7月27日~1988年8月1日 |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1988年8月1日~1991年12月25日 |
|
备注:1990年由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决定设立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第一任总统。 |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 |
列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
1917年11月9日~1917年11月21日 |
雅科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 |
1917年11月21日~1919年3月16日 |
|
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弗拉基米尔斯基 |
1919年3月16日~1919年3月30日 |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
1919年12月30日~1938年7月19日 |
|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
1922年12月30日至1938年1月12日 |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 |
1938年1月17日至1946年5月 |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
1946年5月9日~1953年3月15日 |
|
克莱门特·叶夫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 |
1953年3月15日~1960年5月7日 |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1960年5月7日~1964年7月5日 |
|
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 |
1964年7月5日~1965年12月9日 |
|
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 |
1965年12月9日~1977年6月16日 |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 |
1977年6月16日~1982年11月10日 |
|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
1982年11月10日~1983年6月16日 |
|
尤里·安德罗波夫 |
1983年6月16日—1984年2月9日 |
|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
1984年2月9日—1984年4月11日 |
|
康斯坦丁·乌斯蒂诺维奇·契尔年科 |
1984年4月11日~1985年3月5日 |
|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涅佐夫 |
1985年3月5日~7月27日 |
|
安德列·安德列耶维奇·葛罗米柯 |
1985年7月27日~1988年8月1日 |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1988年8月1日~1991年12月25日 |
|
备注:1990年由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苏联总统职位和苏联宪法(根本法)修改补充法》,决定设立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第一任总统。 |
苏联的政府首脑是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部长会议主席,1990年后为苏联总理。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苏俄、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14] |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3日 |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 |
1924年1月23日~1930年12月19日 |
|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
1930年12月19日~1941年5月6日 |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1941年5月6日~1946年3月19日 |
|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1946年3月19日~1953年3月5日 |
格里高利·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
1953年3月5日~1955年2月8日 |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布尔加宁 |
1955年2月8日~1958年3月27日 |
|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
1958年3月27日~1964年10月15日 |
|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
1964年10月15日~1980年10月23日 |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 |
1980年10月23日~1985年9月27日 |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
1985年9月27日~1991年1月14日 |
|
苏联总理 |
瓦连京·谢尔盖耶维奇·帕夫洛夫 |
1991年1月14日~1991年8月24日 |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苏俄、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14] |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3日 |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 |
1924年1月23日~1930年12月19日 |
|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
1930年12月19日~1941年5月6日 |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1941年5月6日~1946年3月19日 |
|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1946年3月19日~1953年3月5日 |
格里高利·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 |
1953年3月5日~1955年2月8日 |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布尔加宁 |
1955年2月8日~1958年3月27日 |
|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 赫鲁晓夫 |
1958年3月27日~1964年10月15日 |
|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
1964年10月15日~1980年10月23日 |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吉洪诺夫 |
1980年10月23日~1985年9月27日 |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
1985年9月27日~1991年1月14日 |
|
苏联总理 |
瓦连京·谢尔盖耶维奇·帕夫洛夫 |
1991年1月14日~1991年8月24日 |
普京
克格勃,全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俄文: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英文:The Committee of State Security),简称КГБ,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是1954年3月13日至1991年11月6日期间苏联的情报机构,以实力和高明而著称于世。
克格勃前身为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契卡(Cheka)”及斯大林时期内务人民委员部(NKVD)下属的国家安全总局,前苏联早期的情报机构契卡将总部设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霍瓦亚大街2号;1918年苏俄政府迁都莫斯科,契卡总部也在1920年迁到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附近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
1991年苏联解体后,改制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其第一总局另外成立俄罗斯对外情报局。
苏联五年计划增长图苏联在冷战期间,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是经济强国,80年代后期被日本超过。但与实行资本主义及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不同,其经济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的,国家垄断生产资料。国家通过五年计划的方式对经济实行控制和调整。在1928~1932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但是苏联的工业发展不平衡。事关国防的军事工业、重工业、化学工业和航空太空工业非常发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事关民生的轻工业和农业则相对落后。这也导致了解体后俄罗斯和其它原加盟共和国轻工业的严重不足。
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经济停滞到80年代演变为关键经济部门的危机:经济结构失衡,技术工艺落后。苏联80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的23%;80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0%和28% 。苏联农业增速从60年代的 4.3%降
至80年代初的1.4%。在此期间,工业增速从8.4%降至3.5%。消费部门长期衰退,限制了民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货币:苏联卢布
苏联的主要工业地带集中在莫斯科、列宁格勒、顿巴斯、乌拉尔山脉等地区。次要的工业地区包括波罗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亚和伏尔加河(窝瓦河)中下游。
苏联自1922年开始实行经济区划。1982年11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苏联经济区为19个,分属西部、东部和西南部3个经济地带。
中央经济区 | 中央黑士带经济区 | 伏尔加一维亚特卡经济区 | 北方经济区 |
西北经济区 | 伏尔加河沿岸经济区 | 北高加索经济区 | 乌拉尔经济区 |
西西伯利亚经济区 | 东西伯利亚经济区 | 远东经济区 | 顿涅茨一第聂伯河沿岸经济区 |
西南经济区 | 南方经济区 | 波罗的海沿岸经济区 | 外高加索经济区 |
中亚经济区 | 白俄罗斯经济区 | 哈萨克经济区 |
中央经济区 | 中央黑士带经济区 | 伏尔加一维亚特卡经济区 | 北方经济区 |
西北经济区 | 伏尔加河沿岸经济区 | 北高加索经济区 | 乌拉尔经济区 |
西西伯利亚经济区 | 东西伯利亚经济区 | 远东经济区 | 顿涅茨一第聂伯河沿岸经济区 |
西南经济区 | 南方经济区 | 波罗的海沿岸经济区 | 外高加索经济区 |
中亚经济区 | 白俄罗斯经济区 | 哈萨克经济区 |
苏联工业(3)苏联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产国之一。1983年能源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业是苏联重点发展的基础工业部门,1971~1984年占全国工业总投资的31.3%。能源生产由50年代以煤炭为主逐步过渡到60年代煤炭与石油并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产结构为:石油占43.4%,天然气占30.8%,煤炭占24.2%,其他占1.6%。
煤炭工业是传统的能源部门。1984年全国煤炭产量7.12亿吨,其中硬煤占78%。煤炭开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顿巴斯、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卡拉干达、坎斯克-阿钦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计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7.5%),其中顿巴斯和库兹巴斯均为世界大型煤田,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7.7% 和20.5%。
纺织工业为最主要的轻工业部门,产值占轻工业的60% 以上,1984年苏联棉、毛、麻织物产量居世界首位,丝织品产量次于美国和日本。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远离中亚产棉区的西部消费区。中央区为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生产的棉、毛、丝、麻织品分别占全苏产量的70%、50%、45% 和65%。其次为伏尔加河流域、西南区、西北区和中亚。主要纺织工业中心有:莫斯科(棉、毛、丝、麻纺织)、伊万诺沃(棉、丝、麻纺织)、加里宁(棉、丝纺织)、弗拉基米尔(棉、麻纺织)、科斯特罗马(麻纺织)等。
鼓励农业建设的宣传画苏联是农业大国,其农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87年,粮食产量为2.114亿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0.9%,仅次中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小麦产量为8331万吨,次于中国,居世界次席。主要经济作物中的棉花、糖用甜菜、向日葵籽、长纤维亚麻的产值均占世界首位。各类牲畜存栏数中,牛占世界的9.4%,略少于美国;猪占世界的9.6%,仅次于中国,羊占世界的9.8%,居首位。1988年,其肉类产量为1920万吨,次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三;奶类产量10595万吨,居世界之首;鸡蛋465.6万吨,次于中国和美国,也居世界之三。
苏联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拥有发展多种农业经营的各种有利条件。其人均耕地为0.86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2.4倍;人均牧草场为1.41公顷,比世界人均数多85%。主要的农业区,也是耕地最集中的地区,约2\3的耕地集中在水、热、土条件配合较好的森林草原带和黑土草原带,这些地带宜于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但交替频繁的自然灾害经常使这里的农业遭受巨大损失,致使农业生产不稳定、丰欠无常。农牧业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现代化水平不高,农畜产品的单产较低,农业生产效率只及美国的20~25%。再加上农业方面经营管理不善及其他一些原因,影响了农业的稳步发展。
苏联从1975年变为粮食净进口国,粮食进口激增。1970年净出口350万吨,1974年粮食进出口持平,1975 年进口上千万吨。1984年仅从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粮食达2680万吨。1986-1988年,食品短缺约为210亿卢布(在食品生产总额为1360亿卢布的情况下)。除大量进口粮食外,1989年进口肉类60万吨,奶油24万吨,植物油120万吨,砂糖550万吨,柑橘50万吨。
十月革命后,苏联建立、发展了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集体农庄商业三种经济成份的国营商业是全民所有制商业,是城市主要商业系统。
1976年底全国共有零售商业网点21.3万个,零售商品流转额为1397亿卢布,占全苏商品流转总额的69%;合作社商业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商业,是农村中的主要商业,1978年有社员54万人,零售商业网点约占全国零售商业网点的一半,1976年零售商品额为599亿卢布,约占全国零售商品流转额的29%。
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各有自己的批发和零售渠道。而集体农庄商业则对城市副食品供应起重要的补充作用,1980年其销售额为57亿卢布,占苏联零售商品总额的2%。集体农庄商业在可比较的食品销售总额中的比重平均占8%以上,而象马铃薯、新鲜蔬菜、水果、浆果、青菜、蜂蜜等产品则占30一40%。但在组织国内商业方面,国营商业始终掌握着商品流通周转命脉,居主导地位。
对外贸易方面,实行商品进出口许可制度,完全由国家实行垄断,国家计划,由国家计委以国家法令形式下达计划进行对外贸易。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主要进口项目是粮食和食品。1990年这两种物资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0%。苏联从西方进口的机械设备包括成套石油开采设备,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29.8%提高到了1990年43.8%。
官方语言为俄语,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和方言,其中斯拉夫语系占75%,除斯拉夫语之外的其它印欧语占8%,阿尔泰语占12%,乌拉尔语系占3%,高加索语占2%。
苏联主要有八个公立假日,其他假日与公立假日合计约30个。民族节日按节日的内容可划分为:农事节日、庆贺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 日和游乐节日。
全民性节日有新年、苏联建军节 (2月23日)、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胜利节(5月9日、六一儿童节、十月革命节(11月7日)等。十月革命节、五一劳动节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隆重的阅兵式。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节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次阅兵式。职业性节日有地质工作者日(4月第一个星期一)、渔民节(7月第二个星期日)、海军节(7月最末一个星期日)、矿工节(8月最末一个星期日)、教师节(10月第一个星期日)、苏联警察日(11月10日)等。
日期 | 名称 | 附注 |
---|---|---|
每年1月1日 | 新年 | 国际节日 |
每年2月23日 | 红军日 | 1918年2月苏联红军的建立 |
3月8日 | 国际妇女节 | 国际节日 |
4月12日 | 宇航日 | 1961年尤里·加加林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
5月1日 | 国际劳动节 | 在5月1日和2日庆祝 |
5月9日 | 胜利节 | 纳粹德国投降,卫国战争结束 |
10月7日 | 苏联宪法日 | 1977年版宪法通过,1936―1977年为12月5日 |
11月7日 | 十月革命纪念日 | 1917年的十月革命 |
苏联的国庆节就是“十月革命节”11月7日,传统的全国性节日。每年的这一天,苏联都要在莫斯科红场上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1941年11月7日的阅兵式最具历史性。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形势非常严峻。为了鼓舞士气,苏联政府在红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在1990年的十月革命节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次阅兵式。马克思列宁主义
日期 | 名称 | 附注 |
---|---|---|
每年1月1日 | 新年 | 国际节日 |
每年2月23日 | 红军日 | 1918年2月苏联红军的建立 |
3月8日 | 国际妇女节 | 国际节日 |
4月12日 | 宇航日 | 1961年尤里·加加林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
5月1日 | 国际劳动节 | 在5月1日和2日庆祝 |
5月9日 | 胜利节 | 纳粹德国投降,卫国战争结束 |
10月7日 | 苏联宪法日 | 1977年版宪法通过,1936―1977年为12月5日 |
11月7日 | 十月革命纪念日 | 1917年的十月革命 |
苏联的文学、艺术、电影、出版工作由苏联共产党控制,在避免批评政治、作品经过审查的情况下允许自由创作。但是所谓“消极”、“颓废”的作品(相当于西方的先锋派艺术)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苏联作家机构为苏联作家协会。苏联时代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取得了伟大成就,例如,诗人叶塞宁、阿赫玛托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和诗人帕斯捷尔纳克,小说家肖洛霍夫,导演塔可夫斯基,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舞蹈家乌兰诺娃等等,他们中许多人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苏联在其存在期间,军事实力特别强大,是二战后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国一争高下的国家。二战结束后,苏联红军总数达1100万,拥有坦克1.5万多辆,飞机1.2万多架。1988年,苏军的总兵力达到513万(不含安全和内卫部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最高苏维埃和部长会议。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海军服役3年,其他军兵种2年。苏联军队
卫国战争中,苏联武装力量统称“红军和红海军”,战后改称“苏联陆、海军”,没有独立军种的区分。战后,于1946年正式建立了陆军、空军、海军三个独立军种。苏联恢复了国土防空部队司令部的建制:任命了国土防空部队司令,受炮兵司令领导。1948年,正式成立了国土防空军,与其他军种并列,1946年成立了独立的空降兵指挥部,辖空降兵、运输航空兵两主要兵种,任命了空降部队司令,直属国防人民委员领导。
1949年,苏联爆炸第一枚原子弹;1946年,生产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米格9、雅克1;1947年开始生产四引擎活塞式轰炸机图4;1953年先于美国爆炸了氢弹。1947年,试射P1导弹;1949年,研制成功大功率液体火箭发动机;1950年,试射P2导弹。1963年制成导弹核潜艇。
截止1979年,苏军总兵力达365.8万人,拥有1398枚洲际弹道导弹,1028枚潜射弹道导弹,156架远程轰炸机,50000辆坦克,55000辆装甲战斗车辆,40700门火炮,大型水面舰艇248艘,作战飞机8479架。
1969年3月,在苏联的提议下,华约组织新成立了国防部长委员会、联合部队军事委员会、技术委员会、外长委员会等机构。华约组织先后组建了两支武装部队:联合武装部队、“一体化”部队。
苏军系统表苏军分为5个军种:陆军、海军、空军、国土防空军、战略火箭军。另有边防军和内务部队的建制。
苏联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创始国,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蒙古等国拥有驻军。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也驻有军队顾问或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
起征年龄 | 18岁 |
征集与复员时间 | 每年5~6月和11~12月两次(边远地区和国外在6月和9月) |
士兵服役年龄 | 陆军、空军、防空军等2年海军3年受高等教育者1年 |
军官最高服役年龄 | 大尉以下40岁少校、中将45~55岁上将、大将60岁 |
预备役官兵最高服役年龄 | 士兵、少校50~55岁中校、中将60~65岁上将以上无规定 |
服役前的军事教育 | 中等学校由九年级起进行初级军事教育 |
起征年龄 | 18岁 |
征集与复员时间 | 每年5~6月和11~12月两次(边远地区和国外在6月和9月) |
士兵服役年龄 | 陆军、空军、防空军等2年海军3年受高等教育者1年 |
军官最高服役年龄 | 大尉以下40岁少校、中将45~55岁上将、大将60岁 |
预备役官兵最高服役年龄 | 士兵、少校50~55岁中校、中将60~65岁上将以上无规定 |
服役前的军事教育 | 中等学校由九年级起进行初级军事教育 |
1988年,苏联军事实力如下,(人数以1988年为准):
陆军,人数199万,分为16个军区。编为51个坦克师、142个摩托化步兵师、7个空降师、约10个空中突击旅和16个方面军炮兵师,装备主战坦克5.3万辆、装甲战斗车辆6.3万辆、火炮2.9万门、地对地飞弹发射架约1570部。
海军,人数为45.1万,分为4个舰队和一个区舰队。装备弹道飞弹潜艇79艘,巡航飞弹潜艇和攻击潜艇268艘,主要水面作战舰只193艘,小型水面作战舰只797艘,登陆舰艇187艘,主要辅助船只269艘。
空军,人数为45.3万,远程航空兵约10万人,编为5个集团军,装备中远程轰炸机752架;方面军航空兵约31.5万人,编入12个军区和驻东欧四国苏军集群的空军序列,装备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和强击机5167架。
防空军,人数为63.5万,编入5个防空区和10个军区的防空军序列。拥有各型歼击截击机1300架,防空飞弹发射架9600部,雷达约7000部,有反弹道飞弹发射架100部。
战略火箭军,人数29.8万,编为6个火箭集团军,有发射控制司令部300个。拥有洲际飞弹1398枚,战略作战飞机1690架。战略火箭军掌握著令人生畏苏联核武器库,是苏联的战略部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1949年8月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苏联终于打破了美国对核子武器的垄断,1953年8月12日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苏联在战略上的不利形势。
由于幅员辽阔,人口、资源及工农业的分布很不平衡,因此运输对苏联经济的发展尤显重要。1984年全国货物总周转量为76821亿吨公里,其中铁路占47.4%,管道(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气管道)占30.8%,海运占12.1%,公路占6.2%,河运占3.5%,航空运输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为14.41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电气化铁路营运里程为4.79万公里。
海运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1982年100万吨以上商船总吨位为2379万吨,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海运中,远洋运输约占其货物周转量的以上。 在黑海、波罗的海、北方、远东和里海5支商船队中,前4支主要承担远洋运输。80年代初,全国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大港仅12个,且绝大部分属综合性港口。黑海-亚速海是全国货、客运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国海运货物周转量的69%,客运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罗西斯克、敖德萨、图阿普谢、伊利乔夫斯克、巴统;波罗的海沿岸的文茨皮尔斯、列宁格勒、克莱佩达;太平洋沿岸的纳霍德卡、东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等。
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3条。自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对欧洲部分的一些大河进行整治,建成了一系列通航运河及大型水利枢纽,沟通了伏尔加河、卡马河、顿河、第聂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条大河,实现了白海、波罗的海、里海、黑海和亚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来,又建成了总长6600公里、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将西部地区各大河连成一个完整的水运网。1984年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达13.7万公里。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是伏尔加河水系,70年代后期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55%,客运量的48%。
苏联铁路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铁路运输系统,亦是苏联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布很不平衡,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70%,其中以欧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铁路网较稠密。
截至苏联解体前的1989年,苏联铁路运营里程长达14.75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电气化铁路里程居世界首位,总长5.38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36.5%;复线铁路区段总长5.38万公里,同样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36.5%;当年完成货物运输量逾40亿吨,运送旅客43亿人。苏联铁路承担全国55%的货物周转量和37%的旅客周转量。
管道运输是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1984年全国有干线输油管7.83万公里,干线输气管16.5万公里。管道的基本流向为由东向西,即从西西伯利亚通往西部地区,部分管道进而往西通往东欧和西欧一些国家。此外,还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亚通往中央区和乌拉尔的输气管等。
航空运输主要承担客运。1984年全国民航线长102万公里,其中国内航线长83.8万公里,客运周转量占全国的18.6%,莫斯科是全国最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运量达2000万人,占全国民航客运量的。 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宁格勒、基辅、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亚、塔什干及伊尔库茨克等。
苏联时期在教育方面实现了免费的高等教育,所以俄罗斯的高校依然很便宜。
苏联时代人人都有住房,住房不公开发售,每一个企业、工厂、机关都有自己的宿舍,家居也是100% 由国家提供,水,电,暖气均由国家承担。必要的食品,油,米也是国家每天给予人民,苏联公民的工资仅仅只能买到一些零食,水果,饮料。生活水平虽然不及西方,但是苏联没有贫困人口,苏联医疗免费,以至于感冒都去医院。
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时代最低。这也是和当时苏联的国内外处境有关的。赫鲁晓夫时代,苏联与美国展开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竞赛,民众的生活开始有所好转。之后赫鲁晓夫提出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概念,国内的政治斗争不再牵涉到普通民众,并且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几卢布,其中还包括了供热费、电话费和水费。很多人都能去黑海度假,或者领着政府补贴在疗养院里休养。这是苏联模式的福利国家概念。虽然没有多少消费品可卖,但是物价也比较低。
但是与北欧的福利国家不同,苏联的福利政策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其财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后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经济困难。苏联宪法为就业提供了保障,因此人们觉得不一定非得去上班不可。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
官方通讯社为塔斯社。苏共机关报为真理报,其他主要报刊还有消息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劳动报、红星报等。
苏联科学研究中心是苏联科学院。
1922年,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苏联科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指出,切伦科夫辐射宇宙依然处在膨胀之中。
1934年,苏联科学家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伦科夫发现,运行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当它穿过液体或半透明物体时发光。这种现象被后来物理学界称为"切伦科夫辐射"。随后这个原理被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中,用于检测带电粒子并测量它的速度。
1954年,苏联在奥勃宁斯克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电站,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端。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此标志着人类活动进入太空。
1959年,苏联空间探测器「月球-II」号发回第一张月球背面的图片。人类第一次了解到月球背面的景象。
1961年,苏联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
1962年,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因凝聚态特别是液氦的先驱性理论,被授予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4年,苏联物理学家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和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汤斯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奖。表彰他们分别独立制成微波激射器,并导致了激光器的发展。
1978年,苏联苏联轨道人造地球卫星邮票物理学家彼得·卡皮查因从事低温学方面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86年,苏联发射了和平号太空站,在2001年坠毁以前,它是人类最大的飞行器。
1988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象征着苏联航空技术水平的巅峰。
类别 | 获奖者 |
---|---|
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 | 尼古拉·谢苗诺夫 |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列夫·朗道 |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 |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彼得·卡皮查 |
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类别 | 获奖者 |
---|---|
1956年诺贝尔化学奖 | 尼古拉·谢苗诺夫 |
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列夫·朗道 |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 |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彼得·卡皮查 |
1990年诺贝尔和平奖 |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